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大浪淘沙始得金 与收藏家郭庆祥温市谈艺

2020-08-31 |作者: | 来源:

高度生活周刊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日前在温哥华市中心一栋高层住宅楼上,在闹中取静如空中花园的阳台间,《高度》周刊与著名收藏家郭庆祥面对面恳谈。我们开门见山地提到了他带来的毕加索画作,但这只是一个纵深交流的引子,以郭庆祥多年在美术圈和收藏界的历练与学养,使我们的话题扩展到古今中外,也使我们的艺术观察进入一个更宏阔的视域,将对文艺的思考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这个时候的郭庆祥先生,不仅仅是优秀画作和钢琴精品的收藏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净化中国文艺的拳拳之心和感时伤怀的社会责任感,这才是令人仰慕而努力企及的真正高度。
毕加索藏品亮相温市
6 月11 日至10 月2 日,将在温哥华美术馆(VAG) 举行展览:《毕加索:艺术家和他的缪斯们》(Picasso: The Artist And His Muses),共有60 多幅作品。为参与这个加西最大型毕加索作品展,郭庆祥代表万达集团带来毕加索两幅名作,一幅是《两个小孩》,另一幅是《戴帽子的女人》,都是毕加索心血之作,在毕加索画风形成与变化中居于重要位置。

毕加索的《两个小孩》(Claude and Paloma)创作于1950 年,画面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是毕加索3 岁的儿子克劳德与1 岁的女儿帕洛玛,是他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标志着重返埃及人原则,通常选用熟悉的母题,捕捉田园时期的家庭生活。

郭庆祥分析毕加索的画作,讲究艺术氛围,充满创造激情,落笔时却能全身心地沉静下来,将其激情高度凝练于每道笔触之中。正因为如此,毕加索每幅画都显示出稳重风格。
艺术无国界,好画共赏析。郭庆祥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与毕加索作品共同亮相于温哥华这个北美艺术名城,有价值的画作与有品味的访谈交映生趣。
绝版史坦威独占鳌头
著名琴行通利琴行主推史坦威钢琴郭庆祥不但收藏绝版的名画,也收藏绝版的钢琴。他最有名的钢琴收藏,便是以著名当代中国画家石齐于1989 年创作的彩墨画《孔雀》为设计蓝本, 施坦威工厂花费四年时间,搜寻稀有木材,由二十一个特别选出来的工匠手工精心制作而成。

“Sound of Harmony 和谐之声” 艺术钢琴, 是世界上第一架汇聚了全球顶级钢琴制作工艺,并与当代中国彩墨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钢琴。斑斓的羽翼、灵动的流水、盘根错节的树枝和坚实的石块等绘画造型,在钢琴外壳上由全世界超过40 多种不同种类的稀缺木材全手工镶嵌和拼接打造完成。
它是当今世界艺术外壳钢琴制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至今为止工艺价值最高的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这台造价800 万人民币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外壳钢琴,跟多年前罗斯福家族送给白宫的钢琴齐名,堪称无价的艺术愧宝。除了和谐之声这台琴,郭先生还私人收藏了纪念施坦威纽约工厂成立160 周年的限量版钢琴Arabesque 以及纪念德国工厂125 周年而设计的Goertz,显示出郭先生的艺品追求不分门类及独到的艺术眼光。

万达品牌贵在原创性
郭庆祥表示,万达收藏的宗旨就是,一定是原创作品,根据艺术品牌讲究质量。凡是模仿之作概不入眼,更甭提临摹的东西了, 因为万达绝对不是库房,也不是破烂市场。对于原创画家的评价,无异于一个时代的精神食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艺术无国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美术作品,郭庆祥说只有原创的经典,才会受到青睐,不能过分拘泥于以往传统。他特别举例说,像吴大羽就是一位伟大画家,其创作思想源于老子,把西方和东方的文艺精髓相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吴大羽对美术的卓越贡献,还在于他不凡的教育,其教育理念注重创新,在这方面被称为“大师的大师”。而像他的学生赵无极的作品,给予这样的评价也当之无愧。吴大羽杰出的学生可以列出一个名单,其中还包括张功悫、丁天缺和吴冠中等。
基于原创性,作品一定要能打动人,感动人,此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因为人不是冷血动物,这也是郭庆祥所刻意强调的。他说中国绘画有过值得骄傲的成就,像留白等艺术手法就比西方先进,拥有自己的特色,也可以说这种表现手法受到道教的影响。后来欧洲印象派的写意手法,就是吸收了中国留白的意境,创造性地做了发挥,反而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朝代,都是这样兼收并蓄,学习容纳好的东西,不能封闭。中国曾经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元代以后中国绘画就在走下坡路,对此需要深刻自省。

针砭时弊仗义执言
通过“和谐之声”钢琴的制作,郭庆祥意味深长地说,人们会从中感悟到,心静才能集中,只有心静才能创造出优秀作品。言外之意,当下的中国社会充满了一种燥戾之气,浮躁就容易导致浮华,在这种急功近利心境的驱动下,作品高下可想而知。
郭庆祥坦言,中国绘画艺术匮乏品牌作品,走捷径炮制山寨,就打造不出好作品。他指摘一些所谓社会名流,即便手中掌握着相当丰沃的教育资源,却只教学生停留在素描临帖的程度,亦步亦趋循规蹈矩,艺术的天性被扼杀僵死在里面。搞主题绘画,带有政治性的任务画,使本来从事艺术的画家,成为见风使舵的投机主义者。如此因因相袭,几代人受累于此,而对整个国家的艺术影响就是一出悲剧。

之所以一些所谓“艺术家”心静不下来,郭庆祥究其原因,认为其根源还在于教育。教育不够,心理不健康,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文艺界,而具有普遍现象,大量出现伪劣产品,包括食品安全、卫生医疗等,文明断层造成道德丧失,根子就在于走向出现问题,价值观上产生弊端。
在郭庆祥看来,有些知识分子的做法是在鱼龙混杂,颠倒传统的概念。唐诗宋词在当时肯定都是原创与创新,能传诸于世者都是上佳精品,是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优秀之作。而这种传统不是当代人的发明创造,图省事简单抄袭,甚至当成自创而炫耀于世。大量山寨版的出现表现在手法上,予人似曾相识之感,了无新意,对这种做法客气地说是混淆概念,不客气地说就是欺世盗名。其结果不是丰富和进一步发展中国文艺,反而使本来繁盛的先人文化趋于贫瘠,导致衰落。
什么是真正的传统?在访谈中郭庆祥强调,就在于传承精神。用绘画语言来讲,就是神似而非形似,这才是艺术创作的内在灵魂。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艺术家不是机器,不是工具,更不是什么花瓶和道具。
而对于中国优秀作品的难产,郭庆祥毫不隐讳地表示,知识分子应该对此先做出反省,要带这个头。因为有的知识分子利用自身掌握话语权等优势,误导民众,为不正之风推波助澜,使民众需要重新启蒙,为此要谢罪于社会。
梵高之死与画家素养
真正优异的大画家或其他艺术门类的大师,郭庆祥认为首先在人格上都是高尚的,都是悲天悯人的,称为优秀创作的基石。而郭庆祥最为推崇的吴大羽也说过,艺术的根本在于道义,可谓至理名言。
为说明上述此点,郭庆祥援引了国际上有关梵高死因的一例新证。过去一种定论是说梵高自残后开枪自杀,当时他确实身上挨了一枪,却没有马上毙命。作为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生前一直寂寂无闻。枪声响后,警察赶来调查,看到是一个穷画家,就没有认真取证。事发当天梵高被送到医院后,隔日死在医院。有人考证说,当时是有小孩在打鸟,误射到梵高,而梵高并不想连累孩子,事已至此,就自吞苦果了。于是梵高的死因就成为一个疑点,亦称为世界美术史费解之谜。
这则故事虽未经最后证实,不过却说明一个道理,尽管梵高穷困潦倒,却怀有一颗高尚之心。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的画作才具有闪光的人性魅力,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艺术创造性。在这里郭庆祥是把梵高当成一面可资鉴戒的镜子,来对照那些表面附庸风雅而实际却品行沦丧者,同时也由此说明画品与人品的紧密关系。当代有些标榜“大画家”的人,却没有良心,私底下搞流水线作业,还招摇过市掩人耳目,与真正的好画家好作品有着霄壤之别。
学术收藏开创新局
“学术收藏”的概念可以说始于郭庆祥,同时他也是“学术收藏”的践行者。他说不管作为个人行为,还是作为万达集团的公司行为,收藏的作品都要具备思想性,缺乏学术性的作品就没有艺术价值。
怎么样做到“学术收藏”?通过郭庆祥的做法就有迹可寻,那就是多学习,多了解美术。好的收藏家一定要有思想,要讲究道德品质,要搞清楚什么叫审美,包括创造精神。对此要深刻领会,最后才能搞懂什么是艺术。不光是绘画,音乐、雕塑等其他门类都情同此理。
我们在交谈中了解到,郭庆祥一直在努力学习,从没有停下来过。如果不学无术的话,难免就把一般作品当作精品,通过展览来向观众传递错误信息。而现今中国收藏界的问题是,掌握中国实力与资金的50后和60 后们,受教育程度不够,审美更谈不上,当摆脱穷困的机会来了之时,则把精力都投入赚钱上面。由于这种审美的缺失,很容易使高雅的收藏变成土豪的炒作。
郭庆祥介绍说,当今国际上收藏标准以印象派为主,包括莫奈、塞尚等。艺术应该由后人来评价,而收藏的水平也代表艺术价值的评判尺度,有导向作用,因此也具有社会责任,而不是有钱就能任性那么简单。
万达集团一直未间断对中国当代年轻画家的关注,郭庆祥坦言至今尚未发现够收藏档次的潜在大师,这是万达的遗憾,也是中国画坛的遗憾。访谈最后郭庆祥披露,最近他会有针对性地撰写一篇文章,对美术圈和收藏界的某些现象进行严肃点评。
本文发布于: 2016-6-12 23:00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大浪淘沙始得金 与收藏家郭庆祥温市谈艺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