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这回刚按下了“暂停键”,这份来之不易的缓和还没来得及让全球松口气,就传来了让加拿大“傻眼”的消息——中国突然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加征高达 75.8% 的临时反倾销税,而且这周就要生效。
本周一(8 月 11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中美之间的贸易休战将再延长 90 天,暂时避免了全球两大经济体再次陷入激烈对抗。
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发帖说,他已经签署了行政令延长休战,“协议的其他条款保持不变”。几乎同一时间,中国商务部也宣布,同步延长暂停加征关税的措施。
图源:City News
这次延后几乎是卡在了最后的时间,原定的最后期限是周二凌晨 00:01,如果休战到期,美国很可能会把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已经高得离谱的 30% 再往上加,而中国也会立刻反击,对美国出口商品提高报复性关税。
这次延期不光帮双方争取了继续谈判的时间,还可能为今年晚些时候两国领导的会晤铺好路。
美国在华企业对此当然是举双手欢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施恩伟(Sean Stein)表示,这次延期“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改善美企在中国的市场准入,还能给中长期的投资和经营带来确定性。
他还特别提到,如果能在芬太尼问题上达成协议,让美国关税下降、中国撤掉部分反制措施,对恢复美国的农业和能源出口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方面也释放了一些善意,宣布对部分列入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的美国公司延长宽限期,有些干脆直接取消限制,还有的再延长 90 天。
这些措施原本是今年 4 月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中方的一波反击——当时对部分美企限制双用途商品出口,甚至禁止它们在中国投资或做生意。
对特朗普来说,与中国达成最终协议依然是“悬而未决的大事”。他上任以来大幅调整全球贸易格局,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两位数关税——为了避免更糟的局面,欧盟、日本等不得不签下对美国极为有利的协议,比如对来自日欧的进口征收 15% 关税。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显示,美国平均关税从年初约 2.5% 飙升至 18.6%,创 1933 年以来最高,美国也从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变成了“保护主义堡垒”。
不过,中国也不缺反制筹码——限制稀土和磁体出口,这些材料是电动车、喷气发动机等高端制造的关键。今年 6 月,双方达成缓和协议:美国同意撤回部分芯片技术和乙烷(石化原料)的出口限制,中国则承诺让美企更容易获得稀土。
“美国已经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绝对优势。”曾任美国贸易代表助理的克莱尔·里德(Claire Reade)说。
加拿大:怎么是我?!
然而,就在中美刚刚达成延长休战的第二天,中国突然对加拿大“出手”了。
据 CBC 报道,中国在周二宣布,从本周四起,对进口自加拿大的菜籽油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 75.8%。这一刀下去,加拿大的反应只有两个字:懵了。
图源:CBC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菜籽进口国,几乎所有供应都来自加拿大。一位新加坡的油籽交易员直言:“谁会愿意先交 75% 的保证金去把加拿大菜籽运进中国?这等于是明说——谢谢,不需要你的菜籽了。”
消息一出,中国郑州交易所活跃的菜籽粕期货当天就跌了 3%,创下 6 月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中国商务部解释说,去年 9 月启动的反倾销调查发现,加拿大的农业部门——尤其是菜籽产业——受益于“大量”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调查预计在今年 9 月结束,但中方有权把期限再延长 6 个月,最终的结果可能调整税率,甚至推翻这项临时决定。
实际上,这次决定也和加拿大之前的动作有关。
今年加拿大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可以说是埋下了这次冲突的种子。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反倾销税会让加拿大政府不得不更快想办法处理和中国的贸易摩擦。
不过,从其他方面来说,短期内想找替代供应商并不容易,因为中国进口的菜籽主要用来做水产养殖业的饲料。
这次改变也可能是给澳大利亚创造了机会——在多年禁令之后,今年有望通过几批试运货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即便澳大利亚的进口量上去了,要完全替代加拿大的供应也很难,除非中国的进口需求大幅下降。
2023 年,加拿大对中国的菜籽出口总额有 50 亿加元。去年秋天,中国已经宣布从今年 3 月起,对部分加拿大菜籽产品(非种子)加征 100% 关税。
加拿大全国农民联盟当时就很失望,但也提醒,如果美国真对白宫提出的建议开征所有菜籽进口关税,冲击会更大——因为加拿大对美的出口量是对华的好几倍。
除了菜籽,中国还宣布对加拿大进口的豌豆淀粉展开为期一年的反倾销调查,必要时可再延长 6 个月。
加拿大是全球主要豌豆出口国,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塔是主产区,中国、美国、印度和孟加拉都是主要买家。但在 2023-24 年度,中国最大豌豆进口国的地位已被俄罗斯取代,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升至 49.1%,加拿大则从曾经占据约 95% 的绝对优势跌至 44.6%。
90 天的中美休战期刚刚开始,而中加之间的摩擦却骤然加剧。
加拿大会不会像中美一样走上谈判桌,还是这场菜籽油争端会继续升级?大家对此怎么看?
信源:CBC, Global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