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表示,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就要超越那些考验关系的”个别刺激因素”,使加拿大能够促进其经济和安全利益。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Seth Wenig
阿南德周一向加通社表示,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就要超越那些考验关系的个别刺激因素
,以使加拿大能够促进其经济和安全利益。
要找到可加强合作的领域,就需打下基础。任何关系总会有挑战。关键是能够进行对话,以解决加拿大关注的问题。
阿南德刚结束在中国、印度和新加坡与高级官员的会面,几天后,总理卡尼也将启程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进行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访问。
平衡经济与人权安全事务
阿南德这次出访,标志着联邦政府正由2022年印太战略作出转变。印太战略曾将中国形容为日益具有破坏性的全球大国
,其利益和价值观越来越偏离加拿大人民的利益和价值观。
阿南德表示,正在寻求在缓解经济压力与推进加拿大在安全和人权要务之间取得平衡:我们的外交必须细致入微。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在公共安全和安保方面的关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寻求发展更多的供应链。这就是实用主义。
重新审视20年前的战略伙伴关系
上周,两国在北京同意审查于2005年1月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阿南德表示协议将更新并重新定位
,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加拿大和中国目前正因渥太华与美国同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而产生争执,这导致北京除了对海产品征收关税外,还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关税。
去年,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1187亿元,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的9244亿元。
卡尼的改变
虽然在今年4月的竞选辩论中,卡尼一度称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
。
但面对美国的贸易战,9月总理又表示,加拿大可以就原材料、能源和基础产品制造与中国建立深入对话,但必须设置保障措施,排除任何或涉及国家安全和私隐保障的部分。
本周,卡尼再重申,加拿大必须实行贸易伙伴多样化,目标是将对美国以外国家的出口翻一番。

在提交其首份预算案的两周前,总理卡尼重申,加拿大必须实行贸易伙伴多样化,目标是将对美国以外国家的出口翻一番。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Nathan Denette
选择性接触难以实行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副主席纳吉布拉(Vina Nadjibulla)认为,加拿大难以选择性与中国接触:中国不喜欢将问题分门别类。通常中国会更倾向于在它们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
民意调查显示,加拿大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有所下降,但大多数人对与北京接触仍持谨慎态度。
纳吉布拉表示,将北京称为战略伙伴并续签2005年协议,模糊了加拿大处理美中贸易问题的手法。
阿南德的前任乔美兰(Mélanie Joly)曾于2024年7月在北京拜访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阿南德认为上周与王毅进行的会谈富有成效而且前所未有,双方在会谈中讨论了包括网络安全、航空运输、卫生、能源和环境等议题。她又邀请王毅访加。
会继续与台湾接触
中国外交部表示会谈中提到了渥太华在不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方面的长期立场。阿南德女士表示,立场没有改变:我们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我要强调,加拿大是促进人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全球领导者。这永远不会改变。
她补充道:外交是部长与部长之间的事情。我们将永远把加拿大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并将继续与台湾接触。
La Presse canadienne,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Donna C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