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卡尼上台,“华裔社区”又与“主流”声音“错位”了吗?

原创2025-04-29 |作者:王立 | 来源:加拿大乐活网

对于自由党获胜、卡尼成为总理,有人如愿以偿,有人痛心疾首。读者发来一篇讨论“华人价值观与主流社会的错位”评论文章,问我的看法。

 “华人价值观与主流社会的错位”,这句话听起来显然不周到。

馬克·卡尼將出任加拿大總理, 誓與特朗普抗衡

先说“华人价值观”。当我在播客中说了“大多数华人支持保守党”,便有听友私信指出不周,我立刻认错。确实,缺乏统计依据就下定论,是不严谨的。即便我观察到周围许多华人支持保守党,也只能说明我所处的社交圈有这种倾向,并不能代表整个华人群体的普遍取向。更何况,即使在我有限的交往圈中,也有不少人支持自由党。由此可见,用“华人价值观”一语概括整体现象,不仅容易以偏概全,也忽视了华人群体内部本身就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另外,保守党这次虽未能组阁,但是获得的支持率是41.3%,自由党是43.7%。 2.4%的差距,这个“主”得也不大明显。在2019年大选中,保守党的得票率是34.4%,自由党是33.1%;2021年大选中,保守党得票率为33.7%,自由党是32.6%,然而按照所赢选区比较,这两届选举保守党都败了。这是由于加拿大采用“单一选区多数制”(First-Past-The-Post)的选举制度造成的。因此,所谓“主流社会”的判断也有些牵强。

再说“错位”。即使这次自由党明显获胜,那么那些支持保守党的人观念就“错位”了吗?非也。民主制度的魅力就在于选民选出领导人、又监督政府。它保障自由、公平、法治,也尊重不同声音。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正是由于众多不同的声音,才能让社会运行能纠偏。而且,保守党和自由党在加拿大的历史上能经常轮替执政,也正是因为在自由党执政期间,那些“错位”的声音仍然顽强地存在。

综上所述,针对支持保守党的华裔选民“为何会观念错位”的讨论本身命题错误。但是,这篇文章中有些角度还是值得反思。

比如文章中提到的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当代人普遍面临的困境。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通过算法不断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加上现实生活中社交圈的趋同性,容易让人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从而形成“同温层”。久而久之,认知变得狭窄,容易陷入单一的思维体系,影响我们对现实的全面理解与判断。理论上说,多听、多看、多思考有助于打破茧房,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对相左意见嗤之以鼻——微信群中因不同观点引发的争执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此外,如果希望在加拿大真正扎根,看英文新闻不可或缺。看英文新闻,能更及时地了解时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议题、丰富观点和判断,也能学习如何在英文语境下沟通和表达,争取自己的权益。中文和英文的区别很大,不止是语言本身,也有各自承载的文化的差异。倘若对两种文化中显著的不同不了解,则很难交流顺畅。

英文不仅要常看,还要尽量看不同的媒体。几大新闻媒体,比如Global News和CBC在左右倾向上明显不同。美国选举中川普接到法院传票时,同样的新闻,CBC主播播报时喜上眉梢,而Global News主播则声音沉重,认为在川普要被提名时有这样的遭遇,值得深思。

再比如文章中说,华裔选民低估了社会复杂性,应在表达自己观点是时候避免“敌对”。这也是对信息茧房、加拿大民主特性的理解的延续。前几天,有位朋友说,他想在微信群里发信息促动大家投票,让我帮忙修改文字。他的呼召中明确提出反对难民,我和他讨论,问他是否反对的是不经审查就接纳难民,或者是接纳难民的数量过大导致加拿大财政和社会难以应付?他明确地说,就是反对加拿大接收难民。这样的意见,显然是对加拿大国情的不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开始接纳大量犹太难民和其他欧洲难民。1969年,《移民和难民法》出台,正式确立了难民接纳政策。1970年代,加拿大接纳了大量越南船民,难民政策逐步人道化。至今,加拿大接纳的难民超过百万。如果与不同族裔的人聊天,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他们家是通过难民渠道来的。作为一个提倡人道主义的移民国家,加拿大不可能不接收难民,只是数量多少、程序是否严格。当我们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应该考虑加拿大的历史和实际情况。说什么、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言辞等等,是谈判、沟通、公开表达诉求必须考虑的要点。

此外,文章在提到华人选民数量时,误以为华人选民不算少,这是对社区面貌缺乏了解。2025年联邦大选,符合选民资质的有2700万人。而加拿大华裔约为200万,占加拿大总人口比例约5%,选民中占比更低。这二十年来的华裔社区的新移民,特别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入籍率极低,有些入籍后便回流。尽管联邦大选允许海外邮寄选票,但是考虑到邮递、运输、时差等等,回流后投票率可能不会太高。更惨痛的是,在加拿大的华裔社区的投票率依然堪忧。

选举局没有各族裔投票率,可是看选区投票率大致能看出端倪。就目前为止,按照主媒报道数据,本届全加拿大投票率约为72%。在加拿大选举局网站上看到华人集中的选区投票率则是本拿比中区61%,列治文中-马宝59%,列治文东63.5%。

当然,对比前两届联邦大选还是能看到进步。2019年全加拿大投票率为67%,而列治文中心的投票率为51.9%,列治文东为55.6%。2021年全加拿大为62.3%,列治文中区和东区的投票率则分别为46.2%和52.8%。单纯从数字来看,华人居民比例最大的列治文的投票率有显著提高。不过,也必须承认与加拿大的平均投票率的显著差距。

大选结束,选举翻篇。翻篇不是遗忘,而是新的开始。作为公民,参与不只是在投票那一刻,更在于平时的关注、思考和发声。在多元社会里,我们既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也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更重要的,要去投票!再多的诉求不付诸于选票,都是白搭。

任重道远,更需同行!

Fungo Ads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复制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卡尼上台,“华裔社区”又与“主流”声音“错位”了吗?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