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在周日发表的一份声明称,与会者“一致认可继续进行国际磋商并交换意见的重要性,以期建立共识,为和平的到来铺平道路”。
吉达会谈是在6月哥本哈根初步磋商之后举行的。美国和欧洲官员强调,这些会谈不是停战谈判,也不会寻求制定具体的和解条件。
在乌克兰、美国和欧洲都在推动全球发展中国家加大力度支持乌克兰的情况下,上周六的会议地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西方外交官称,选择沙特主办此次会议的部分原因是希望说服中国参加,因为沙特和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
沙特正试图就乌克兰问题在外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去年美国曾指责沙特站在俄罗斯一边以维持高油价,从而支持了莫斯科的财政。
一位美国官员说:“对于此次外交接触,沙特作为主办国功不可没。”
华尔街日报指出,许多西方国家政府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否有意在今年寻求和谈深表怀疑。俄罗斯没有显示出放弃一些极端要求的迹象,如承认其对乌克兰领土的吞并,包括其军队没有控制的乌克兰地区。
莫斯科方面对会谈问题发出的信号不一。克里姆林宫暗示将密切关注,但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称会谈是一场骗局。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要求该国驻外大使加紧努力,为基辅的立场赢得全球支持。就在外交官们在吉达进行会谈的同时,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新一轮导弹袭击。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在推特上写道:“俄罗斯上周六再次向乌克兰发射了一轮导弹。除非被阻止,否则俄罗斯不会罢休。全球社会必须专注于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
华尔街日报又强调出,哥本哈根会议与吉达会议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参会者,现场出席或视频参与上周六吉达会谈的国家数量是哥本哈根会谈的两倍多。其中包括欧洲国家、日本、韩国、印尼、土耳其和南非。
最重要的是,曾被邀参加哥本哈根会谈但未出席的中国这次也派了代表团出席吉达会议。西方外交官称,中国在这次会谈中总体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外交官们表示,中国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外国盟友,被认为对于推动促进会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可能在讨论中提供有关俄罗斯一些红线和关切问题的信息。沙特最高领导层和乌克兰此前一直极力争取中国参加吉达会谈。
中国在吉达会谈中提出了停火止战并启动和谈的12点计划,该计划于今年2月首次公布。欧洲外交官反对该计划,警告称无条件停火可能只会造成冲突僵持下去,让俄罗斯得以巩固对乌克兰领土的控制。
据一位了解讨论情况的人士告诉华尔街日报:“大家得到了现场反馈,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
另一位美国高级官员也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纽兰在会谈间隙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团长、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这位美国官员说:“中方参加这次会谈是非常好的事情。”
外交官们还表示,在哥本哈根出现的一些分歧似乎已经缩小。在上次会谈中,乌克兰曾力促主要发展中国家接受泽连斯基的和平计划,而几个发展中国家表示不会这样做。该和平计划的核心是以俄罗斯完全撤军为前提。
而在吉达,乌克兰和主要发展中国家似乎更希望达成共识。一位欧洲高级官员说,乌克兰没有再次敦促这些国家接受其和平计划,其他国家亦未坚持要求基辅放弃该和平计划。在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撤军的问题上也没有出现任何口水战。据两位外交官说,乌克兰没有强调这一点,也没有受到发展中国家的质疑。
华尔街日报认为,虽然第三次会谈的日期尚未确定,但各方已就推进一项双轨进程达成了一致。乌克兰将继续与驻基辅的各国大使讨论和平条件。
中国为何接受沙特邀约与会
另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上周末引述分析指出,中国决定加入吉达会谈,表明北京的做法可能出现了一些转变,但并未完全放弃支持莫斯科的立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感觉自己更适合参加在沙乌地阿拉伯举行的会谈。
路透社援引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东亚项目联合主任孙韵(Yun Sun)认为,北京越来越倾向于寻求和平方案,但它也知道,由北京领导的和平倡议不太可能被西方所接受,因此“北京不希望缺席由非西方国家主导的其他可信和平倡议。”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的副教授李明江亦表示,中国的此举对其国际形象有益,但同时北京也在努力微调其立场。李明江指出,中国希望更好地理解他国的立场,并在此过程中探索自身灵活适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