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十位著名学者评论《加华文学起源刍见》

2022-09-22 |作者: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22年09月22日

《加华文学起源刍见》(作者丁果、贾葆蘅)一文在本刊2022年第2期发表后,引得学界广泛关注,反响较大。该文运用新发现的文学史料做出学术理论和文本研究的双重探讨,辨析了既往华文文学缘起研究的缺失与误读,并通过近80年(1881-1966)时间里加拿大华文报刊和社区刊物上的华文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社区、人物的文学活动勾勒出较为全面的加华文学发展轨迹,并据此建构早期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范畴。尤其是,该文对黄笃生日记的文学特性的发现和挖掘赋予了早期加华文学新的起源时间,而对华人壁诗的逻辑辨析纠正了早期加华文学缘起问题的长期误读。资料的搜集与梳理对于学术研究而言至为重要,而学术研究本就重在新问题之发现与解决,某些学术问题也会在时间的河流中得以推进并变得清晰进而得以解决。这里,集录呈示10位专家学者围绕《加华文学起源刍见》一文生发的相关思考以飨读者,亦表本刊对于该文作者的感谢。

01

认真拜读了丁果先生和贾葆蘅的大作,受益匪浅。文章文笔生动流畅,史料详实,对早期加华文学的梳理十分清晰和全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严谨和用心。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文中列举的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及作者对这些选段的精彩评论和分析,让人仿佛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加拿大华工和移民的心路历程,令人唏嘘、感慨、感动,也为今日的加拿大华人处境的改善而高兴。

——陈燕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

02

相比加拿大英语文学,加拿大华人文学,尤其是加拿大华文文学并不为广为人知;然而,无论是作家群还是作品质量,加拿大华文文学可谓独树一帜,拥有叶嘉莹、洛夫等蜚声中外的作家,是世界华文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文学的一朵奇葩。然而,加华文学由何起源?加华文学在加拿大怎样发生发展?这些是所有读者关心的问题,也是丁果和贾葆蘅两位学者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事业。

这篇论文就是丁果和贾葆蘅两位学者的心血结晶。论文基于翔实的史料、档案、统计数据、个人遗物等,将个人写作、社区活动、中加外交活动、加拿大国家建设、政治经济事件等全方位地联系在一起,以令人信服的考证给读者娓娓道来,带领我们走进150多年前的历史空间,揭秘加拿大华人的精神世界。论文通过梳理80余年的历史史料,追根溯源,尤其通过黄笃生日记的发现和挖掘,给早期加华文学起源的时间点、作者身份起源、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等时代问题赋予崭新的观察点,纠正了加华文学缘起问题的长期误读,加华文学的学术规范也发挥了重新定位的作用。

——丁林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副主任)

03

对我来说,最亲切的是这篇文章所提及的加拿大华文文学的诸种形式、内容,因为作者追寻到了早期加华文学的源头活水——来自广东四邑等地的人,以及四邑地区的文化根脉。我工作的五邑大学是近代加拿大华侨华人的主要来源地——广东四邑地区所在地,来自这一地区的移民长期在加国华人人口中占到70%左右。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无不起源于民众的生活,因此作者提及的加国华文文学的诸种表现形式和内容在他们的家乡随处可见。如文章提及的一首残缺壁诗,竟然在2000年出版的《新宁杂志》上得以见到全貌。与加拿大壁诗的发源时间几乎同步,来自广东四邑等地的华工被羁留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天使岛等待移民官员审问,在木屋的墙壁上写下了许多极具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的诗词,如今已被学者结集出版,成为重要的研究史料。我相信当年加拿大华人壁诗的文学水平不输于美国华人的壁诗,只是加国壁诗未曾被大量发现。如何进一步拓展加华文学研究?我认为从加国华人与家乡互动形成的历史史料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当时的四邑侨乡,海外华侨资助创办了200种左右的侨刊,其中不少文学作品就是海外华人的投稿,其中一定有不少加国来的作品。其他如华侨家庭的木质对联、壁画、书信等,都是加国华人的文学和艺术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是加华文学起源的开拓之作。

——刘进(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04

两位作者掌握了大量加拿大华侨华人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他们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读全文,逻辑性很强,既有加拿大华文文学历史概况的回顾,又展现了当前加华文学研究的缺憾和问题,独辟蹊径地、有针对性地对加华文学起源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就加华文学之起源、作者身份、时代特点等加以阐述和分析,所提出的独到观点,是很有说服力的。我以为,本文为加华文学研究史奠下一块重要的基石。

文中颇有几处令人注目之笔。比如,将黄笃生日记列入作为加华文学起源之一,有其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黄氏日记并非原稿,而是“中文—英文—中文”的翻译文本,但瑕不掩瑜,这表明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如,作者提到黄遵宪的诸多诗作,但黄的身份是清政府驻旧金山总领事,他本人并非华侨,因此不宜将黄的作品纳入加华文学范畴,这也是十分严谨的。文中对当年华侨被禁闭处的几处壁诗做了介绍,这不仅是文学遗产,更是加拿大华人悲惨遭遇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丘进(华侨大学前校长、教授)

05

丁果先生和贾葆蘅女士对加拿大华文文学重新溯源的执著、对新史料拷问的专业路径,以及他们基于缜密的史料比对下的重大发现等,对那些旨在探索历史错误是如何导致后来的集体认知偏差的研究者和探索者具有借鉴价值。

——钱皓(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物学院教授、加拿大研究会会长)

06

丁果、贾葆衡的《加华文学起源刍见》的史料价值十分突出,可说是囊括了迄今为止我们可以阅读到的华人移民开创期之全部所撰述文字的历史留存——诸如原初移民日记、楹联创作、题壁诗文及报刊诗词对联等……所以这种史实与文献结合的写作与研究路数,是科学而严谨的,令人折服和感佩的。论文中所有论证、论据和结论莫一不显得笃实可靠,令人信服地向世人证明这委实是加拿大早期华人移民文学史研究的最突出成果。论文显示,其中大量文献资料的搜求和甄别,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时这项工程也是可以想见的繁琐和枯燥,但作者们一字一句,一个标点也不误地完成了。论文撰写者们刻苦埋头资料室并深入各地做细致的田野调查,精致细微,精神可嘉,更是难能可贵。该文凸显出,作者欲重建一个有关加拿大华人移民文学史自在的学术文本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努力,是成功的。他们用自己辛勤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初心,并在一步步地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功。

——沈家庄(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韵文学刊》编委,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创会会长)

07

这篇论文建立在对加拿大华侨移民史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将加华文学作为加华历史乃至加拿大历史的部分内容和文学表现,以充分的材料、严谨的论证,梳理了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发展,它与中国本源、北美生活的密切联系。尤其将加华文学起源上溯到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时期,更彰显了华人华侨的历史功绩。

——徐燕琳(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教授)

08

该论文利用新发掘的文学史资料,对以往相关观点和结论做出勘正,从材料到立意都具创新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论文通过19世纪80年代私人日记的发现和运用,对加华文学史起源等问题做出新的判断,为加华史研究增添了可贵的浓重一笔。

——杨令侠(南开大学教授,中国首位加拿大史研究博导)

09

《加华文学起源刍见》一文系统地研究了加拿大华文文学的起源和特点。作者根据新发现的黄笃生日记,纠正了壁诗是加华文学起源的认知,认为加华文学的起源至少要从黄笃生日记算起。作者还针对早期加华文学的几个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这些看法对于其他地方的华侨史研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例如,作者认为壁诗的作者不都是华侨,因为他们有的人还没有入境成为华侨就被遣返中国。在美国旧金山天使岛,也有被关押的中国人写下的木刻“壁诗”,同理,他们也不能一律称为华侨诗作。又如,黄遵宪对早期北美包括加拿大的华文文学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严格来说,黄遵宪的文学创作不算加华文学一部分。在清末驻外使节中,不少官员在当地华社积极倡导中国文化,开展文学活动,如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左秉隆等。因此,上述这些观点对廓清早期加华文学史和海外华侨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很有意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侨史研究基础和严谨的研究精神。

对于海外华文文学史来说,《刍见》为研究早期加华文学建构了一个分析框架。作者指出华文报刊是加华文学的摇篮和园地,华侨社团是加华文学活动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园地和平台,早期加拿大华侨呈现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源于原乡文化传统的诗词、对联、灯谜、粤讴、寓言、小说等。作者通过对加华文学史料的爬梳,认为征诗、征联是早期加华文学的主要方式内容,是加拿大华侨社区常见的文化活动,体现了加华文学大众化的特点。诚然,从现代文学批评的视角来看,早期华侨文学在作品和名家方面似乎“乏善可陈”,但是,研究早期加华文学史必须回到“过去”,必须在历史时空下观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事实上,在那个时代里,海外华社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但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的华社是这样,即使移民历史更为久远的东南亚华社也是这样。对于那个时代的华侨来说,吟诗作对已是足够“风雅”了。如果我们轻视传统诗词、对联等传统文学形式的意义,那么就很难研究出符合历史面貌的海外华文文学史。所以,《刍见》一文不但为我们构建了早期加华文学研究的框架,事实上它也可以作为早期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框架。

《刍见》的作者在研究早期加华文学史时,将加华文学史放在加拿大华侨史的大格局中加以考察,用非常丰富的史料论述早期加华社会的构成,由此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早期加华文学所具有的岭南文化特色。作者指出,加华文学的发展是两个路向的交叉并行:一个是精英文化,一个是大众文化,而在早期加华社区里,大众化是文学的主流,这是早期加华文学史的主要特点。这个特点也是早期加华文学史的基调。

——张应龙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10

我们知道,就文学研究而言,一般可分为实证性研究与阐释性研究。实证性研究偏重于客观性,努力求证文本与史料的原貌与本义,力求研究成果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阐释性研究带有主观性,阐释者一般可以就文本和史料进行多方面、多角度阐发,强调引申意义,追求研究成果的当世性和有用性。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就是“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问题,各有千秋,很难判定孰高孰低。《加华文学起源刍见》一文无疑是一篇实证性很强的研究文章。两位作者丁果与贾葆蘅,一位是加拿大时事评论家、历史学者,一位是对加拿大华人移民史颇有研究的学者、作家,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加拿大历史尤其是华人史非常熟悉,通过挖掘史料,多方求证,共同撰文,形成这篇《加华文学起源刍见》,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在文中,两位作者先归纳了“早期加华文学的特征”,然后从五个方面分析“加华文学起源初探及文学事件”,以史料说话,旁征博引,尤其是挖掘了19世纪80年代参加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黄笃生生前所写日记,将早期加华文学起源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20多年,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现在介绍加华文学,一般都以“加拿大唐人街研究之父”黎全恩教授发现的“华人壁诗”为源头,这是1909年左右华人漂洋过海到加拿大谋生时,遭遇到如美国旧金山天使岛一样的拘押,在维多利亚市被关押的检疫所墙上所写的一些诗歌。当然,文中提出黄遵宪所创的“金山联玉”,还有“华人对联”“灯谜”等华人移民有文化意味的活动,也可以作为加华文学的起源也不无道理。整体而言,两位作者都是从史料出发,条分缕析,对加华文学源头进行“考证”,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

文学的实证性研究对于追溯文学源头、还原文本写作背景、构建史料学学科等都非常重要,《加华文学起源刍见》一文沿着传统乾嘉学术的实证路子,又汲取了一些西学的理路与方法,探究成文,自成一言,给我们研究加华文学开拓了新的思路,必将成为加华文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朱文斌(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fungo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十位著名学者评论《加华文学起源刍见》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