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15年前匿名信举报中国女子欺诈移民局 6年后始翻译信函跟进 最终怎结案?

2025-02-14 |作者:星岛 | 来源:星岛

 

十五年前,一封匿名信被寄到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信中声称一名女子申请投资移民,但因丈夫在监狱,因此找人顶替丈夫做身体检查,从而欺骗了加拿大移民部。

当加拿大政府开始处理这封信时,这名女子已经带着儿子搬到了爱德华王子岛,与留在中国的丈夫离了婚后又再婚,并透过社区关系和教会朋友建立了成功的事业并在加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2015年11月9日,Su Luo (罗苏,译音)在 Charlottetown 的家附近邮箱收件时被捕。两名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军装官员拦下她的车辆,给她戴上手铐,并将她带到加拿大皇家骑警分局。

罗苏女士说,她感到震惊和困惑。 罗女士在中国出生、长大,并在中国生活了35年,持有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创办了一间媒体公司,随后她于 2007 年申请移居加拿大,作为爱德华王子岛投资移民计画的一部分。该省的投资移民计画要求她投资 20 万元,并在省内建立一家企业。她将自己列为主申请人,将丈夫和他们 10 岁的儿子列为受扶养人。

2009年,她带着儿子来到加拿大,而丈夫一直没有来加拿大,法庭获悉,夫妇两人在申请移民后不久离婚,之后罗女士再婚。

在爱德华王子岛,罗女士创办一份中英文双语报纸,并雇用几名当地人来帮助她打理生意,后来她在国际妇女节被授予“爱德华王子岛十大杰出女性领袖”的称号。

不为人知的是,在她抵达加拿大7个月后,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指控罗女士的丈夫体检的人是名冒名顶替者,因为她真正的丈夫当时正在监狱里。

案件由调查开始到加拿大移民及难民法庭(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of Canada, IRB)听证会的时间,共经历 14年2个月11天。

法庭记录显示,她的丈夫于 2007 年 11 月在中国因侵犯版权而被拘控,后来被判处四年监禁。

2008年3月,罗女士和她的儿子以及一名自称是她丈夫的人中国接受了移民前体检,以完成移民程序,最后三人获批准移居加国,最终只有罗女士和她的儿子移民加拿大。

虽然这封匿名信可能涉及重要指控,但加拿大政府的处理速度极为缓慢。尽管信件于2009年8月收到,却迟至2015年8月才被翻译成英文,导致调查延迟,但最终引发了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立案调查,并导致罗女士被捕。2019年,罗女士在爱德华王子岛最高法院被提诉,因警方录制的问话影片被法庭认定为非自愿且违反其获取法律咨询权,法院最终驳回了对她的刑事指控。

案件仍持续发展。去年公共安全部长将她的案件提交给移民及难民法庭,指控她找人冒认在华坐牢的丈夫作移民体检,因而犯有欺诈罪并要求撤销她的移民资格。

罗女士的律师辩称,从收到匿名信到将案件提交给 IRB 花了近 15 年的时间,这是一种滥用程序。

政府辩称,这封信只是启动了一项调查,收集她当时丈夫案件的证据需要时间,而新冠疫情又导致进一步的延误,所以指控程序是合理的。

IRB裁决官Julia Huys 表示:“我认为罗女士的案件拖延得太久了。从调查开始到听证会举行之日,时间长达14年2个月11天,非常漫长。此事并不复杂,而且针对她的案件似乎多年来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裁决官提到,在边境服务局局长意识到可能存在虚假陈述的同时,罗女士 已经在加拿大投入了大量精力,包括建立了一间成功的企业,加拿大已经成为她的家,她也成为加拿大社会的一份子。

裁决官强调:“公众有权确保加拿大移民法的执行程序公平地运行,并且不受滥用程序的影响。”

依IRB法庭的判决,罗女士的虚假陈述罪名指控未能成立。罗女士最终脱罪。

罗女士的律师则说:“罗女士对案件得以结束感到松一口气,这案件相当罕见,加拿大边境服务局两度对她提起诉讼,但都未能成功。”律师表示,案件无法上诉,罗女士可以安心在加拿大继续她的生活,“不用再担心CBSA某天突然上门,把她带走。”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15年前匿名信举报中国女子欺诈移民局 6年后始翻译信函跟进 最终怎结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