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三三综述】这年头,大家无论是找私人换汇还是换汇公司,一定要小心谨慎,严格遵循流程。列治文的W女士(化名)就吃了亏,不光花时间打官司,10万余加币到最后了也没要回来。
根据BC省民事法庭的一项决定显示,华人W女士在换汇公司换了10万加币,却被换汇公司告知“被黑客黑走了”,无法兑换。W女士转而将换汇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返还人民币共计54.4万元。
根据法庭成员Peter Nyhuus的裁决,这起案件虽然“令人遗憾”,但由于缺乏证据表明换汇公司存在故意不当行为或疏忽,最终判定换汇公司胜诉,W女士的索赔被驳回。

(图片来源:CTV News)
事情发生在2023年10月30日,W女士来到了该换汇公司,咨询”紧急用途“换汇的当日汇率。
判决书中没有提及这”紧急用途“到底是什么目的,但总之,一名L姓员工接待了W女士,且两人并没有签署合同。此后,她通过个人WhatsApp账户与L建立了联系,准备完成汇款手续。
在聊天记录中,W女士表示要单开一个银行账户进行后续转账,最早也要周五才能预约开户,而L则建议鉴于此,还是下周再进行转账。
谁知道,就是这么短短几天时间内,等W女士开好了账户,对面L员工的Whatsapp已经被黑客给“黑了”。
据L姓员工作证,周五W女士再次联系他时,他的Whatsapp账号已经被黑客接管。黑客在当天下午6:41回复说‘今天无法转账’,和L姓员工此前说法一致,因此W女士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屏幕对面是同一个人。
然而,11分钟后,黑客又跟进,报出汇率并询问W女士需要转多少钱。判决书中写道:“大约又过了20分钟后,黑客向W女士提供了中国一家银行的账号,并告诉他们向该账户转入 544,000 元人民币。”
晚上 8:27,W女士给黑客发了一张手机图片,上面显示着警告界面,提醒大家警惕网上电汇诈骗。
这是W女士所在的中国银行在客户进行大额转账前自动发出的警告信息。W女士问黑客为什么会收到这条信息。黑客实时指点了W女士如何回答银行的问题,以便转账能够顺利进行。
几分钟后,W女士向黑客发送了一张交易成功的图片。随后,当天晚上9点45分,L 意识到她的 WhatsApp帐户已被盗用,并建议W女士报警举报诈骗行为。
W女士认为,L员工与这个所谓的黑客实际上一路人,为的就是联合诈骗自己钱财。于是,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赔偿。
判决书中写道:“鉴于换汇公司的标准兑换流程包括使用电话来确定汇率、账户信息以及电汇合同本身,我发现该公司的标准流程使其容易因第三方黑客的攻击而承担责任。”
“但是,换汇公司并不承担此案的责任。这是因为W女士没有遵循该公司的其他标准流程,其中包括防欺诈措施。”
由于W女士没有签署合同,未能“充分质询”黑客提供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与 L 此前的说法相矛盾,L 此前表示,转账不可能在周五进行,W女士也未能将中国银行的欺诈警告视为需要进一步尽职调查的危险信号。
总之,法官认为W女士在处理自己的钱财时存在疏忽。判决书中写道:“W是与诈骗犯直接打交道的一方,本应最有能力识别欺诈的迹象。我认为W女士纵容了诈骗犯。因此,我驳回W女士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