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中国央行已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增持规模达到248万盎司,引发关注。实际上,近年来,“囤黄金”已成为全球央行的普遍动作,黄金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扩大。
图为一名儿童被兔元素的黄金摆件吸引。(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央行黄金增持规模达到248万盎司
综合北京《经济日报》、上海第一财经13日报道,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中国央行增持黄金103万盎司。而在此之前,中国的黄金储备量自2019年9月开始,连续三年保持在6264万盎司水平。2022年12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97万盎司。
今年1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达到6512万盎司,较去年12月末增加48万盎司,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增持规模达到248万盎司。受此影响,1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估值达到1252.83亿美元,较去年年底的1172.35亿美元环比增加80.48亿美元,引来较多关注。
中国央行为何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受到几大因素影响:一是鉴于未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中国相关部门通过增持黄金,可以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的波动幅度,确保外汇储备金额平稳波动;二是国际形势变化令中国外汇储备加快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作为传统避险类资产与超主权资产,黄金可以带来更好的资产保护作用;三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回升,相关部门也需增持黄金,令黄金占比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准。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中国相关部门仍将继续增持黄金储备。分析指出,面对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所衍生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增持黄金能更好地保障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平稳波动。
“囤黄金”成为全球央行普遍动作
近年来,面对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囤黄金”已成为全球央行的普遍动作,黄金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扩大。
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需求达到1136吨,较上年的450吨翻了一番还多,创下55年来的新高,且是连续第13年净增持黄金储备。
各国央行积极增持黄金主要出于规避信用货币风险、储备资产多元化的考虑。事实上,欧美国家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占比较高,对欧美货币的跨境流通起到促进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央行增购黄金,绝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具体而言,一是看中黄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趋势下的避险功能,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波动幅度,二是由于俄乌冲突持续,长期通胀压力有所增加,黄金也能起到较好的抗通胀与资产保值功能。
实体黄金消费加速反弹
此外,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金饰需求稍显疲软,下降3%至2086吨。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反复等因素限制了这一年的消费,中国全年金饰需求也下降了15%。
不过,专家表示,展望2023年,中国金饰需求和黄金实物投资需求有望加速反弹。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表示,首先,中国经济预计将加快复苏,中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有可能随之提升;其次,商业银行在实物黄金销售上的持续关注,也将为需求的提振提供支撑,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最后,在储蓄意愿再创新高的当下,作为有效且稳定的价值储存手段,黄金将很可能继续吸引大量投资者。
据广州《羊城晚报》13日报道,中国黄金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中国黄金消费同比增长18.2%,呈现出快速回暖的势头。在广州,近期就有市民在广百百货的中国金币专柜一次性购买约40万元人民币的收藏金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