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kerville作为旅游景点,已经没有人长期居住,积雪现时厚达三呎。该处原本五月才开放,但因当地Cariboo地区政府,隔邻的Williams Lake市政府,Wells市政府和Barkerville旅游局极为重视这次揭碑仪式,决定派员尽力清理积雪,保持道路畅通。当地的原住民也专程派代表前来祝福仪式。
立碑仪式由全加洪门盟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主席、传承计划顾问委员会成员郭英华带领,首先在位于Barkerville唐人街内的洪门会址内进行传统拜祭仪式,屈洁冰也奉上祭品和上香。
屈洁冰致词时表示,Barkerville有全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洪门在当地有154年历史,比加拿大立国还要早4年。特别是当中的洪门至公堂建筑物,更被列入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之一。虽然原本的唐人街已经荡然无存,但从重建的建筑物和当中的文物展品,仍然能够清晰感受到华裔开荒者当年的艰辛生活。在1860年发现金矿后,大量来自广东的华人涌入Cariboo地区掏金。Barkerville的人口曾高达一半是华人,是最合适的立碑地点,纪念这些开荒者在政府的歧视政策下的不屈精神,同时也纪念他们对卑诗省以至加拿大的贡献。
省多元文化厅传承计划顾问委员会共同主席,全加华人联会全国执行主席蔡宏安致词时表示,华人至今好多时仍被人标签为新移民是不正确的,Barkerville的历史证明华人有份参与加拿大建国前的开发,只不过这段历史不被重视。我们非常高兴这段历史终于得到承认和肯定。而最重要的是卑诗省政府有勇气为当年的歧视政策承认错误并正式道歉,希望政府未来会继续延续这个精神。
全加洪门盟长郭英华致词时以一首诗作为开场白形容今日的大喜日子。"喜逢黄道日,加国大吉昌,精英齐聚会,案设百加威"。
他表示,洪门在加拿大已有154年的历史,当时菲沙河发现金矿,5000华人从美国加州到加拿大淘金,其中4500人是洪门会员。强调洪门过去三百年一直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时至今日,民族使命已经完成。加拿大洪门会秉承爱国爱乡的宗旨,继续为侨社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 列治文中选区省议员屈洁冰 (Teresa Wat)为期三天的内陆之旅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