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贾葆蘅,加拿大华人作家、加拿大华人移民史研究者。著有长篇小说《弘治皇帝》、《嘉靖王朝》、《移民梦》,合著华侨移民史的里程碑之作《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专访首次详述了贾葆蘅移民后坚守梦想、重塑人格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作者在异域应对“文化休克”,顶住求生压力,不仅以创作长篇历史小说、移民小说延续了少时就有的文史志趣,而且孜孜查证浩繁史料,遍访加国各界人士,为完整建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付出了全身心努力。专访也描述了作者与“唐人街之父”黎全恩教授、华人时评家丁果先生合作研究的感人情谊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专访之末,作者提供了雅俗共赏的加拿大华侨史中英文阅读书目、报刊、网站等,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访谈者简介
贾葆蘅,籍贯北京,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专业,曾在清华大学紫光集团和通源科技公司从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工作。1999年移民到加拿大,获得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证书和温哥华中央学院大专证书。曾在加拿大《环球华报》发表连载小说《人在温哥华》,著有长篇小说《弘治皇帝》、《嘉靖王朝》、《移民梦》等。《移民梦》在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推荐的新移民二十多本必备书目中,为唯一的小说类书籍。
和加拿大著名史学家黎全恩教授、著名评论家丁果先生合著《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加拿大华侨移民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向世界进行推荐。该著荣获人民出版社年度十佳学术著作奖、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基金、台湾侨联总会全球海外华文学术论著社会人文科学类首奖。2016年,贾葆蘅获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及城市电视主办评比“新枫采之艺术风采奖”。
赵庆庆,南京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出版《枫语心香:加拿大华裔作家访谈录》、文集《讲台上的星空》、译著《霍桑传》、《停止呼吸》、《地狱逃亡》等。
曾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中外文学交流史”的撰写,主持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兼任《世界日报》华章版编委、“飞虎丛书”总策划。曾接受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adioCanada International)有关加拿大华人文学的专访。
曾获加拿大政府颁发的研究专项奖、项目发展奖、中加两国政府联合授予的中加学者交换项目奖,以及中国年度最佳散文奖、高等教育司评估优秀奖、南京大学教学奖和人文社科成果奖等。
一.移民是梦,更是人格的重塑
赵:您从1999年移民到加拿大,迄今20多年了。您在长篇小说《移民梦》中塑造了形形色色为追求梦想而移民北美的中国人,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写到21世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有众说纷纭的留学生活、异国恋、华人参政、投资创业,以及华人社区的陋习、偷渡、制毒贩毒、暴发户的纸醉金迷,还有西方民主的游戏规则和种族歧视等。
这里面有您和家人的影子吗?您觉得自己的移民梦实现了吗?
2016年,贾葆蘅获“新枫采之艺术风采奖”
贾:小说《移民梦》里面确实有很多是我和家人及一些朋友的亲身经历,书中很多故事都是真实的。1999年我和家人带着憧憬,来到了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温哥华时,感觉这里就是人间天堂,但蜜月期很快就过去了。我和很多新移民一样面临着语言、文化、历史、国情的种种差异,时时经历着文化上的“休克”。当年常听说,能出国的人不是精英,也是人才。在加拿大的华侨华人移民中,我们确实很容易就遇到从中国来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但问题是我们的文凭不被认可。“最适合人类居住”不等于“最适合人类工作与发展”。有不少在中国曾是优秀专业人才的移民,在加拿大却沦为体力劳工或惨淡经营着小生意,维持着艰难的移民生活。
我们初到温哥华,就曾经有过一段异常艰辛的移民生活。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我和一位在温哥华认识的朋友开辆极其破旧的车子,一起寻找工作。因为那天我先生可能要前往某公司面试,不能随我同行。我们不能把不到三岁的女儿留在家中,所以我和朋友带着我女儿一起寻找工作。我们按照招工广告上的地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每到一处,我和朋友分开进去咨询,总有一人在外面看着我女儿。可是发现有些地方不招人,只是发广告而已。有些则是一个职位有好几十人在申请,因此到了傍晚也没找到工作。
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一家华人餐厅,这时我们都很饿了,就一起走了进去。就在我与朋友准备向前台工作人员咨询时,我女儿突然大哭起来,她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桌上的饭菜,带着一副可怜的模样哭着:“妈妈,我饿了,我要吃饭。”当时,想到两岁多的女儿随我们来加拿大如此吃苦,我都快掉泪了。心想赶快叫女儿吃饭,但是我们没钱在餐厅吃晚饭,只能尴尬地走出去,到旁边一家Subway商店买了个三明治和一杯饮料。等我女儿吃饱后,我们饿着肚子继续寻找工作。
移民的过程就是重塑人格的过程,不少人经过几年移民生活后,都觉得改变了很多。像我们人到中年来到加拿大,如果问有没有实现了我的移民梦?只能说,和我最初的设想不一样。在加拿大,我们很多新移民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只有靠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但是艰苦的生活锻炼了很多新移民子女,他们坚强、积极向上。比如,我女儿因为知道生活不易,一直很节省,主动为父母分忧,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赵:您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在中国出去的技术移民中,是有代表性的。我也认识从国内移民到加拿大的学者、研究人员、企事业干部,在移民初期,有些的确走过和您一样艰辛的谋生求职道路。我的一位大学校友,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才生,从国内的好单位跳槽,移民温哥华,一连找了二十多个工作,都碰了壁。大概三年后,才算稳定下来,将太太和孩子接了过去。他说,一开始拿着在国内攒的钱,坐吃山空,心慌慌的,感觉混得没脸。后来,有了枫叶卡,生活稳定了,有闲情在加拿大游山玩水了,孩子的教育又让他头疼。西化的青春期孩子不服管……我认识的高知分子,在移民后,有的开杂货店、送快餐、端盘子、当厨师、当超市上货员、做酒店清洁工、送货、打杂……为了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还会重新走进课堂,接受培训,以便取得加拿大或美国认可的这样或那样的证书。
在我眼里,他们都是非常勇敢、不怕面对现实的追梦者。不管他们最后能否如愿以偿,单是这种在国外另起炉灶、重新开辟一块天地的勇气,就足以令人钦佩的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让人感念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在成功可能性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还去拼搏。
所以,向您、您先生,以及你们所代表的技术移民群体,谨在此表示由衷的敬意,衷心希望你们永远有梦,拥有安定、怡然、充实的国外生活!
贾葆蘅(左三)与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左四)参加2011年中国宜春·明月山第二届国际华文作家写作营
赵:您出生书香世家,自幼酷爱历史小说,中小学期间就阅读了《后汉演义》、《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三国演义》之类的十几部历史小说,有些还反复阅读,甚至手抄自己没钱买的长篇小说。您移民加拿大后,先后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弘治皇帝》和《嘉靖王朝》。
请问,这当中的契机是什么?
贾:很小的时候,我就酷爱文学和历史。我父母都是中文系毕业,在中学从事教育工作。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学校里,学校图书馆有很多小说,我父亲也收藏了不少历史小说。因此,我不仅阅读了诸多历史小说,还阅读了不少评论历史进程的文章。这些文章也许读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但我却在这些古旧发黄的卷宗和评论文字的吸引下,走进了中国各个朝代,来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中间。那些大智大勇的历史人物明亮了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心胸。可尽管如此,在中国我从来没有动过写历史小说的念头。
来到加拿大,重新扎根一片陌生土地,在经历无数次艰难困苦的磨练后,我们家庭逐步稳定了下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均能感受到在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里,各种文化思潮互相激荡。但因为我身上带着中华文化烙印,我非常希望再次接触故土的文化,渴望听到故乡的声音。一种更清晰地呈现历史,更深入探索中华历史长河的念头油然而生。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我先写下了长篇历史小说《弘治皇帝》。后来在父亲的建议下,又写下了《嘉靖王朝》这篇小说。
赵:为什么选择明朝为您演绎历史的朝代?如果您继续创作历史小说,下一部打算写什么?
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多次参观北京故宫。一次,为了全面了解紫禁城皇家宫殿建筑群,从早到晚,我都在故宫里所有可以游览之处进行拍摄,没有顾得上吃饭,所以我对故宫印象深刻。故宫是明朝时期建立的,而我从小就敬仰和崇拜弘治皇帝,所以选择写明朝历史小说。
我曾有打算写一部明末历史小说,从明万历皇帝期间的萨尔浒战役开始,一直到明末清初。我花了很多时间收集和研读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料。然而,可能是机缘巧合的缘故,命运安排我踏上了穿越时空的加拿大华人移民历史研究之旅。经过几年的移民史写作,今后我的重点,肯定是以研究加拿大华侨华人历史为主。“加拿大唐人街研究之父”黎全恩教授也希望我能传承他的严谨治学精神,继续将他多年悉心积累的成果充分运用在加拿大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之中。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向贾葆蘅(左)颁发入藏证书
二.“扛起加拿大华人移民史”
赵:您和“唐人街之父”黎全恩教授、著名时事评论家丁果先生合著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为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为之,您在加拿大全国采访,实地考察,查证史料,夙兴夜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在写作的三年多过程中,您“几乎放弃一切娱乐,查找、采访,尤其是最后两月校核注解,久坐电脑旁,以至视力剧降,两胯作痛。”
该著寄托了加拿大数代几百万华人的心愿,您也被凤凰卫视誉为“扛起加拿大华人移民史”的女性。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贾:2011年,我与加拿大著名的史学家黎全恩教授及加拿大著名华裔评论家丁果先生开始撰写加拿大百年华人移民史。当时,我已经出版了两部中国历史小说和一部移民小说。由于经历过新移民初期的艰辛生活,我对华侨华人移民历史有些兴趣。我在准备写作期间,研究过有关华人历史的资料和书籍,但没有想到实际写起来有着很多艰辛,难怪很少有人涉猎。我初涉移民史领域,是个新手,没有加拿大各地区、各领域的人脉。要想理清侨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别人愿意接受采访,困难重重。刚开始的采访很不顺利,被婉言谢绝过。有次遇到对方,因推荐人关系,不好拒绝,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对方却不怎么言语。
写学术专著,不是畅销小说,从来不以挣钱为目的,却需要付出很多用于实地调研。还花大量时间考证,短时间不见任何成效。那时,我根本没想到这本书后来会获奖,只希望把书写好后,能够顺利出版,对得起光阴岁月就可以了。我相信,如果是有名有利的项目,短期见效,早就轮不到我了。可那时,我认为人民出版社是中国很有影响力的出版社,肯相信我,让我去找著名学者一起撰写加拿大华侨移民历史,我不能辜负难得的信任。
黎全恩教授和丁果先生大名鼎鼎,肯与我这个无名之辈地合作,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很珍惜难得的机缘。为此,我选择用心做事,待人诚恳,努力学会与不同社区、不同社团的人士沟通,慢慢取得了好的效果。
我们在写移民史中,多次得到加拿大侨社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很多老侨。我们的移民史是从淘金时期写起,早先采访的都是老侨。很多老侨热心支持了我,给我讲述自己家族和自己的移民故事,无私地向我展示他们的家族资料。
原先我是学工科的,史学研究知识较少。尽管我带着强烈的兴趣,阅读了许多与加拿大移民史有关的著作和论文,并且在华人社区进行采访调研,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自认为尚缺像黎教授和丁果先生那样几十年的学术积累,深感自己对移民历史了解不够。我在写作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一些久远的事件难以考证、线索链中断。有些是当事人已故,权威档案资料没有详细记录,有些后代口述历史含糊不清。总之,如何判断众多史料真伪等等,难题颇多。
但我又是幸运的,黎教授和丁果先生都在诲人不倦地教导我、引领我,使我一步步踏进了移民历史研究的领域,少走了很多弯路。黎教授多次告知我什么样史料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真实性。介绍学术著作引文规格和注释形式等写作规范问题。他还用行动影响我。我记得,有一次,他在化疗后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磋商移民史写作之事。因为以前黎夫人告诉过我,每次黎教授化疗后,一个月内都很痛苦,所以当时我曾担心地说:“黎教授,您先休息几天吧。”可是没想到他却回答:“忘记我的病情,我们移民史最重要。”每一次提起移民史和唐人街,黎教授都会神采奕奕,完全忘记病情。
丁果先生对我的史学研究方面帮助很大。我在写作初期,丁果先生在把握我们移民历史学术专著写作全局时,几乎每过两三天就会花很长时间指导我,介绍如何做田野调查,如何获得一手材料,如何判别哪些史料价值高,分析哪些史料不可信,不可信的原因等等。总之,他们使我明白如何撰写有生命力的历史专著。
凤凰卫视把我称为“扛起加拿大华人移民史”的女性,更应该看作是一种鞭策。移民史是我们三人合作的结晶。黎全恩教授对华人移民史有着执迷的酷爱,曾踏遍北美四十多个唐人街,拥有多年实地考察经验和第一手权威资料,写作时努力做到保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原生态。丁果先生知识渊博,满腹经纶,敏锐地把握了各个时期华人移民史的脉搏。我只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在他们的教导和提携下,才在移民史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点点进展。他们两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我们在三年多的写史过程中,彼此之间既有切磋和探讨,也有争论和思想的碰撞。但我们每一次对移民史一些问题的探讨,都会引领出一个精彩的升华。这种升华犹如春雨润物无声,时时滋润我的心田。
另外,回想起来,我从不去想怎么走捷径,只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寻找,繁杂又很艰辛,但我的移民历史知识日渐增加,这也是勤能补拙吧。在新的历史时期,华侨华人研究呈现新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时代,给我们查找资料带来了便利。我曾经从事过计算机技术支持工作,我的理科知识在查找史料时派上用场,可以较快、较准确地找到资料。
2011年7月,贾葆蘅(右)与黎全恩教授第一次见面合照
2014年5月,黎全恩(左二)、丁果(左四)和贾葆蘅(左五)三位作者参加《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新书发布会
赵:谢谢您详述了您与黎教授、丁果先生的精诚合作!从治学角度而言,后学能由大家引领,大家又如此倾囊相授,真是人生一大幸事。黎教授的著作,也是我了解加拿大华人历史的必读书目;丁果先生则以博学敏锐见长,善于剖析时政民生。两位都是谦谦君子般的严谨的学者,加上您的勤奋、悟性和良好的学术潜质,《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的分量不言而喻。
在这部宏著中,当事人或其后代的口述极其珍贵,赋予了历史以鲜明、个性化的色彩。在收集加拿大华侨资料的艰苦过程中,您采访了加拿大政要、侨领、华人史学家、作家、艺术家、企业家、高科技人员、时事评论员、华工和华商后代、华工和原住民同居的后代、一战华裔军人遗孀、二战华裔军人、中西学者、留学生、难民等各路人士,肯定遇到了不少令您动容的真人真事。可否与广大读者分享一二呢?
贾:我在写《移民梦》时,就曾采访过社区人士、技术移民和时事评论员等。撰写移民史后,更觉得自己需要通过调研增长加拿大华人移民历史知识,就大量进行采访。加拿大各界侨社、侨领和先侨后代均对我帮助很大,他们身上洋溢的热心助人之情深深感动着我。第四代华裔GailYip的曾祖父是位华商,她的先生KenYip是淘金者后代。他们夫妇两人不光介绍两家家族移民在加拿大历史,提供历史资料和图片,还鉴于我不认识很多先侨后代和社团侨领,多次为我介绍华裔教授、学者、档案馆馆员、先侨佣人后代、二战华裔军人和小业主等,使我更好聆听到了先侨的移民历史,体会到了他们的移民百态人生。不仅如此,GailYip和KenYip还不厌其烦地介绍一些档案馆,使我可以迅速查阅相关史料,这对于我的调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在采访二战时期加拿大第一位华裔空军,时年95岁的黄国雄先生时,老人激动地对我说:“我已把所有的史料都拿了出来,希望你们能写好移民史。”说完,老人脸上洋溢出绚烂的笑容。一年冬天,我去采访修建太平洋铁路华工的后代,他动容地说,我是为华埠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天,从他家出来,我在公共汽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当时下着大雪,漫天的大雪打下来,无遮无拦,可我一点都不觉得冷,因为我深受鼓舞。
现在我可以这样说,只要认真努力,脚踏实地下真功夫,上苍一定会开路的。
2011年,贾葆蘅(左)采访华工HongTim Hing与原住民AgnesGrant所生后代LarryGrant
2012年,贾葆蘅(右)采访参加过二战的加拿大华裔军人黄金焕
三.全力完成黎全恩教授的遗愿
赵:2018年6月15日,黎全恩教授在维多利亚仙逝,海内外华人缅怀不已。黎教授生前曾将自己收集的近80箱资料捐赠给多伦多大学,也委托您保管他的华人研究部分资料,期望继续合作,写完1967年以后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
请问,这第二本巨著的进展如何?遇到过什么样的难关?您又是怎么一一攻克的?
贾:黎教授的去世,给我带来巨大的打击,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十分悲痛并难以接受。他交给我的一些资料,很多都呈现在我们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967-2001》初稿中。黎教授离世之前,我们这本移民史初稿已完成了一大半。
目前,我们在《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967-2001》写作中,确实遇到很多难关。比如,华侨华人数量飞速增加,华侨华人社团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类别开始繁多。社团已经由最初为了联谊乡情、亲情、守望相助的成立宗旨,转变为向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位发展。不同行业的专业社团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较为频繁。但是其中有一些社团矛盾重重,有的社团号称代表华人社区,其实并没有真正代表性。因此调研时间剧增,难度加大。我要花不少时间考虑社团之间的关系,然后尽量取得社区大多数人士的信任。因为只有尽量取得诸多社团的信任,才能得到所需要的资料。
我曾先后在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尼伯、埃德蒙顿和渥太华各地华埠调研。对于我的调研,黎教授曾特地给一些华埠朋友写信,希望给我提供帮助。因为黎教授是著名学者,有公信度,丁果先生也是侨界闻名人士。我在他们光环的环绕下,再加上自己的诚心和努力沟通,得到加拿大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在多伦多,多伦多洪门民治党主委余卓文给我介绍了不少侨社,细心安排采访行程并陪我前往采访。多伦多东区唐人街地标“中华门”设计者张哲旋,不仅给我介绍“中华门”建造历史,为了让我能把“中华门”和原有设计方案图一起拍摄,留下历史纪念。张哲旋与多伦多几位著名侨领在“中华门”前,冒雨站立好几分钟,使我深受感动。多伦多著名媒体人黄学昆先生,一次次帮助我们联系侨社和寻找资料。每次我请求帮助,他都是用最快时间帮我解决问题。
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主席郑南川先生,不光介绍当地华文文学的发展历史,还带我拜谒“北美华裔文学祖母”水仙花之墓。我的大学同学覃娜冒雨开车带我去临近蒙特利尔一个城市,使我能顺利采访参加长沙会战的老兵。
在温尼伯,加拿大“红枫传奇”人物、加拿大勋章获得者、著名侨领余岳兴虽然身有残疾了,还到飞机场接我。著名侨领颜国华细心安排我的采访行程,带我到不同侨社参观和采访。
在埃德蒙顿,孔子学院李伟院长给我联系不同侨社侨领,并安排我在孔子学院介绍我们加拿大华侨移民史的写作意义。
在渥太华,中华会馆理事长薛金生花费很多时间安排我的采访计划,带我到不同侨社参观,并热情介绍当地侨社和中文学校情况。
在温哥华,著名侨领朱展伦和姚崇英等,一次次无私地帮助我。
加拿大著名华裔艺术家和策展人郑胜天先生和著名书法家古中先生,不光给我提供艺术资料,还对我列出的艺术人员名单提出具体意见,并建议了一些写作思路。
总之,全加拿大各地都有一批批侨领和侨胞,热情帮助我们的移民史写作,使我信心倍增。
2013年后,我曾抽出不少时间把《世界日报》和《华埠新闻》拍摄并分类。我还把《加华侨报》、《加京华报》、《世界日报》、《华埠通讯》、《瞻》、《快报》和《明报》等先后下载再分类。可是这一时期,华文报纸虽然增加,历史资料看似很多,需要考证和校核媒体报道准确性的时间也大为增加。千禧年之后,由于传媒经营艰辛,不少华人创办的报社几乎没有专门人手校对。就是编辑也要多面手,编辑、排版、校对,全部要管。在这样情况下,很多媒体刊登的社团活动,多是社团发来的通稿,准确性和真实性存有一定问题。因此,现在研究加拿大华侨华人移民历史,不可能像使用《大汉公报》那样,把当今华文传媒资讯当作史料一一引用,而是需要深入辨析,筛选出典型性、合理性和可信度高的史料。最好采取中英文史料结合,相互印证。另外,很多口述历史具有局限性,有些口述者是选择性遗忘,有些甚至是有偏差和错误的。研究者一定要仔细分析和核实加拿大华侨华人历史大事后,才能撰写出真实的历史。
现在,我把通过调研和报纸找来的资料,分类筛选并挑选相关内容放在不同章节章中。丁果先生过目后,为了最大可能发挥史料在探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经常指导我有的放矢地再选取些富有典型性的史料,以此增加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和历史事实的说服力。
四.拾遗加拿大华文文学
赵:您是加拿大华文作家,生活在加拿大华文文学较早萌蘖、作家最为集中、华文报业最发达的温哥华地区。在那里,您对哪些文学活动或作家,留有深刻的印象?
贾:温哥华文学社团很活跃,比如加华作协,经常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学活动。另一个文学社团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为了“实现世界最大华文文坛”的梦想,曾在《世界日报》开辟《华章》专栏,影响很大,您也是《世界日报》华章版编委之一。2014年,应您的邀请,黎全恩教授、丁果先生和我共同撰写的“写在《加拿大华侨移民史》出版之际”,于2月26日在《世界日报》华章专栏刊登,您是这一期的执行主编。
加西文学领域印象深刻的人物有叶嘉莹、痖弦、梁丽芳、林楠和徐新汉等。但是近几年我专注于华人移民历史研究,对加西华文文学活动,参与不是太多。
黎全恩、丁果和贾葆蘅在《世界日报》“华章”专栏介绍其合著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
赵:著名诗人和编辑家痖弦先生提出了“把华文文坛建成世界最大文坛”的蓝图,引领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朝之努力。感谢您们慨然赐稿,让“华章”见证了加拿大华人历史研究的酸甜苦辣。
贾:另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活动,是加东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国际文学交流活动。2014年4月24日,丁果先生和我应邀参加了由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同一世界,同样梦想”为主旨的“文学百纳被”文学交流会。这次大会邀请了中国和加拿大数十名少数民族作家和学者,畅所欲言对文学的看法。4月25日晚,多伦多圣力嘉孔子学院、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和加拿大中国笔会联合举办的恳谈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代表团与多伦多文学爱好者进行交流。会上,丁果和我还详细介绍了新书《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有别于很多华人文学团体举办的活动。它更好地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加、中学者文学交流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2014年4月24日,贾葆蘅(二排左三)和丁果(二排右三)参加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以“同一世界,同样梦想”为主旨的“文学百纳被”交流会
赵:加西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加东的安大略省和加东的法语大省魁北克省,是加华文学最为繁荣的地区,可谓形成了加华文学的三大板块。华人作家多集中在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渥太华、埃德蒙顿等大城市。
但您通过采访,发现加拿大中部曼尼托巴省也有一些华人写作人,大多居住其省会城市温尼伯。能否介绍一下他们的文学活动,以及创作成果?
贾:2016年,我到曼省温尼伯调研,发现那里有一批华人作家。他们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创作始终有着“大陆”气质。但因为曼省位居加拿大中部,这些作家在作品中掺入了与加拿大相关的“元素”。
《枫华之声》的主编和创始人之一王虹,1994年来到加拿大温尼伯,1998年在曼尼托巴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王虹曾先后担任艾伯塔省政府保护儿童社工、曼省社工和曼尼托巴大学国际语言中心指导顾问。从1995年起,她在《缅省华报》(当地华侨习惯称“曼尼托巴省”为“缅省”)专栏“枫林心语”撰写随笔、散文和诗歌等。王虹创作面广泛,既有思乡怀旧、华侨华人移民生活等作品,也有婚姻关系、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文章。因为是留学生出身,她写过很多关于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从中国来到温尼伯的专栏作家王玉玲。她的文学作品曾在《中原侨报》、《越缅寮华报》、《中华时报》等曼省本地报纸和杂志上刊登,后被北美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小说类有《今生不该遇见你》、《他乡的月亮》、《古吉特》、《吉娜》、《周末》、《国际班》等。散文类有《在加拿大坐车》、《在加拿大看医生》、《在加拿大过新年》、《旅行》、《讲中文的老外》等。另外还有很多报道或评论文章。王玉玲的作品既有新移民感悟故事,也有移民加拿大后在新视野下的所见所闻。
来自菲律宾,1955年在台湾大学医学院读书,1962年到加拿大的蔡衍泰医生,在温尼伯生活多年。蔡衍泰曾与一群朋友创办曼省中文学院(ManitobaAcademy of Chinese Studies)和《缅省华报》(ManitobaChinesePost),任《缅省华报》主编。蔡衍泰医生酷爱诗词,用“逸峰”笔名发表诗作。2000年,搬到了阿尔伯塔省坎莫尔(Canmore)小镇。
与加西温哥华、加东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活跃的华人作家群相比,温尼伯的华人作家还没有被人注目。其实,他们努力办刊物,开辟文学园地,为温尼伯的读者打开了眼界。因此,我们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967-2001》加华文学一章,已经介绍了这些热爱文学的作家们。
2014年,贾葆蘅到多伦多调研,采访“中华门”设计者张哲旋(左二)和著名侨领:多伦多开平同乡会会长周享利(左一)、多伦多孟尝㑹前会长关永添(左三)、多伦多中华门牌楼承建则师张锦冲(左四)
2014年,贾葆蘅(左)到多伦多调研,与多伦多洪门主委余卓文合照
2015年,贾葆蘅(右)到蒙特利尔调研,采访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主席郑南川
2016年,贾葆蘅到温尼伯调研。与获加拿大勋章、曼尼托巴省水牛勋章、“红枫传奇”奖的杰出侨领余岳兴医生(中)和温尼伯杰出侨领颜国华(左)合影
2017年,贾葆蘅(左)到埃德蒙顿调研,与当地孔子学院李伟院长合照
2018年,贾葆蘅(左)到渥太华调研,与渥太华侨领、渥太华中华会馆主席薛金生合照
五.走进真实的加拿大
赵:您不定期回华探亲、开会、讲学,发现国人对加拿大或美国最主要的认识偏差在哪里?中国学界对加拿大华侨移民史的了解,还存在哪些有待深化之处?
贾:现在,中国学术界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中国一些学术刊物不仅刊登了一批颇有份量的学术研究文章,使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入海外学者的视野,同时也与时俱进翻译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国内外学者合作创造契机。中国不少学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还有中外学者进行合作研究,这些都对活跃学术气氛起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有些遗憾的是,国内研究华侨华人移民历史学者实地调研机会较少,缺少第一手资料,难以从微观上详述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变迁。一些论文没有参看原本文献,不能证实其所用的二手资料,与原本文献资料保持一致。
如果研究学者能够来到加拿大进行考察,或作为访问学者来加拿大一段时间进修,与加拿大学术机构相互交流,再投入精力进行研究,其效果肯定是积极的。
我个人觉得,追寻真实的历史,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考证相结合,是研究之魂。
赵:对于一般读者(不是华人研究的专业人员),如果想了解加拿大华人或北美华人的历史变迁和当代状况,您有什么书籍、报刊、网站、博客、公众微信号、纪录片、影视节目……可推荐吗?
我记得,1998年11月1日,描绘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华工的八集文献纪录片《枫骨中华魂》(CanadianSteel, ChineseGrit)在渥太华举行首映式。英语版和法语版的片长48分钟,国语版和粤语版的片长8小时30分。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贾:您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加拿大进行过实地调研,所以熟悉加拿大华侨历史,尤其是加华文学发展史。您说得不错,《枫骨中华魂》(CanadianSteel, ChineseGrit)在加拿大影响力不小。该部记录片记载了华工修建天平洋铁路的历史,反映的不仅是加拿大华人奋斗历史,也是加拿大历史的一部分。
目前加拿大有很多学术机构、网站刊登华侨华人历史资讯。但就我几年研究心得,我个人认为应该使用权威机构网站数据,如移民部和国家统计部门等网站数据。应该阅读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或论文,如黎全恩教授和李胜生教授等著名学者的著作。因为这些著名学者撰写出来的学术著作,思维的逻辑性、准确程度和学术严谨性都相对杰出。阅读这些著作,可以节省查证时间,可以少走弯路。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至于权威书籍、论文、报刊、网站、纪录片、影视节目等,我可以推荐一些。但因篇幅等原因,我只能推荐一部分。
一.学术著作和论文
- 李东海,《加拿大华侨史》,温哥华:加拿大自由出版社,1967年。
- Edgar Wickberg et al. From China to Canada.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Ltd., 1982.
- David Chuenyan Lai.Chinatowns,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Vancouver: UBC Press, 1988.
该书系华埠研究的权威著作,曾获卑诗省历史学会(BritishColumbia Historical Federation )1989年功勋证书(Certificateof Merit)。
- Patricia Roy.White Man’s Province. Vancouver: UBC Press, 1989
- David Chuenyan Lai. The Forbidden City Within Victoria. Victoria: Orca Book Publishers, 1991.
- David Chuenyan Lai.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hip.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10.
该书揭开了加拿大第一个中华会馆——维多利亚中华会馆的面纱,让主流社会重新认识了华人社区。
- Peter S. Li (Li Sing Sung). The Chinese in Canada.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nd Edition.
- Laura J. Pasacreta. White Tigers and Azure Dragons: Overseas Chinese Burial Practices in the Canadian and American West(1850s-1910s). Vancouver:Simon Fraser University,2005.
该书探讨华人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墓地,对早期华人在卑诗省的墓地进行了相关调查。
- Jiwu Wang. His Dominion and the Yellow Peril. Waterloo: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2006.
二.具有权威性的文献和报告
- 《第一次皇家调查报告》(Royal Commission on Chinese Immigration: Report and Evidence). Ottawa: Printed by Order of theCommission 1885.
《第一次皇家调查报告》专门调查华人问题。报告记录了华人生活状态、思想言行、人口数目、男女比例、职业、工资收入、工作效率、社交活动、犯罪记录、交税情况、有无恶习等等。
- 《第二次皇家调查报告》(Report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Immigration.) Ottawa: Printed by S.E. Dawson, 1902.
《第二次皇家调查报告》认为华人难被同化,对加拿大无有益处。还认为美国排华法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因此加拿大政府也应该实行较为严厉的限制华人法案。
- 《加拿大年鉴》(Canada Year Book). Ottawa: Census and Statistics Office.
1967年《加拿大年鉴》首版。从1867年到1967年,以文本、表格、图表、地图等多种形式记录加拿大的统计历史。数据来自加拿大统计局,该局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部门之一,负责全国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及文化的统计工作。《加拿大年鉴》从2006到2012年,可通过html和pdf格式在网上获取。《加拿大年鉴》最后一期是2012年11月,2013年4月停止发行。
- 维多利亚中华会馆票根单据(维多利亚中华会馆是加拿大华人第一个统一的正式社团,是华人社团权威机构,它的票根单据有一定权威性。)
三.学术刊物、论文、专业文章和报刊
- David Chuenyan Lai. 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VancouverNational ExecutiveCouncil of the 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 Heritage Documentary,1998.
- David Chuenyan Lai. “Chinese Opium Trade and Manufacture in British Columbia,1858-1908.”Journal of the West. Vol.38, No.3,Kansas, July 1999.
- Zhongping Chen.“Victoria as a political centre for globalized Chinese reforms.”Monitor June 24, 2012.
- 陈翼耀,《陈翼耀专员奉命调查全坎洪门事务报告书》,温哥华全坎洪门总干部印发,1944年。
- 曹建武,《致公堂复国运动史》,见温哥华《大汉公报》1978年9月25日至12月18日
该书是洪门元老曹建武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重要文献。介绍了洪门的活动、孙中山在加宣传革命、筹募经费,取得洪门信任和支持的大事件,以及洪门人在辛亥革命前后奔走革命的事实。
- 《洪门贡献加拿大一百四十周年纪念特刊》,蓝马柯式印务(海外)有限公司,2003年
- 黎全恩,《天鹅湖华人坟场之谜》,见多伦多《加华新闻》,2007年6月16 日。
- DavidChuenyan Lai. “The Chinese Cemetery in Victoria.”BC Studies No.75 Autumn 1987.
- 黎全恩, 《域多利华人坟场简史及美化建议》,见域多利《华埠通讯》,2001年4月第49期。
- David Chuenyan Lai. “The Issue of 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 in Victoria 1901-1923.” CanadianEthnic Studies. Vol. XIX, No. 3, 1987.
- Peter S. Li and Eva XiaoLing Li. “Changes in the Chinese Overseas Population1955 to 2007.”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Revue Canadienne de Sociologie2011.48(2):137-152.
- 《大汉公报》、《世界日报》、《明报》、《星岛日报》等
四.网站
1.加华纪事:https://chinesecanadian.ubc.ca/featured/加华纪事-社区工作坊/
2.ChineseCanadian ArtifactProject: https://ccap.uvic.ca/
3. Chinese-CanadianCollection:https://www.uvic.ca/library/featured/collections/about/Chinese-Canadian.php
4.“连接的纽带”网站http://www.mhso.ca/tiesthatbind/,
这是一个在线教育资源网,服务于7至12年级的学生及教师,提供华工对加拿大的贡献信息,以及其它族裔文化的介绍。
5.加华文学方面,相信您知道很多,比如加华作协网站:http://www.ccwriters.ca/;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网站:http://khzx.ca/cn/等。
至于有些加拿大博客和公众微信号,确实记载了当今华侨华人发展动态,提供多方了解华人社会的背景参考资料。但因为很多是个人媒介,缺少权威性和准确性,文章中的数据或事实难以正式引用,因此我不好具体提供。
赵:多谢您为大家提供了有关加拿大华人的丰富信息资源,而且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关于加华文学方面,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网站https://huawenwenxue.jnu.edu.cn/除了有加华文学社团、活动和作品的介绍,也有其他各国华文文学状况的链接,可供您比较和参照。
最后,非常感谢您在著述、调研的百忙中接受访谈,分享了许多让人感动的奋斗故事和研究细节。衷心祝愿您和丁果先生实现黎全恩教授未尽的遗愿,顺利完成《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967-2001》的撰写和出版,为加拿大华人华侨移民的历史留下一座光耀千古的丰碑。
多谢贾老师拨冗接受访谈!
访谈者贾葆蘅(右)、赵庆庆(左)参加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第15届年会(广州,2013年)
1该访谈属于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项目(11YJC75041),以及中加政府合作的“中加学者交换项目”(China-Canada Scholars’ Exchange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