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的举措只为救命。负责邮政事务的部长 Joël Lightbound 坦言,加拿大邮政“几近破产”,靠一再救助撑下去不是长久之计,这些改革是为让它“活下去”。


(图片来源:Global News)
消息一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的信、我的账单、我家的老人怎么办?别慌,加拿大政府还是给了相对详细的计划,咱们一一来看。
其实早在2015年,加拿大政府冻结了“把家庭投递改成社区信箱”的计划。如今只是把这条禁令解除了。
现在还能享受到家门口送信服务加拿大人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约400万个家庭),将在未来几年陆续转为社区信箱、公寓信箱或者乡村信箱。也就是说,还有四分之三的人投递方式不变。
Lightbound 说,这个转变会在未来9年内完成,大部分集中在前三到四年。光是这一项改革,每年就能为 Canada Post 节省4亿加元。
不过,影响加拿大人的主要还是投递时效问题。联邦政府同意了放宽普通信件的投递标准。以前,非紧急的信件通常需要2到4天送达,现在可能要延长到3到7个工作日。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信件数量已经大幅下降,很多信件会改用陆运而不是空运。政府估算,这能再节省2000万加元。
当然,这些变化也引来担忧。尤其是小企业和依赖邮寄的群体,会不会受到影响?官员表示暂时还无法保证,但强调对于行动不便人士,Canada Post 会继续提供上门服务,居民只需提前登记。
另外,关闭一些偏远小型服务点也并非意味着暂停乡村的投递。Lightbound 特别澄清:不会取消农村投递服务。
但他同时指出,很多当年被定义为“乡村”的地区,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城市或近郊,却依然因为1990年代的政策而被迫维持多个间隔很近的邮局,这显然造成了浪费。随着旧有禁令解除,一些邮局可能会被关闭或合并,但服务不会消失。也就是说,住在乡镇地区的村民可能要跨镇取件儿了。
除了调整投递方式,政府还计划审查邮票涨价流程。部长表示,要让加价机制更灵活、更高效,因为邮票收入是 Canada Post 的关键收入来源之一。
接下来45天内,加拿大邮政必须提交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说明如何执行这些改革,包括对员工和客户的影响,以及如何保障偏远和原住民社区的邮政服务。同时,政府也要求 Canada Post 立即采取措施,削减开支、优化架构,尤其是“精简管理层”。

(图片来源:Global News)
Lightbound 最后强调,加拿大邮政是一个值得拯救的机构,它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与服务传统。改革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它消亡,而是让它“瘦身”后继续生存下去。只是,这场变革过程,也许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更快、更彻底。
对于我们在大温地区的华人来说,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其实整体看下来还好,最直观的影响是:未来家门口收信的场景会逐渐消失,大家要习惯去社区信箱取信;寄信或收取非紧急信件的速度可能明显变慢;邮票可能会更贵。
对于从国内走海运、空运寄过来的国际快递来说,这一改革的影响更是不大,因为国际快递大多依赖专门的物流渠道,不会完全依托 Canada Post。真正的冲击在于本地化的生活习惯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