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中国央行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可以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今年年内,央行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有关房贷,潘功胜宣布将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潘功胜说,“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将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但也会减少客户的提前还款。”他预计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此外,潘功胜还宣布将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
两天后的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会议,为降息降准、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背书,并称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等等。
随着政府多管齐下的新政策和承诺的“隆重”推出,中国股市出现低位反弹,继而创下近16年来最大单周涨幅。
刺激消费端:效果难测
长年关注中国经济政策、金融及房地产市场的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库纳特(Gero Kunath)认为,中国在第四季度开始前宣布刺激经济一揽子政策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今年5%的经济增长预定目标处于危险之中。而从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降低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等措施来看,中国政府此次推出的政策更着眼于消费端,着眼于提高家庭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但是,消费端刺激政策的问题在于,无法预估中国家庭对相关政策作何反应,即中国政府很难对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进行控制或操控,这和中国政府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直接拉动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刺激计划将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随后因此出现供给过剩的房地产业。
“仅靠优惠贷款条件不足以助推中国经济”,经济学家库纳特表示,“许多人将家庭储蓄投到房产中,但一段时间来房产却在贬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决定充其量只能弥补房产贬值所带来的部分损失。在这些民众看来,他们的投资以及以房养老的愿景岌岌可危。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房价下跌的状况也让贷款投资房产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此外,疫情以及疫情后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让许多中国人看到,他们的工作岗位、现在的工作量和工资水平不一定有保障。这会让他们在贷款问题上会非常小心。尤其是年轻人本应是长期性房产的主要目标群体,但目前的青年失业率甚至可能高达19%。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他们很难还愿意进一步贷款,让自己背上借贷负担。”
青年失业率高企对楼市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一观点也得到DW采访的另一位经济学者、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宛鑫博士(Dr. Wan-Hsin Liu)的认同:“中国前几年推的政策是房住不炒,更希望推动有自主需求的人去买房。谁会有需求?那就是年轻人。但因为青年失业的问题在那里,还有延伸出的躺平、内卷、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小孩的问题,这也会抑制房地产的需求。在人们买房的意愿和能力都低于以往的情况下,降低利率和首付比例的影响中长期来看还是有限的。”
而对于中国政府所出台的提高货币流动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刘博士分析认为,从中长期而言作用有限:”银行只能通过这种货币政策告诉人们,告诉企业现在可以来贷款,你要负担的利息是比较低的,希望提高企业和个人贷款的意愿。但企业愿不愿意去贷款取决于企业愿不愿投资,人们愿不愿意贷款取决于人们愿不愿消费,比方说购买房产。目前来看,尤其是民企投资意愿不足,消费者也是。如果投资和消费意愿不足,那么这些钱最终还是留在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想要达到的作用就不会那么高。关键是看人民买不买账,企业是否认为拿贷款去投资的回本收益高于贷款利率,家庭和消费者是否预期房价还会继续跌。房地产现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大家预期房地产继续跌,就没有人愿意进场,就不会贷款。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虽然减轻了已经贷款的人在利率方面的负担,但如果人们对前景的景气感到悲观,那么他们可能会把这笔钱先存下来,而不是去消费。“
结构性改革:无法回避
经济学家库纳特认为,中国政府现在出台的措施仍然是“用新钱解决老问题”,即通过借债维持经济引擎运转,但是,如果不佐以改革,现有措施并不能改变长期的前景。他的建议是:“从长远来看,结构性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从国际比较而言,中国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很小。中国的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7%,而在美国,这个数字为68%。为了让居民消费扮演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进行重大改革。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很多漏洞,这在疫情中表现非常明显。为了给家庭安全感,让他们知道在危机中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经历那么大的动荡,就应该对现在出台的措施辅之以这一领域的改革。”
刘宛鑫博士也认为,中国愿意从各个面向去做出政策的调整,给了市场一个很正向的信号,但还有很多事必须做,包括如何去提振企业的投资信心,如何促进充分就业,减少失业问题,如何让市场的能量和动能释放出来。她说:“这又引出下一个问题,企业会问,我去投资、去生产,那么谁来买?如果没人买,企业也不愿意投资和生产。国内不好卖就会卖到国外,那么出口就是中国尤为重要的支撑。但出口能否维持一定程度持续的正向发展,现在就是一个问题。一是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而且不知美国大选谁会获胜,贸易战和中美科技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二是中欧之间因为电动车补贴调查引发的争执还在协调之中。电动车在现在、尤其是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支撑性角色。中国政府能做什么,是否能够跟欧盟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避免中国电动车不能出口欧洲就很重要。因为必须要维持出口的畅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中国经济的发展,不然企业的投资信心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足。在国内消费信心还有待提振的情况下,出口不能再疲弱。必须要维持一定的成长和稳定,才能支撑中国经济。因此,中国搞好国际关系非常非常重要。地缘政治紧张和两岸关系问题也让很多外企担心在中国的投资,影响到他们的投资意愿,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就业机会。”
稳定股市 挽救GDP
从萎靡不振的中国股市出现大幅反弹可以看到,投资人收到了新政策中全力提振中国股市的利好信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4日宣布,人民银行第一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其中一项是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但机构通过这个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潘功胜透露,首期所谓“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此举将为中国股市提供更多资金,推动官方所希望的“稳定股市发展”目标的实现,不过,经济学家也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将投资人的投资标的部分限制在上市公司以内,将影响到投资效率以及资源配置的其它可能性。
经济学家库纳特和刘宛鑫都指出,中国政府目前已推出的这些措施仍无法解决结构性的问题;鉴于中国今年头两个季度的增长率均低于5%,目前推出的刺激经济计划主要是为了在短期内,至少在今年内让经济增长率不低于5%太多,最好能够达到5%。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目前预计,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长将低于5%,约为4.7%-4.8%。因中长期问题并没有解决,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国明后年的GDP增长会更低,约为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