高度生活周刊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大约230 年前的那场美国独立战争,4 万多不愿意背叛大英帝国的英国人,一路向北来到加拿大,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主流社会,这个国家从她起步开始就与“温和”“保皇”这样的字眼联系到了一起,直至去年底,年轻、充满活力的新总理杜鲁多觐见女王过后,仍不忘强调,“能够为您服务,那是我的荣幸!”奇怪吗?这个占据美洲大陆辽阔土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二的国度,却丝毫没有“狼子野心”, 相比起她的南方强邻,她似乎更愿意接受权威与秩序。
一
早已经不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仍与英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英联邦国家,全民宣誓效忠的国家元首是英女王。但如果因此而把加拿大看成一只软弱的绵羊,那就大错特错了!早在两百年前,这个看似温顺的大英殖民地就曾经为了捍卫领土而不惜与美国兵戎相见,并因此划定边界,奠定独立建国的基础。
自那以后这个原本就不好战的国家再度回到她温和的本性,与邻国达致两百多年的和平共处,中国人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加拿大在众多国际事务中总是以维护和平使者的面目出现,与东方智慧“心心相印”,她经常是国际组织中的调停者, 帮助者。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国民,无不以自己生活在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而感到自豪,这也可以说是这个以多元种族移民所组成的国家,凝聚人民对于国家认同的第一块基石。
作为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加拿大拥有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等支柱产业,银行体系强健,经济许多层面表现优于美国,尤其是当邻国美国因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的时候,加拿大宛如一座沙漠中的绿洲,宁静、平和、知足常乐,增速在发达工业国中名列前茅,让全世界对这个一贯不显山不露水的国家投以惊艳的目光。
这个今年7 月1 日满149 岁的年轻国度,相较于遥远的东方动辄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或许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但是她的政治智慧论气度及成熟度却是远在许多所谓的文明古国之上。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她一样要处理来自不同民族、种族、宗教和历史之间的矛盾,但是她并没有采取积极鼓励同化的“大熔炉”式种族政策,而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多元文化特色的道路。
二
不能不提到,推动并最终于1971 年确定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两位总理,英裔总理赖斯特·皮尔逊,(Lester B. Pearson) 和法裔总理比尔·特鲁多 (Pierre E. Trudeau),他们像许多政治人物一样,清楚地意识到无论法律上如何制定,任何政府根本不能消灭少数族裔的文化,而他们的这种见识,则得益于加拿大建国之前必须在英法两大族裔之间“一碗水端平”的历史积淀,他们用不凡的先见之明和政治勇气,把多元文化政策确立为国策,力促各族裔之间的妥协,包容,信任与合作, 让不同的文化在这片国土之上和谐共存。
对于新移民来说,在异国挣扎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工作及生活的压力,学习融入本地社会之前,他们需要一个与母国文化血脉相连的停靠站,来寻求心理和心灵上的平衡与寄托。而不同的文化源流在加国生根,它们之间作近距离的交流互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人民的视野,学习敞开胸襟拥抱不同的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学习撞击之下累积起1+1=3 的集合效应,形成国家独一无二的“软实力”。事实证明, 这项国策对于加国社会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正面影响。
加拿大也因此而走出一条多元种族互存共荣的光明之路,成为全世界移民首选的目的地。《环球邮报》曾经发表报告指出,“如果可能的话,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家园而移居加拿大。”
每一位宣誓归化成为加拿大公民的人,都被要求了解和熟知所谓的公民权意味着什么,政府的官网上清楚写明加拿大的民主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尊重差异, 信奉社会公正与和平。这些陈述绝不是空洞的原则和概念,其背后是西方文明社会经若干代人的艰苦奋斗和探索所积累下来的共同智慧,也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行之有效、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光明典范。
三
最近二三十年来,加拿大已经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来自不同种族以及不同文化的新移民和留学生,这里被公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的交通和互联网的便利,使得人员交往和信息的沟通传递很容易冲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偏安一隅,教育成为首先冲破地域限制的产业。
当学生不满意自己国家现存的教育系统,或者当自己国家的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对受教的需求时,他们自然会选择更符合自己理想的地方,而加拿大被列为首选国家名单之一。
加拿大的吸引力体现在,除了她的教育系统,还在于她的社会,她有着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全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就是安全的学校风气,令家长可放心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
此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较少灾害性的天候条件,以及不同于许多国家大起大落的经济,健全的法制以及稳定的亲商环境,为学生今后在加创业和展开职业生涯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如果说美国式教育代表着学生有多优秀,那么加拿大的教育就代表着她的学生有多好。这个分别直接触动了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期待,因为在香港或者中国大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这种分别中觉醒,不少人感到在加拿大受教育的孩子,会让他们直接联想到一个在人文、做事等全面均衡发展的模范生,这种概念深植人心。
正当亚省的森林大火吞噬了无数家园,全球的目光同时看到,许多守望相助的加拿大家庭,毫无保留地敞开门扉迎接他们受难的同胞,加国软实力再度在世人的惊叹声中熠熠生辉。
加拿大当然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瑕不掩瑜,作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已经用脚投下了忠诚的一票:我们热爱这个国家。祝愿这个美好的国度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