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已令全国各地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越来越困难,为避免财政收入出现巨大缺口,一些地方政府只得另辟蹊径。
根据《华尔街日报》看到的拍卖结果和公开记录,在部分城市,地方政府土地拍卖中的国有买家包括一些在成交前不久刚成立的公司。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河南省郑州市,2022年前10个月,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让成交金额约为人民币250亿元,同比减少了逾50%。如果不是几十家政府关联企业参与了郑州市的三次集中供地拍卖,成交金额降幅要比这个数字大得多。
在郑州市出让的73块住宅用地中,有54块由郑州市政府或区政府或其下属部门控股的当地公司竞得。
其中许多中标公司是在郑州市宣布土地拍卖后几天或几周内成立的。根据公开资料,其中一些公司有着相同的注册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在郑州的集中供地拍卖中,这些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拿地成交价均无溢价。
郑州中豫安开城市建设有限公司5月12日由当地区政府出资成立,六周后在郑州集中供地拍卖中竞得两块土地,总成交价约人民币11亿元。郑州德恒山海置业有限公司由同一个区政府于8月11日成立,9月底竞得一块土地,成交价为人民币3.7亿元。
目前尚无法确定这些公司是否专门为参与郑州市集中供地拍卖而成立。
中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在辽宁沈阳,今年拍卖的23块住宅用地中,有14块被11家地方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买走。根据公开记录,其中有七家是在宣布竞标前几天成立的。
在上海附近的二线城市苏州,今年拍卖的93块住宅用地中,超过四分之三被地方国企拿下。在七个事例中,中标国企是在地方政府将所涉地块挂牌出让后成立。
《华尔街日报》说,这些操作可能表明,这些要么来自地方政府系统内部、要么为银行贷款的资金被输送到国有企业,用于购买土地,然后被地方政府记为财政收入。
华尔街日报:中国地方政府另辟蹊径 组新公司购地
2022-11-18 |作者:华尔街日报 | 来源:RFA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