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印度的数据真实吗?
泰戈尔写过最知名的诗句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但此时此刻肯定不是发生在他的故乡——印度。
印度疫情正在以恐怖的方式发生着。
从去年疫情的全球大爆发以来,他们累积确诊达到了2107万以上,排在了美国后面,世界第二位。
连续14天单日新增超3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2.6万例。
这些都是来自印度官方的数据统计。
曲线的突变式上涨的代价是无数人生命的逝去。
医院里的床位、氧气等医疗资源不够用。
许多逝者被扔在露天、停车场焚烧,许多地方烧火的木头不够用,运送尸体的担架也不够用……
即使看起来已经惨得不能再惨了,但世卫组织还是没有“放过”印度。
本地媒体也没有“放过”印度。
外国媒体专家也没有“放过”印度。
许许多多人就觉得现状明显惨过官方通报,怎么可能被感染者就这么点人呢?
他们严重怀疑,目前的数字可靠吗,真实吗?
02.
媒体们为什么不信印度的数据?
其实印度本地的报纸媒体早就行动了起来,《印度教徒报》就认为古吉拉特邦死亡人数存疑。
虽然关于古吉拉特的官方卫生公报显示,周六死亡人数152人,周日157人。
但邦下城市的医院数据并不是这样的,每天就有百来具尸体被拉出去火化,更何况这个城市不只有一家医院,更何况古吉拉特邦下不只有一个城市。
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印度教徒报》的报道被海内外媒体认可和引述,其他印度媒体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质疑。
你看坎普尔这样的城市里一天就火化478具尸体,怎么疫情公告里只写死了3个人。
这还只是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现状的城市,那些偏远农村又会怎么样呢?
老生常谈了,当地的统计政策只负责新冠肺炎是主要致死原因的案例,那些并发症而导致了死亡的,也不算入。
那些死在家中、死在了闲置的救护车上,死在了抢不到床位的诊所外面的病例,也不算入。
这些问题又怎么可能逃过敏锐的西方媒体的眼睛呢?
四月底,CNN去采访了新德里疾病动态、经济和政策中心主任拉马南·拉克西米纳拉扬,主任说:
“众所周知,病例数字和死亡率数字都被低估了,一直都是这样。”
于是CNN就自己想法子算一算印度的实际情况。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坦博士说过,总的实际感染数量往往是报告的二三十倍以上。
所以,CNN取了“30倍”这个数值。
那么之前4月27日左右公开报道的1750万感染人数的30倍,就是52500万,也就是5亿人感染过新冠肺炎:“more than half a billion cases. ”
CNN还礼节性地抹掉了2500万,但总的来说相当于三成以上人感染了,要知道美国全民感染比率是10%左右。
这一下子坐实了印度”超疾大国“的头衔。
《纽约时报》也习惯性地质疑数据的真实性,他们采访的一个火葬场一天就火化了124人,官方的记录里整个邦只有73个死亡病例。
于是写下:
……一个大型火葬场,明亮的橙色火焰照亮了夜空,一天24小时燃烧着,就像一个永不关闭的工厂。那里的工人说,他从未见过这样一条永无休止的死亡装配线。
就差撰文:“扔得满地的手机,而他们的主人全已化为灰烬。”
BBC直接拍了一段视频:
也习惯性讲述一堆内容。
火葬的工人告诉记者,印度真正的新冠肺炎病死死亡数字比官方公布的高很多。
微微晃动的摄影镜头把BBC的潜台词脱口而出:“这次我可真没加滤镜。”
印度内外专家们的异议同样很多。
“这完全是一场数据大屠杀。”
“很多死亡病例没有被记录在内。”
更为利益相关的很多印度的官员,在不少场合吐槽过:“你看到的数字是正式报告的人数。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一句话,印度的数据从里里外外都值得人怀疑,现在的统计更是没法看了。
03
我们怎么算印度的数据?
本来文章写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也该结束了,但既然都写到这了,不如我们也依样画葫芦算算看。
首先我们要知道印度的总人口。
“OurWorldinData”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Leszell创建的网站,网站数据相对客观,被引用不少。
“OurWorldinData”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测算,印度2020年人口有13.8亿,并在2060年左右达到16.5亿的峰值。
这个人口数据排在世界第二,人口密度数据排在世界第五。
世界人口密度前十位里,有两个国家(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印度相邻,他们也都爱聚众,这对于全球防疫工作来说是个挑战。
但又不止于此。
印度实在存在太多瞒报漏报的人口数据了,那些千人共用一个厕所的贫民窟,那些不愿进档案的黑户,那些统计不去覆盖的偏远地……
不管怎么说,拿13.8亿当印度的总人口吧。
于是就可以算了,我们来算算4月底的。
4月底,美国密歇根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慕克吉认为印度新冠死亡真实数据会是政府报告的2-5倍。
当时报告的死亡人数是20万,则专家认为的真实死亡人数是40~100万。
报告的病死率是1.1%。
这个病死率可以简单地看做累积死亡数除去累计确诊数,所以当我们用真实的死亡人数除去病死率就可以得到真实的被感染人数了。
但这个1.1%的数值不得不让人怀疑。
毕竟医疗条件更好的美国的病死率是1.8%,英国是2.9%,医疗条件逊色于英美、但不逊色于印度的巴西的病死率更是2.7%。
医疗资源都快被挤兑爆了的印度的病死率竟然还好于欧美,很难想象。
有人说是信仰的力量,有人说是疫苗的作用,有人说是牛尿的神效,但总归匪夷所思。
但实际上,我们也不好真的去质疑这个数据。
世卫组织就说过各国新冠肺炎死亡率差异较大,有的国家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1%,有的则超过20%。一些估算得出的结果在0.6%左右。
发展中的印度,疫情严重中的印度的数字是1.1%,在0.6%水平之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暂且如此吧,那么换算下来,印度可能被感染了9千万人。
但这个数字的可靠性确实存疑,因为去年九月底慕克吉教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根据自己的模型印度确诊病例已达到约1亿例。
大半年过去了,形势更加严重的印度还是9千万/一亿人,有点儿不可思议。
但总归在这个算法下,印度被感染者数量到了亿人的水平。
04
还可以怎么算?
我们也可以依据这样的数据来算。
4月,有一架飞机从印度飞往中国香港,登机前所有乘客的核酸检测都呈阴性,落地后却至少有53人确诊感染,据推测该航班上总共可能有188名乘客。
那么阳性率粗估是28%。
同时,我们知道印度缺氧气,黑市一瓶氧气价格一度为600美元,但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仅2120美元。
德里飞香港的航班,到了5月19日相对的低价,也要7871元,约合1215美元。
相当于此前两瓶黑市氧气的价格,完完全全就是印度普通人半年的工资。
其他票价的道理一样,这些钱往往需要较好家庭才负担得起。
我又查到两个数据。
印度2015-16年的中产人口比例约占到了20.3%;
孟买2015年约27%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人民币。
我相信这部分人是可以负担单程7871元的飞机票的,粗估一下,飞机上的人群占到了印度的25%,这部分人的相对医疗卫生条件更好。
而对于另外75%的普通人,我选择此前孟买第三轮血清调查的结果——36.3%的阳性率。
毕竟血清检测的阳性率更为科学和严谨。
这个数值我相信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官方通报的新德里的阳性率可以达到37%,加尔各答地区起码在45%以上。
也因为“OurWorldinData”上当时印度的整体的阳性率是19.8%,当然这个数据很官方。
所以,一边是大城市的35%以上的阳性率,一边是印度官方数据19.8%的阳性率,综合下来,无法乘飞机航班的更多普通人的36.3%的阳性率是可信的。
所以,总人口分为两部分,能坐上飞机的好家庭,以及另外的普通家庭。
根据25%人口28%的阳性率和75%人口36.3%的阳性率,可以得出印度可能4.7亿人被感染。
这个四月底的估算数值比较接近CNN认为的5亿人。
再一次佐证了分段公式计算有其客观合理性,当然相对于实际30倍的5.25亿的数字来说温和了许多,毕竟少感染了5500万人。
所以一通粗略的计量下来,当时印度感染人数会有一些级别:
9千万,4.7亿,5.25亿以上。
如果是这样,无论如何都远超排第一的美国的数量:3279万。
触目惊心,人间炼狱都不足以形容。
我还是形容一下吧,9千万级相当于美国、巴西、法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阿根廷、哥伦比亚、波兰、伊朗、墨西哥等14个国家的感染人数总和。
我再来形容一下,世界卫生组织此前通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47539302例,它的三倍多才将将迈入4.7亿一级。
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通报这个数字,我想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醒印度,不要伤害了民众,不要连累了世界。
当然我们知道印度或许没有意识到严重性,所以5月以来一直在加重。
05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印度的数据?
原因很简单。
更好更真实的数据能带来更井然有序的防疫措施。
这其实是对自己防疫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已,这也是世界防疫工作的经验。
因为一旦守不住数字就守不住人家的温暖。
印度有位母亲病了,他儿子把她甩到了姐姐家门口,这位确诊的母亲在门口的水泥地前奄奄一息。
印度有位丈夫病了,他妻子送他去看病,没有供氧的工具,妻子只能嘴对嘴灌气,不顾自己的安危,但丈夫还是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
印度一具新冠死者遗体流落在路边,旁边一条饥饿的狗走了过来,啃食这具遗体。
疫情面前,见到了真情,也见到了虚情假意,也见到了力所难及,也见到了人如草芥。
还有可怕的,印度的疫情加重,并把自己的火烧到了别人家。
尼泊尔新增病例在4月以来猛增,人心惶惶。
斯里兰卡新增病例也猛增。
孟加拉国进入4月后,新增病例明显增多。不丹进入4月后,新增病例也有明显增多。
这些国家是印度的邻国,被印度严重影响,有一些也是中国的邻国。
一股包围中国的趋势似乎正在形成。
同样可怕的是,现在还有10个国家每日新增病例过万,还有7个国家每日新增病例过五千。
每日新增超过1000个病例的国家超过了60个。
其中一些国家与中国相邻接壤,或隔海相望。
我们那么好的防疫成果可不能被外部因素破坏了。
所以说,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有一个道理万分正确,并值得反复强调:
人不该侥幸,防疫也不能侥幸。
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是经验之谈,对于一些国家而言,或许可以是逆耳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