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奥运会闭幕,这4块中国“最苦金牌”,道出了另一种悲欢

2021-08-09 |作者: | 来源:王耳朵先生

 

 

东京奥运会,中国健儿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尤其是当你看了这4块“最苦金牌”,你会发现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国人的骄傲,更藏着一群穷孩子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抗争。

 

 
01

他是为中国体操夺下9年首金的吊环冠军,也是用一记“歪头杀”折服亿万观众的奥运男神。

他就是刘洋。

 

在这个年轻人以“睥睨天下”之姿“登基为王”的那一刻,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

在他22岁之前的人生,除了训练,更多的记忆,只有辽宁鞍山,一间祖孙三代共同蜗居的49平陋室。

1994年,刘洋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双下岗职工家庭。

刘洋的到来,没有给这个家带来什么“新气象”。

反倒是因为多了一口人,早出晚归打零工的父母忙碌得更加筋疲力尽。

刘洋和父母合影

 

等到刘洋5岁,他就被送进了鞍山市体校,练习体操。

“刘洋是个勤奋、懂事的男孩,在全国年轻的体操选手中,实力屈指可数。”

这是刘洋的启蒙教练孔繁启对那个5岁男孩的最初印象。

2004年,八一队来鞍山选拔人才,教练一眼便看中了训练刻苦的刘洋。

这也就意味着,刘洋要远走他乡,接受更为严苛的专业训练。

那一年,刘洋10岁。

因为家庭贫困,刘洋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后援。

为了节省路费,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有时候实在熬不下去了,才会开口向父母要钱,最多一次也只要了300元。

后来参加比赛,有了工资和奖金,刘洋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买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而是寄回家。

在同学和教练的眼中,刘洋一点也不像90后,自律得像一个“老古董”。

只有刘洋自己明白,比起其他人,他没有一点犯错的余地。

吊环上的每一次腾空和下落,牵系的不仅是他的前途,更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

 

“孩子这16年太不容易了,能走到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有些内疚……”

2016年,看到儿子站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刘洋的母亲再也抑制不住积压多年的泪水。

但是这句话到了刘洋那儿却化作了一腔无怨无悔:

“我从2013年10月份到现在(里约奥运时期)没有回家,每当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我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就多一分机会,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能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也许是对胜利太过渴望,年轻的刘洋预赛第一,却在决赛中失误,和奖牌擦身而过。

 

虽然在里约赛场上他没能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

但是赛后,他终于可以带着家人搬进更加宽敞的新房。

如今,2021,刘洋不仅摘取了桂冠,未来还有更美好的日子等着他和他的父母。

 
02

刘洋被八一队看中那年,一个15岁的石家庄女孩默默走进了河北省田径队的大门。

她留着短发,胖乎乎的脸蛋稍显稚嫩,眼神却无比坚毅。

知道她的同龄人,都会对她竖起一个大拇哥。

因为这个被铅球队选中,名叫巩立姣的女孩子,“天生神力”:

“8、9岁时,就可以轻松举起一个车轱辘。”

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让巩立姣练习铅球,她的父母几乎掏空了家底。

不是因为学费太贵,而是这个家太苦。

 

巩立姣的母亲心脏有4个支架,父亲腰椎也不好,做过手术。

可以说,这个家庭基本丧失了劳动力。

但是为了女儿有一技伴身,父亲当年咬着牙说道:

“只要她愿意就去上,要学费就掏钱。”

炎炎烈日下,父亲去工地搬砖,母亲把家里种的麦子玉米全卖了,勉强给巩立姣凑齐了上体校的学费。

“我们农村家庭,条件也不好,巩立姣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一直很懂事,从小就不让父母操心。那时候家里没有钱,只能借钱送她去比赛。”

多年以后,巩爸爸回忆往事,话语虽有无奈,但神情却无比笃定。

 

面对这样一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巩立姣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她每天训练投掷200次以上,投掷重量超过1吨。

手上长满厚厚的老茧,不定期就得拿小刀把它们割下来。

终于,巩立姣进了省队。有了工资,家里欠下的债务可以一点一点还上了。

2009年的山东全运会,巩立姣夺得人生首金,她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父母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肉。我哥哥家的孩子经常盼着我回去,可以改善伙食。

 

等奖金发下来,我就给父母在鹿泉买套有暖气的房子。村里的房子冬天太冷了。”

 

 

原来父母的辛苦女儿一直看在眼里,藏在心间:

“从前家里穷,吃顿肉都是件奢侈的事情。”

“为了省钱,爸爸妈妈不怎么烧柴,冬天家里嘎嘎冷。”

 

一年又一年的坚持,32岁的巩立姣终于为自己和家人迎来了最高光的那一刻:

东京奥运会中国田径首金,女子铅球冠军。

“这一刻,我等了21年,这是我训练铅球的第21年。所以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03

巩立姣夺冠那天,在她的老家石家庄,乡亲们争相庆贺。

4天后,在广东湛江,我们感受到了更为惊天的热情。

 

因为这里诞生了一位14岁的“天才少女”——跳水冠军全红婵。

10米跳台,5个动作,3个满分,总成绩466.2,打破世界纪录。

这一天注定是全红婵封神的日子。

 

但是,接下来曝光的一段采访,却让所有人破防了。

“我的妈妈生病了,我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

“家里需要很多钱才能治好她的病。”

“我就感觉自己也得挣钱,好寄回家给妈妈治病。”

“爸爸妈妈一般告诉我不要想太多……我也不敢跟他们讲训练中的苦,怕他们知道。”

 

来源:澎湃新闻

 

14岁,也许很多同龄人还依偎在父母身边,心安理得地接受宠爱。

全红婵,这个全家年收入不超过2万,低保户家庭出生的女孩,早在7岁那年,就被教练带到了湛江体校练习跳水。

这个家庭有5个孩子,全红婵排第三。

2017年,母亲在去工厂替人做饭的路上遭遇车祸,住院治病掏空了家里的积蓄。

因为后遗症,母亲需要常年吃药。

除此之外,家中还有患病的爷爷。

全家只靠父亲种植的几亩小果园和每月3000多的低保苦苦支撑。

 

大人们总以为全红婵年纪小不通世事,但是小姑娘却懂事的让人心疼。

为了实现“赚更多钱”的目标,她闷声不吭,一头扎进了泳池。

教练何威仪评价道:

“在同年龄同一批运动员里,她是最投入的。”

“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陆上跳每天都要跳200-300个。”

“她有这个条件,但是她不是什么天才或黑马,那是她用刻苦训练换来的。”

 

这些年,全红婵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小女孩。

她喜欢玩游戏,但是玩一个小时就控制自己休息睡觉;

 

她喜欢吃零食,最大的愿望是开个小卖部,但是为了训练她努力把“小馋猫”藏起来。

 

 

夺冠那天,全红婵的父亲眼中噙满泪水。

不是因为女儿成为世界冠军,而是他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为人父母,他们从没和女儿提及过家里的困难。

但是年幼的心,却默默许下誓言,然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重担。

 

04

2012年,全红婵还是湛江乡下一个无忧无虑的小丫头。

那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有一团名为“苦难”的阴影正在悄悄笼罩这个家庭。

而在邻省的湖南益阳,一个刚刚成年的大小伙儿,正在经历一场人生最巨大的苦痛:父亲病逝。

他就是谌利军,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冠军。

 

那一年,谌利军19岁。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他却似在苦酒中浸泡过。

从记事那天起,他就明白了什么是特困户。

年迈体弱的奶奶、先天性心脏病的叔叔,他们这个家好像总是乌云密布。

尤其是10岁那年,父亲突发脑癌,失去了劳动能力。

 

 

一家五口全靠母亲在瓦厂打工的七八百元收入,艰难过活。

在体校学习的谌利军,虽然被免除了学费,可他无法对母亲的辛劳无动于衷。

 

他不止一次地想要放弃举重,可最后还是被教练和母亲劝了回来。

因为他明白,在这个破碎的家庭,自己的举重“天赋”,是最后的生机。

父亲病逝后,母亲咬紧牙关,一个人打3份工。

谌利军就拼了命地训练,他把挣得的工资都寄回家里。

这些钱要么用在了奶奶的医药费上,要么用来还债。

举重于他而言不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为了成全他对家庭的责任。

为此他曾不止一次负伤,手臂肌腱也断裂过,至今还留着一道15cm的伤疤。

 

就这样被生活百般蹂躏后,谌利军最终在东京奥运会上名扬天下。

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谌利军说道:

“虽然家里以前有过困难,但我靠自己的双手改善了家里的条件,让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往好的方面走,我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

 

在那种压力情况下最终夺冠,真的感觉什么都值得了,经过的所有苦所有累都烟消云散了。

曾经被生活逼迫到墙角无人问津的日子渐行渐远,那个品尝了人生诸多苦酿的少年,也最终可以云淡风轻的和过去和解。

05

为期16天的东京奥运即将落幕,除了刘洋、巩立姣、全红婵、谌利军,我们还看到很多和他们一般的身影:

为了给母亲看病,17岁那年,差点退役当货车司机的男子举重81公斤级冠军吕小军;

 

父亲卖肉夹馍供她练球,替补出场,为女乒团体夺冠立下汗马功劳的王曼昱;

 

从那个父亲为了省钱连一双袜子也不肯买,母亲感冒了连药也舍不得吃的家庭,走出来的乒坛大魔王马龙……

 

为什么这些奥运冠军,很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因为为了改变命运,他们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吃了别人吃不了的苦。

想起上一任的女乒霸主王楠为女儿庆生当天,她的丈夫郭斌在微博上写下的那段话:

“王总(王楠)七岁打球,用一个人的努力,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我更是家境贫寒,农村长大,成长时期不认识谁是生日蛋糕,留在记忆中的奢侈就是有一个鸡蛋的面条……

 

家庭不可以选择,人生却要靠自己掌控,有出息的孩子留给他再多的财富他也用不着,没出息的孩子留给他的财富越多越害了他……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穷人家孩子没有撤退可言,唯一的出路就是背水一战,不留退路。

 

-END-
作者:王耳朵
编辑:头条君
转自:王耳朵先生
出品:多伦多头条
微信ID:torontonews
由于微信公众号出现新的排序机制,您可能阅读不到我们的推送。如担心无法收到最新的多伦多头条每日新闻,可回到本号首页点击右上角,将公众号加星标,让我们随时出现在你的视线里。
诚邀加盟

多伦多头条是加拿大东部的新锐新闻资讯门户平台,总部设在多伦多。创立至今,我们秉承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致力于为加拿大高质素华人读者群体传递迅速、准确、深入、独到的声音,让你每天知道“多”一点。加入多伦多头条读者群,我们在这里等你!

 

现在,多伦多头条正式公开招聘实习记者、兼职编辑。只要热爱新闻,有理想,愿意尝试新媒体运营,我们将为你敞开大门,我们将对进行系统的新闻写作培训。

 

有意者请发送简历到邮箱xin@lahoo.ca,或者添加小编微信咨询。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奥运会闭幕,这4块中国“最苦金牌”,道出了另一种悲欢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