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滨江 文化周共同主席
吴滨江教授/博导/加拿大注册中医师
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世界针联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
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国际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研究会会长/创始人
《世界中医药》杂志(加拿大版)中/英文主编兼社长
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之嫡传
教育背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学士学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气功专业)硕士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学位
(二)侯平 文化周共同主席
侯平,教授,香港注册中医师。1983年结业于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广州中医药学院)。四代祖传,在香港从事中医临床已有43年。香港新中医学院院长兼教授,国际药膳食疗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满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家认证食疗养生师课程导师。郑钦安第五代入室弟子。国医大师刘柏龄的境外弟子。
(三)刘美嫦 文化周共同主席
刘美嫦Michelle Lau中医博士,美国中医针灸联盟主席、美国加州中医政治联盟主席、美国中华医学会会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副校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头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传统医药合作委员会副会长、美国沙加缅度中医针灸治疗中心主席、美国三潘市通和乐中医针灸中心董事长、美国通和乐药业公司董事长、美国厚德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美国《针灸与电针循证治疗指南》编委和负责人(2004出版)。
担仼多年前加州针灸执照考试专家和主考官,从事中医药针灸、中医药教育临床三十多年,致力推动提升美国中医药针灸专业教育和专业地位,通过专业立法而促进中医药海外振兴全面发展。
(四)田海河 文化周共同主席
田海河,医学博士,教授,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会长,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校友会创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临床特聘专家和美国中医中心指导专家,美国中医针灸院校资格认证委员会ACAOM评审专家,美国中医针灸高校联合会CCAOM洁针技术委员会主考官,美国针灸及东方医学考试委员会NCCAOM命题专家,全美中医公会AAAOM常务理事,世界华人中医师协会副会长,世中联监事会副主席,内科专业委员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传统医药合作分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副会长和多个其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审稿专家,世中联中医核心教材《内科学》主译,担任多个美国中医院校的博士班导师。1982年就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之后师从中国著名的中医泰斗董建华教授攻读硕士,博士,毕业后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1997年初到美国发展,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大型学术会议上作专题讲座300余场,共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0余部。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执业。
(五)陈业孟 文化周共同主席
陈业孟,医学博士。现任美国纽约中医学院院长、全美华裔中医药总会(NFCTCMO)会长、Journal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Alternative Healthcare(《补充医学与替代医疗杂志》)主编、《中医药文化》(英文版)国际执行主编。兼任世界传统医药论坛副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世中联头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任全美针灸与东方医学院校认证委员会(ACAOM)主席、纽约州政府教育厅针灸委员会副主席、Americ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美国中医药杂志》)主编。获纽约针灸学会“智慧之珠”奖(2015)、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联合会“中医药国际交流风帆奖”(2020)。
曾任职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针灸科医师,师承著名针灸专家方幼安教授,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氏针灸传人。长期从事针灸临床研究,共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7篇。著有《针灸有效病症》、《针灸求医指南》、《针灸在美国的多元化发展》,并参与编写《新编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大全》、《中西医结合学》、《临床中医脑病学》、《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方氏针灸百年集萃》、《海外中医诊治要览》、《世界中医药教育概览》、《中国针灸学》(英文版第4版)与Nutrition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A Primer for Clinicians等18部专著。近年来出任世中联海外中医核心教材《中医诊断学》副主编与英语版主译、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教育中医教材《中医诊断学》共同主编、世界卫生组织ICD11-TM与中医术语特邀评审专家、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六)胡军 文化周共同主席
胡军博士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美国中医公会前会长、现任荣誉会长
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教授
曾师从著名针灸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李鼎、陈汉平、何金森教授,于1994年获该校中医博士学位后受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担任上中医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七)王英秋 文化周共同主席
王英秋博士是拥有加州中医针灸执照医师、MD西医(中国)、针灸及东方医学博士(USA)、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创校校长(University of East-West Medicine in Sunnyvale)世界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会终身创会主席,被荣为世界手法医学大师(2013年),五十年医学生涯,历经四十年研究、在中西医学结合基础上成功创立了核宇医学、給人类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香港举行的世界中医大会上获核宇医学创始人奖,并於2019年在斯坦福举行的世界整合医学大会上荣获全球学术鉴定和推广。
王英秋博士多年来从事中医教学与中医中药的科学研究,在提升人体免疫力与对抗新冠疫情和抗衰老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与临床经验。他对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有一系列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
(八)郑建华文化周共同主席
郑建华医学博士太平绅士
1978年考入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1983年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悉尼大学药学院攻读草药学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后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研究博士学位。
1999年初创立澳大利亚中医学会CMASA,担任创会会长,第二和第三届会长和第十届会长。2001年创办澳洲第一本中医药科普杂志《中医与健康》,担任社长。
2002年获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太平绅士。
获聘:贵州中医药大学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河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现任:澳大利亚中医药学会创会会长、终身荣誉会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世界传统医药论坛副主席
世界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会终身共同主席。
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世界中联苗侗瑶民族医药专委会副会长
世界中联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世界中联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联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分会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联合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针灸学会高级顾问
澳大利亚东方医学院荣誉校长。
2019年获颁“中医药服务世界十大杰出人物奖”。
2020年11月获得“中医药国际交流风帆奖”。
2022年被评为“2022世界整合医学十大领军人物奖”。
(九)苏华昌文化周共同主席
苏华昌教授毕业于河南医大留校于一附院外科。历练脑神经、骨关节、烧伤、泌尿和胸心外科。根据个人意愿和特长,最终专业选定腹部肝胆胰脾外科。獨立完成各种重大手术后,首次在国内完成肝门癌切除术。1981年考取同济医大裘法祖教授研究生,毕业回院后如虎添翼,从高端视觉洞察专业领域,掌握世界专业动态,在理論和实际技术能力同时提升。先后首次創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进术,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扩大全胃切除根治术,经肝中央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併高位胆管狭窄,巨脾大部切除远端脾肾静脉吻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由于专业技能步入国内最高境界,1987年破格晋升教授。90年被大学选拔为唯一交换学者到KuMC交流。其间主要从事显微外科大鼠肾和部分肝移植上千只,同时改进显微外科器械和手术方法。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英文杂志,包括“Surgery”三篇。因寻求肝移研究落脚洛杉矶,1998年考取加州针灸执照开业至今,同时担任中医院校教授、博导和教务長。加卅从业的有限职业规范内,仍然坚持改新創新和开发的思维模式和执业路线,先后提出和研究疼痛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併发症状和致残原因,拟写论文和报告于世。相关内容包括:额胫束牵张综合症的命名与治疗;紧张性头痛发生机理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需从根本上认识和处理腰椎盘突出的问题等。在美国中医专业发展征途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任加州针灸中医公会前会长,加州职业针灸中医公会会长,加州中医政治联盟副主席,美国针灸联盟副主席等职务。处身立世胸怀坦白、平易公正、高瞻远瞩、视野深远,励志了獨特覌察分析中医在美国和世界范围的发展方向。
(十)文化周共同主席鹿馨
鹿馨:
8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工作。
曾任:
*吉林省抗癌协会中西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吉林省抗癌协会秘书长;
*吉林省癌症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吉林省科技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94年来英国,创建英国德比郡传统中医药中心。
现任: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主席团执委
*世界传统医药论坛执行主席。
*世界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会终身共同主席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头针委员会副会长
*欧洲头针协会会长
*英国中华工商联合
会医药商会会长
*《世界中医药》杂志编委
*吉林大学英国校友会副会长
(十一)文化周共同主席胡玲
胡玲,女,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大徒孙、“劳九芝堂”中医世家第10代传人劳绍贤教授嫡传大弟子,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双一流”重点学科-中医学(脾胃疑难病)学术带头人、脾胃研究所第3任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脾虚证候重点研究室”学术带头人;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世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家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5个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课题16项,指导硕、博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篇,单篇最高IF:31.84);作为负责人执笔完成“脾虚证、脾胃湿热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等全国行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6项(其中1项包括基层医生版),目前正在负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国行业指南标准的制定;作为负责人第一执笔完成的“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18年入选由张伯礼院士主编、王永炎院士主审的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建国60多年以来主要成果的国家“十三五”重点巨著《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作为全国18所中医、西医院校22个编委之一,参与了首部国家“十四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研究”的编写。
(十二)王小年文化周共同主席
王小年,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院长,内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澳洲拉筹伯大学卫生管理学硕士,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硕士。
获首都中医榜样人物、丰台区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西学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疾病的防治与研究。负责医院整合医学(西医+中医+心理)及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主持参与国家级、市、区级科研项目多项。
(十三)宋南华文化周共同主席
毕业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
工作单位:巴西巴西利亚中医治疗诊所和巴西利亚市立中心医院.
2016年当选为巴西科学、艺术、历史和文学科学院院土(是获得得此殊荣的首位华人院土)
2017年获得由国侨办、中国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中国文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中华之光”.国家级的大奖!。
2017当选为拉丁美洲人文科学院院士(是获得此殊荣的首位华人院士)
2018年获得了巴西国会众议院颁发“巴中友谊特别贡献奖”!
现任职务:
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医药分会理事.
2.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医药与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世界华人中医药论坛副主席.
4.巴西联邦医师协会理事.
5.巴西联邦针灸医师协会副会长.
6.拉丁美洲人文科学院院士兼医学委员会主任
(十四)杨观虎文化周共同主席
198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同年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攻读温病学研究生。1987年到1993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中医科担任讲师,1993年考取笹川医学奖学金,由卫生部派往日本富山医科薬科大学第一内科从事糖尿病的研究,二年后转入金沢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呼吸内科并获医学博士。
1999年来美国于辛辛那提儿童医疗中心从事呼吸生理学的博士后研究。2005-2009年担任俄亥俄州SHI针灸学校校长。现为俄亥俄大学医学院临床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北京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国际针灸康复研究所外方所长,美国加州五系中医药大学,德州华美中医学院、佛州大西洋中医学院,明州美国中医学院及英国的南京/英国淑兰中医学院博士班导师,美国络病学会会长,美国中药学会副会长,美国中医公会常务理事,纽约执照针灸师公会顾问,俄亥俄州医学会针灸顾问。并担任世界中医联合会(世中联)监事会执行委员,世中联糖尿病诊治标准制定组成员,世中职内科委常务理事;世中联消化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内分泌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方药量效研究会副会长及世中联态靶辨治专委会副会长等职务。
在美国有俄亥俄州、纽约州、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中医针灸执照,拥有两个中医诊所,担任eBiomedicine等多家SCI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世界针灸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副主编,《新英格兰中医杂志》副主编,《Frontiers of Immunology》等十四个专刊客座主编。多次受邀在哈佛中医讲坛等著名大学及学会作演讲,参与主编和编译了13本中医和现代医学著作,并发表包括SCI为主的论文130多篇。
(十五)傅学理文化周共同主席
傅学理博士,世界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会终身执行主席,美国武医研究院院長,美国国际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理事,中国武术八段,世界武术散手道联盟黑带八段,两度太极和太极推手世界冠军,杨氏太极第六代传师,世中联传统医药合作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总联盟中国功夫气功专家评委会主席,新西兰,澳洲,美国多家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2007年美国《功夫》杂志封面人物。
已帮助近60位最有名的针灸和手法及中医药专家在美国各地办班50场以上,多次担任助教,长期临床,在洛杉矶马里布开业十几年是全美前十名自然疗法诊所。有百多名亲传徒弟。
(十六)郭春彪文化周共同主席
郭春彪,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针灸医师,国际中医师,西医临床执业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委,世界传统医药论坛秘书长,中华医药学会中医微创联盟副主席,世界中联头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意大利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杂志》编辑。
(十七)张恒志文化周共同主席
张恒志,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北美医学联合会(N.A.F.I.S)会长,国际医学教育联盟(BRIMEA)副理事长,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国际编委,国际著名根源医学专家,主编《常见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清华大学出版,长期从事国际医学教育和交流工作,和国际医学培训界巨头KAPLAN合作,出版了《临床医生必备影像诊断的六大基础模块》,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国际心脏医学中心,和中国多个医科大学合作建立现代医学培训中心,用现代循证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培训数以万计的中国基层医务工作者。
(十八)杨光文化周共同主席
杨光,男,UBC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应急委员会主任,加拿大家庭医学专科院士,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加拿大办事处主任,加拿大健康促进会主席和BC省乙型肝炎协会会长。杨医生长期服务于加拿大社区,由于他的杰出贡献,2008年获得加拿大联邦政府社会发展及人力资源部长颁授“全国最杰出义工奖”,在加拿大历史上只有八个人获此殊荣,杨医生是唯一位获得这项荣誉的少数族裔。同时他也得到在加拿大BC省议会及加拿大国会全体议员起立鼓掌的殊荣,这在加拿大华人历史中应无几人受此殊荣。杨医生也获得世界华人医师协会霍英东奖,加拿大糖尿病协会banting大奖,和台湾侨委会杰出侨生奖。也是卑诗省中医和针灸管理局为考取得执照者必要的安全手册的作者和讲师。
(十九)李永洲文化周共同主席
李永洲Dr.John Lee,加拿大BC省注册高级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客座教授(2009-2015),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常务理事,济世中医诊所院长中医师。2012年至2015年加拿大卫生部聘为中医药咨询顾问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 on TCM of Health Canada)委员,对联邦政府在中医药政策提供建设性意见。2012年联合加拿大全国已立法规管的五个省分中医专业团体代表,共同成立加拿大全国中医针灸联盟(CCTAA)并担任主席,带领全国中医针灸业界,争取加拿大联邦政府修法,免除中医针灸服务税GST/HST,于2014年2月达成任务,加拿大中医针灸师提供针灸医疗服务全国免除GST/HST服务税。开启中医针灸师真正成为加拿大医疗专业人员的里程碑。
担任加拿大卑诗省注册中医师公会(QATCMA)会长,2007年倡议向卑诗省议会争取个针灸纳入医保MSP医疗辅助计划,为主要核心策划者之一,于2008年4月成功达成任务,使卑诗省中医针灸纳入MSP医疗辅助计划医保,为加拿大唯一针灸纳入医保的省份,创造中医针灸在加拿大发展的新里程。2008年带领BC省中医业界,对联邦政府不合理规管中药法案C-51,与联邦政府官员沟通对话,建议合理的中药规管,深度影响政府中药规管中药政策的修正。曾任加拿大国家中医药学会(NTCM)会长。曾任PCU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讲师教授。20多年来参与了中医的立法、权益的争取、政策的建言,对加拿大中医的发展贡献良多。中医临床四十多年经验,对中医内科、妇科、高位截瘫、中风偏瘫康复、癌症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发挥中医独特的优势,坚守中医传统诊疗治则治法,更显现中医药针灸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医疗服务。
(二十)李蔷薇文化周共同主席
中国中医武术奇才李蔷薇教授,著名山东曲阜李氏医武世家第五代学术掌门人,中医硕士,世界功夫女子段位第九级,世中联脊柱健康委员会副会长,中医高级技术职称评审专家,奥克兰中医院院长,李氏医武六代传承。道光年间,第一代李建章公系山东曲阜闻名桑梓的接骨家,尤精于正骨气功,扶危济贫不可胜数。第四代李同生教授为中医骨伤科泰斗,全国政协委員,湖北中医药研究院创院院长。李老一生医德高尚不遗余力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其著作等身,首创中西医结合小夾板固定学习班,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并将祖传三百多秘方献给党和国家,使全国医患受益。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李蔷薇教授自幼师承家学,在海内外行医执教50余年,九十年代初在新西兰开创了蔷薇中医院即现奥克兰中医院,其用海外赤子之心呕心沥血努力奋斗开办了四家中医分院。特别是为首批中医师争取国家正式注册针灸师做出了贡献。其带领学生用其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中外患者的疑难杂症,令主流医院震惊,西医们纷纷前来学习。受到当他政府和各界民众高度赞扬,国家总理亲自接见予以鼓励!其勤奋耕耘,著有《康复疗法》《李氏骨伤科用药特点》等医学专著,并参与编写李同生教授和韦以宗教授的《道家伤科》《实用骨伤科学》《中国骨伤科学辞典》等28本中医专著,其《论武当內家功与李氏骨伤科整脊之关系》等多篇论文在世界医学刊物上发表。并在各国举办中医学讲座、武术培训和国际网课。曾两度获中医世界联盟会的国际优秀医生奖章,并荣获《优秀国际中医骨伤科医师》荣登2003年《世界杰出华人年鉴》。第六代李怡德宏扬光大了李氏医药,成立国际医药集团将李氏御方真传《通督脊宝》《黑白千金錠》等研发用于临床效果良好,并引领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化、科学化、数字化和远程化发展。李蔷薇教授的李氏医药集团不仅向全世界证实了祖国医学的伟大,更为弘扬中华医武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十一)王永洲文化周共同主席
王永洲,主任医师,颊针疗法发明人,法国中医学会创会会长,法国国际颊针学院院长,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针灸委员会主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适宜技术推广委员会副会长,自然疗法及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特聘临床专家,广东省中医院王永洲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专家。“颊针疗法”是海外华人中医药“百人百项”工程中首批十人入围项目,第九届广东省中医院“杏林寻宝”中医技术推广项目。
(二十二)王天俊文化周共同主席
王天俊,中医教授,针灸博士,伦敦中医针灸学院院长,英国中医论坛主席。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2007年到2014年受聘为英国东伦敦大学中医针灸专业全职高级讲师、针灸诊所主任,从事中国针灸的教学、医疗和科研。现为英国伦敦中医针灸学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英国王博士中医针灸诊所暨脑病中心主任,南中医英国中心硕博研究生海外导师,世中联头针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委员,英国中医论坛主席。2020年与世界著名科技和医学出版社SPRINGER合作出版了英文专著《Acupuncture for Brain,Treatment for Neurological and Psychologic diseases(针灸脑病学)》。
(二十三)汤淑兰文化周共同副主席
汤淑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1991年至今在英国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育和宏扬中医药文化,致力侨务和慈善工作,她在妇科、皮肤科、内科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在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妇科、皮肤科、内科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现任职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英国中医中心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海外特聘临床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英国兰维多利亚学院院长,法国欧洲中医专家联合会副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委。
海外中医教育及文化推广方面贡献及成就:
1991年至今,在英国,爱尔兰,波兰,荷兰,德国等多国讲学传播弘扬中医在世界影响力。已培养数千名外籍中医师,近百位海外中医硕士,博士生。受到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报社媒体采访与报道。
中医国际学术交流及慈善方面贡献及成就:
成功举办过,世界中医药青年发展论坛,国际传统与现代生殖医学大会,连续三年主办满曼城国际中医学术大会,英国曼切斯特华人医务咨询中心慈善晚会,等多个国际中医学术会议,及海外中医慈善晚会。
中医行业标准方面贡献及成就:
规范制定英文中药名标准,用拼音标准取缔旧有的拉丁文药名体系,建立英文拼音重要名称体系,今以成为英国中药名称标准,获得在英不同母语(包括汉语)中医师的肯定,该体系已逐渐得到在欧洲其他地区认可,并已在多国使用。
表彰:
“十大杰出中医学跨世纪人才”钓鱼台国宾馆2000
“中华中医药功勋人物”中华医学国际发展联合会2013
“突出贡献奖”曼切斯特总领事馆2017
“侨胞贡献奖”曼切斯特总领事馆2018
“世界整合医学专家领军人物”世界整合医学学会2021
“英国中医抗疫援助杰出管理贡献奖”英国中医联盟2022
中医教育出版方面贡献及成就:
《Chinese Herbal Patents Handbook》《中成药手册》唯一作者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外籍顾问与编写,《中医妇科学》副主编
(二十四)祝跃平文化周共同副主席
祝跃平教授,法国中医学会副会长,法国三才中医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李今庸,硕士学位。1994年国家教委访问学者来法国进行神经免疫研究。1995年在法国里昂开设中医诊所。2007年成立法国里昂三才中医学院。出国前曾任浙江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室副主任,浙江省针灸学会针灸文献研究会副主任委员。
祝跃平院长自身兼临床治疗和教学重任,声名远播,竭力呼吁海外中医师们要以中医为己任,加强自身休养,提高医药技术,以疗效作为立世之本,为中医的海外发展尽心尽力奉献,已在欧洲不同国家做了多次五运六气的公益面授讲座。祝跃平院长在三十多年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出独具特色的精气神理论。临床中采用精气神同调治疗癌症和疑难杂症的大量案例中效如浮鼓,深受患者和西医的赞誉。
祝跃平院长对五运六气的研究深有建树,是欧洲公益面授传讲五运六气的先驱者,在法国三才中医学院开设本课程,法国学生对本课程最感兴趣,因为五运六气最客观的体现一个人各方面的特征,诸如体貌,性格,病因,病机,病位和治疗方法系统的,全面的呈现出来。授课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读五运六气之精华,结合临床病案直观看懂命图,时图和药图。直接指导心血管,精神情志,消化系统,肿瘤疾病,呼吸系统,皮肤疾病,骨关节疼痛,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病及老年脑病等海外中医常见疑难病症的治疗。在临床方药应用中,秉承天人合一,脏腑相应的整体观,传承五运定病位,六气定病性的核心思想,以精准治疗为目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取得海外广大患者的信任。
(二十五)袁炳胜文化周共同副主席
袁炳胜主任中医师,1987年16岁时开始学习针灸,至今已临床30余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自考中医学本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在职),并曾经师从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孔定主任中医师、当代著名针灸学家杨介宾教授等,他有丰富的中医药针灸诊治中医内、妇、儿、外、皮肤、神经、精神等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从1997年以来,在中外中医药针灸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在国内工作时,曾带教中医药和针灸专业实习和进修医师近10年约百人。
近年任英国中医师学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会长,世界中联常务理事,《英国中医》编委及责编,并曾应邀兼任任《TMR》首届编委,英国维多利亚中医学院教授等。是英国中医师学会丹黄中医书院讲师团队成员。
(二十六)刘东文化周共同副主席
刘东博士,加拿大乔治亚文理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2017/2018/2019年度学院神经科学委员会成员。他从事中医针灸、太极拳、气功及功能康复训练临床教学20余年,对脊髓损伤康复针刺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丰富经验;作为运动治疗师,多次随队参加国际花样滑冰锦标赛,服务加拿大国家田径队运动员。刘东博士积极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循证研究,使用针灸来控制疼痛以及使用太极拳来促进社区的身心健康推广和教育。刘东博士酷爱太极拳,曾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太极拳锦标赛。2018年10月获得了加拿大多伦多国际中医药针灸发展与贡献奖。
(二十七)杨常青文化周共同副主席
杨常青Joseph Changqing Yang,院长,医生,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及加州执照针灸师Ph.D.in Neuropsychiatry,M.Med.杨医生于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87年取得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前往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公派进修精神医学,尔后于1998年在日本神户大学取得精神神精科医学博士学位。杨医生现任教于仁爱医科大学及其他多所美国中医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班课程,并在个人诊所诊治患者。杨医生也活跃于全美及地方的中医再教育课程。杨医生于2008年带领他的专业团队创建了美国中医精神健康研究院,并且任院长。
杨医生在一般内科特别是在精神科有着独到的经验和建树。前后共发表论文及论著几十余篇。其关于精神分裂病死后脑的博士研究论文作为1998年第一期封面论文刊登在美国生物精神医学杂志上。1996年,杨医生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日青年精神医学家研讨会,以其亲身的地震救护经历发表了题为“精神科医生眼中的地震灾害“论文。
从其长期的医疗与研究,杨医生对精神分裂,情感障碍及神经症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其理论以内经为据而不拘泥,博古厚今,西为中用,独树一帜。杨医生根据内经理论以神为本提出的本神针法,本神方药,本神养生和本神心理,并且于2019年出版了这套书籍。为中医神志病的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治疗体系,并希望能够对这一领域有所继承,开拓和发展。
(二十八)文化周共同副主席王仲彬
王仲彬,男,1984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毕业。此后师从伤寒学家姚荷生教授及王鱼门教授等,并取得医学硕士学位。获聘教授及主任医师。平素崇赏仲景之学,较为注重经方应用。为赣江姚氏国医传人之一。
此后,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医疗工作十五年,并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江中优秀教学奖二等奖。
1997年至2000年,受中国卫生部派遣,赴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大学医院针灸中心工作三年,并担任针灸教学医疗队队长两年,成绩斐然。
2005年至今,在比利时王国开办仁济医药中心,擅长以中医针灸火罐等综合疗法论治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病。并对《灵枢》浮刺法、焦顺发头针疗法、套针多功能疗法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日常能够使用汉语、法语、英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开展临床工作,吸引着比利时王国及周边国家的许多病患者。曾获当地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电子书等多次采访报道。
先后撰写医学论文50多篇,含中医药抗疫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五部,含《欧洲中医之道》、《海外中医诊治新冠长期病症经验荟萃》、《海外中医治疫录》、《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策略应对新冠及新冠后遗症》等。
近五年,先后应邀在中国、欧洲多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做中医针灸学术线上或线下讲座60余场,含中医药抗疫讲座20余场。
现任世界浮刺针灸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世中联疫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头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套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远程保健中医药研究协会副主席等。
(二十九)文化周共同副主席刘兴方
刘兴方博士,中国执业医师,瑞士联邦注册中医治疗师,沈氏女科学术流派第21代传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针灸针质量和针灸安全使用工作组(ISO/TC 249 WG3)成员。本科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毕业于瑞士中医药大学。
现任瑞士TCM MingDao集团医疗副总监,瑞士中医药大学(www.tcmuni.ch)国际合作和再教育部主任,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苏黎世)办公室主任,瑞士中医药行业联合会秘书长,欧洲经方中医学会秘书长,国际针灸美容协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埋线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中医药标准化。参与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及十余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专项课题。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4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SCI论文11篇。2015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三十)文化周共同副主席张金侠
张金侠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市丰台区中医院院长助理。
从事中医特色养生抗衰老临床及科研15年,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解放军总医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皮研所学习工作,主译参译了养生抗衰老相关学术著作多本,参与了多项首发、首特、国科金及部队科研课题,发表本专业中文及sci学术论文18篇,拥有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9项。
学术任职及荣誉: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美容分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愈合再生医学专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激光美容分会委员;
中国整形外科微创联盟愈合再生医学专业委员;
第四/五届全国光电美容操作技能大赛二等奖。
(三十一)文化周共同副主席欧阳晖
欧阳晖博士,美国德州针灸整脊双执照医师。出身于医学世家。在中国中医针灸本科毕业后,就职于厦门市中医院针灸和骨伤科。赴美后曾在德州大学医学分院(UTMB),从事有关针刺和电刺激的科研工作。学术论文发表于《美国生理学杂志》,《消化疾病学》等医学专业杂志,并曾获美国胃肠学会年会的“消化疾病周”杰出论文奖。在美国继续学习,获得美国德州整脊学院(TCC)整脊博士学位。欧阳晖博士,创办休斯敦针灸整脊诊所,享有盛誉;担任华美中医学院,美国中医学院,大西洋中医学院和美洲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班导师;也是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高级特聘专家。欧阳晖博士,运用一套独特的“针灸整脊诊疗法(AcuChiro Therapy)”,整合优化中西医学理论和技术,安全高效地诊断和治疗脊柱专科,以及全身相关疾病。著名的迪纳摩(Dynamo)足球队的多名主力队员从中受益。欧阳晖博士治疗头痛等创伤后遗症的病人被《纽约时报》报导,成为针灸治疗疼痛优于药物的实例,影响美国主流社会。现任全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和骨伤针推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利用网络通信之便利,建立全美中医药学会的骨针论坛,联络美国以至国际上的知名专家,系统专业地组织专题讨论会,为海内外临床医生所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