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中国为何不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且看美媒怎么说

2025-07-07 |作者:夏榕 | 来源:RFI

作为过去20年美国债务的最大持有国之一,中国从不回避对美国财政行为的批评。2013年美国债务上限僵局期间,中国向华盛顿施压要求保护中国资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是直指美国人的挥霍无度是罪魁祸首。但当美国国会就一项由特朗普总统支持、预计到2034年将使联邦债务激增逾3万亿美元的庞大国内法案进行辩论并最终通过时,中国却基本上不置一词——尽管该法案可能对中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构成长期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独立日如愿签署“大而美法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独立日如愿签署“大而美法案” © Donald J. Trump / Truth Social
 
那么中国为何对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保持沉默?据纽约时报周一刊文「Why China Isn’t Lecturing Trump About His Costly Bill」做出解析,据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黄亚生对该报表示,中国对持有美债的主要担忧集中在美元价值和美国是否会违约两个层面。“这两个担忧如今都更加现实,美元持续贬值已经拖累中国持债价值。”

中国官方媒体虽然报道了国会辩论的争议性,将其描述为“政治马戏”,但官员尚未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沉默背后存在三大深层考量。

原因一:避免贸易战是优先事项

在双方贸易战的脆弱休战状态下,中国不愿通过公开批评该法案来激怒特朗普。此前双方曾互征高额关税,目前已同意取消部分对抗性措施,并继续朝达成协议努力。

 
北京正试图重振经济增长,难以承受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相比之下,国债持有问题并非当务之急。更紧迫的是关税问题,以及特朗普政府试图说服其他国家限制对华贸易的努力。

研究公司Trivium的分析师乔·马祖尔表示:“中国仍在努力维持与美国之间脆弱的贸易停火。批评特朗普的标志性立法可能会激怒他,破坏近期达成的外交共识。”

对于正在努力重振经济增长的中国而言,维护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比批评其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贸易战的直接冲击远比美债风险更为紧迫。

原因二:为何要阻止敌人犯错呢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该法案非但不会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还可能把华盛顿推向财政悬崖,削弱其与北京竞争的能力。

上海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表示:“特朗普成功的几率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不确定。” 该法案通过削弱美国实力,“可能会间接帮助中国再次强大”。

美国的危机与混乱正好印证了习近平对当前世界局势的核心判断——东升西降。中国强调特朗普政府疏远美国盟友和伙伴,并无视全球规范。

在社交媒体上,热门标签写道:“大而美法案将让1700万人失去医保”。网民们也为马斯克的言论欢呼,他批评该法案“疯狂”。

相比之下,中国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提高债务水平部分是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这些支出旨在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好比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姚洋就表示,只要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就可以继续借贷多年。况且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也不是随意就可以被替代的。

原因三:中国对美债依赖程度降低

北京长期诟病华盛顿滥发货币满足国内需求,却无视美元贬值带来的海外持有美债资产缩水。

但中国也在逐步减持美债——从十多年前1.3万亿美元的峰值降至目前的约7500亿美元,转而投资于黄金等其他资产。这种战略性减持大大降低了中国对美国财政政策变化的敏感性。

中国也致力于削弱其所谓的”美元霸权”,即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贸易货币的地位。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美元的这一地位加剧了世界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使得中国这样的主要出口国在面对关税威胁时”更为被动”。

“美国正在利用美元和巨额赤字融资来维持其全球霸权”,他说。随着中国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多元化的外汇储备结构,美国国内财政政策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正在减弱。

总之,中国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沉默,反映了其外交政策的务实考量。在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背景下,避免贸易战升级、坐观美国自损实力,以及降低自身对美债依赖的战略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保持沉默的理性选择。这种战略性沉默不仅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度,也反映了其对长期战略目标的清晰认识。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中国为何不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且看美媒怎么说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