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8月24日社论】尽管面临国际社会以及日本国内民众的反对,日本还是强行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核污染水排放的“闸门”正式开启。据悉,排放时间将持续几十年。在排污前,美国官方对日本此举保持了沉默,但很多美国学者担忧,核污染水中的有害放射性元素或穿越整个太平洋,威胁北美生态系统。
日本民众22日在东京首相官邸前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图片来源:新华社)
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理由是“达到国家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给出“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认证报告后,日本的“底气”显然更足了。不过,日本能否保持核污染水净化装置持续有效性、可靠性?长达30年排放造成的放射性核素富集将会给海洋带来哪些生态灾难……当缺乏全面监督以及有效科学验证下,日本强行排污入海显然是一种危险之举。IAEA总干事也公开强调,报告并非是对日本排海决定的“推荐”或“背书”。
众所周知,核污染具有不可逆性。正如夏威夷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里士满近日发文所言,核污染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人类目前了解的远远不够。这意味着人类在处理核污染水、核废料时,必须居安思危、慎之又慎,否则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全球经济、人道、生态灾难。日本启动排放,罔顾国际责任和道义,无异于拿全人类的未来在豪赌。
二战后,日本国家形象曾被贴上了“军国主义”等标签。1956年加入联合国后,日本一直将自身定位为“负责任大国”,希望在国际上塑造一个“文明国家”的形象。日本也一直以“不给人添麻烦”的民族文化为荣。不过,强行将核污染水排海,却让人看到了一个“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的日本。
众所周知,入海并非是日本处理核污染水的唯一方法。此前,日本曾讨论过“地下掩埋”“蒸汽释放”“向岩石圈注射”等多种方案,其中的一些方案比排海更环保,也更令人安心,但出于“成本低、易操作”等考量,日本还是选择了排污入海。
日本敢于“逆势而为”“有恃无恐”,既源于现有国际法有空子可钻,也在于它摸准了欧美大国的心理。
目前,无论是《伦敦倾废公约》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对日本此举显得“肌无力”。前者对“倾倒”的定义是要在船上或海上构造物上排放,日本则通过海底隧道排放轻松绕过了这一条约;后者要求拿出充分证据证明排海行为确实对海洋生态、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才会发布禁止令喊“卡”,但验证这一结论尚需时日。
IAEA的资料显示,1946年到1993年间,欧美国家累计向海洋排放了20万吨核废料。如果西方大国抗议日本排污入海,那日本就可能“旧事重提”,让欧美国家陷入舆论漩涡,甚至卷入跨国赔偿官司之中。再者,近年中西方博弈持续升级,日本在抗衡中国影响力上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为让东京继续“安心工作”,西方国家对日本的行为选择了沉默低调。
凡此种种,都暴露出全球核安全治理存在致命短板。近年来,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减排压力持续增大,让以清洁、低廉、可靠等为特色的核能再次迈上了高速路。日本重启了核电站,英国加快了新核电站建设。按照IAEA的预测,2050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这都意味着全球核安全的压力和风险进一步骤增。
国际社会不能叫停或重罚日本排污入海行为,就恐引发全球“破窗效应”,那可能是地球的末日。
要踩下日本排污的刹车,并避免类似的行为重现,靠道德自律显然是不可行的,归根结底需要国际社会完善升级现有核安全治理。现有的核安全治理机制大多制定了很长时间,无论是条约内容还是约束力,都与当下实际情况有所脱节。国际社会须要尽快补齐现有国际法的短板。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核电站建设、运营等环节的监管、评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堵上漏洞同时,加大对任性处理核污染水、核废料的惩罚成本,让所有国家真正有所敬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