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掀开温哥华38套独立屋业主的神秘面纱

2020-08-28 |作者: | 来源:

高度地产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温哥华房少人多,房价与租金齐高,百姓怨声载道,政府好像怎么做都是隔靴搔痒,不解决实际问题。

政府欲多建社会福利性质的廉租房,但又不得不看开发商的脸色,开发商不建房,就没有25%社会福利房比例可谈。而鼓励开发商多建出租共管公寓,却又拿不出相应措施,让以逐利为生存法则的商人愿意配合市府解决普罗大众的居住难题。
市场行为的公寓一直在建,但好像是杯水车薪,加之海外买家又似乎不惧15%的额外税,据说Westbank在温东Joyce附近开发的新楼,单呎价格高的惊人,却没有阻挡外国买主蜂拥而至,竟整体一举拿下30%的单位。
据有关统计,约有超过50%的温哥华人租房,租客比例远超其他城市,使得这里简直用“一房难求”而形容,空置率几乎为零。最近媒体曝出温哥华竟有拥有38套独立屋的大业主,我们可能会狂猜这位豪主是何方神圣?著名品牌Lululemon大老板Chip Wilson还是温哥华大地主Aquilini家族,抑或哪位中国大陆土豪?答案说出来,则有些跌破众人的眼镜。
这位大业主不是别人,正是温哥华市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市府就陆续开始收购独立屋,如今一路攒下来,竟也有38座之多,遍布温西温东,既有豪宅区的大屋,也有平民区的小户,其中26栋已出租,各收租$825-$3500不等。
大家随之会有个疑问,那另外的12栋独立屋呢?据《高度》了解,其中5栋位于如今大热地段South Marine Drive,将在原地建2栋6层高的公寓楼,共计101套,其中一半(52%)将作为廉租房租给家庭。
一处位于Victoria Drive 303号的独立屋近来引发争议,原来该屋已经空闲了18个月,这就有意思了。罗市长一面在大谈特谈“空屋税”,一面市府管辖的房产却闲置了这么久,大有以身试法的意思,或是在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游戏。当然,透明执政的市府倒也给出有关解释。该独立屋靠Trout Lake,近旁还有John Hendry Park。据市府公园局总经理Malcolm Bromley解释,本来这栋屋要被用于公园扩建,但项目迟迟开不了工,只好空等。

至于其他未出租的独立屋因何闲置,市府并没有一一说明解释。而就收取的租金而言,则更加不透明,出租的26栋独立屋到底每一个收租多少,我们不得而知。经记者辗转调查发现,South Vancouver区域的4栋收租$1000-$3000,温东的7处独立屋收租$825-$2,500,温西Kitsilano的11栋收租$1,160-$3,500不等。

什么?一栋独立屋再小,也得有3个房间以上,每月最低租金只收不到千元,天下还有这等好事?
这里笔者必须要交代一下温哥华出租屋市场的普遍情况。平均而言,一卧房租金已破2000元,最近唐人街Keefer180号公寓楼里不到350呎的迷你公寓还叫出$1,559的高价,West Broadway1004号大楼里约3000呎公寓月租金竟高达$14,975元。
市场租金价格之高与市府独立屋租价之低,形成强烈反差,这就不免让人疑问到底何人能租住市府独立屋?他们背景如何,收入如何,申请程序如何,这些信息公开透明化了吗?诡异的是,在市府网站上我们找不到相关信息。询问市府相关官员,得到一句让人崩溃的回答:我们出租独立屋时,不查租房人或家庭的收入。
如果不是新闻媒体曝光,我们纳税人一是不知道温哥华市府竟还是大地主,二是更无从何知晓百姓可以申请租住这些独立屋,三是市府出租行为竟然不受监督,这就不单是诡异了,已多少令人气愤。如果市府将整栋独立屋都租给特困户,我想一般百姓是能理解并给予支持的,但申请条件与审批程度须透明化才行,毕竟这是非同小可的福利。
但现在市府说了,不调查收入背景就可以出租独立屋。可这等好事我们平头百姓怎么就不知道呢?有排队一说吗?到何处登记?
再好奇多问一句:市府总共不是有12栋空置的独立屋吗?准备与民一样交“空屋税”吗?
本文发布于: 2017-8-11 22:34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掀开温哥华38套独立屋业主的神秘面纱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