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那些年,我们在美国炒楼炒股

2020-09-25 |作者: | 来源:

  当中国股民在抱怨中石油股价已跌到当初的零头时,其实应该庆幸,A股的环境远没有达到美国股市的大涨大跌。

  君不见,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尚德电力,股价已从最高处的80多美元,跌到如今的不到2美元,当当网、人人网的股价也都跌到了当初的零头。

  可能只有在充分市场化、充满巨大风险的市场,投资者才能真正领悟到投资中的诱惑与邪恶。

  炒作美股:从即将财务自由到倾家荡产

  笔者周围的留美同学朋友中,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毕业的,找到工作后在美国定居下来。当时正好赶上“点COM”的科技股热潮,于是有些朋友便涌入炒股的浪潮中。

  笔者的朋友俞芳是网络设计师,丈夫是银行的业务员,夫妇俩有房有车,生活得轻松自在。然而,互联网的疯狂扰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媒体所渲染的一夜暴富的故事,令俞芳动了心,也开始炒股票了。就像打麻将,初学者往往总能赢钱,她每笔交易少则赚进上百块,多则赚个三五百。

  俞芳的丈夫任职银行金融分析师,初时挺警觉的,知道股票这东西不是那么好玩的,但太太的屡屡得手,使他渐渐丧失了原有的警惕。

  心想,几千块能赚几百,要是投入几万,不就能赚几千了吗?要搏何不来大的?他们没多少现钞,在北美是不兴向朋友借钱的,于是就将自己的房产在银行抵押套现,将十多万块钱投入了股市。

  因此每次大家聚会聊天,都听到俞芳夫妇兴高采烈地大谈炒股经:“看我们赚钱多快呀,再过几年就可以退休了。”

  到了9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分析出互联网公司的股票有泡沫,一而再地警告泡沫马上就要破了。

  但那时的人可真倔啊,谁的劝告都不听,大量的散户涌进纳斯达克,主要炒作QQQ股(纳斯达克中100家典型公司的指数,类似于“上证50”)。他们将纳斯达克从2500点一路推高到4500点。

  从2000年开始,很少有人再谈股票泡沫,大概是“狼来了”喊过太多次,没人信了。但纳斯达克将超过道琼斯的“叫嚣”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当时道琼斯指数已超过1万点)。不到一个月,纳斯达克果然冲上了5000点!

  也就在那两年,我也禁不起诱惑,拿出了2万美元“闲钱”,投入了纳斯达克,开始自然连连得手,不久2万美元的本钱就炒成了10万,和所有炒家一样,真后悔当初投得太少,心想要是投入10万块的话,这会儿不就有50万了吗?

  眼看股市还在升,感觉这次不像有泡沫,于是又投入10万,和俞芳夫妇想法一样,企盼着再翻两番,就可以退休周游世界了。

  可就在全民兴高采烈之际,纳斯达克突然下滑。刚开始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只是短期的小幅调整,依然在所谓的“低位”不断买进。在一派欣欣向荣中孕育的危险,往往是最易被人忽视和丧失警惕的。

  纳斯达克从2000年3月创历史峰值的5000多点,不断地下跌至2400点上下,再聚会时,我们几个“炒家”早已没了股市高位时的得意,不敢再加码了,只求着2400点是底部,能止跌回升,把亏损的钱找回来就知足了。

  而俞芳那时更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待房产套现的钱也陷入了股市后,她把手伸向了信用卡公司,借的是高息,决定最后赌一把。

  最后,纳斯达克跌到了1100点,下跌幅度超过80%。损失惨重的股民面对如此暴戾的市场,真是欲哭无泪。谁能想到纳斯达克疯狂过后的报复会来得如此惨烈。

  笔者前后投入的12万本钱,从最高点20万一路跌到7万,实际亏损5万美金。幸亏我在2000多点时逃了出来,是朋友中亏得最少的一个。

  周围的朋友中亏10万美金都是小意思,而俞芳则最惨,房子被银行收去,还欠下大笔信用卡债,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可谓倾家荡产。

  一直到12年后的今天,纳斯达克指数也只是回到3000点左右,元气大伤。

本文发布于: 2012-8-8 17:57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那些年,我们在美国炒楼炒股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