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个美军退伍士兵在直播里,在自家后院挂出了自己的军装。
这个士兵叫维恩·威廉姆斯,军服上的鹰啸臂章、各式勋章和徽章都显示,他是美军大名鼎鼎的101空降师的,服役了12年,是一位多次立功、负伤,在好几个战场战斗过的特种兵。
在直播中,维恩说,不久前,一个女性闯进了他家的院子,他在现在站立的地方反复劝说对方离开,但对方始终无动于衷,上头的维恩就骂了她几句。

谁知道,对方反手就打了911,然后谎称维恩“持刀对自己发出了死亡威胁”。
虽然对方不听劝阻私闯民宅在先,虽然对方甚至都拿不出维恩持刀和威胁的证据,但警察和法官都采信了对方的说法,维恩因“恐吓”和“行为不检”被法院判了,背上了案底,退伍补助也因此没了。
多次求助无门后,维恩在直播里很失望地说:“我多次远赴海外战场,为国战斗了12年,没想到在我家院子里,我的国家背刺了我。”
说完,维恩倒出汽油,在镜头前把军装和满身的荣誉付之一炬。

视频发出以后,迅速点燃了美国网友们的怒火,大家都在说当地的执法和司法部门明显有问题。
以维恩的本事,他要真下手“处理”这个女性,对方压根没机会见法官,警察也很难找到痕迹,维恩反而无罪。
就因为维恩奉公守法,相信司法会给他一个公道,他才会被狠狠背刺。
守法的人吃亏,耍赖的人反而优待,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其实,这种荒诞的现象,和美国的司法体系有关。
有一部美国复仇大片,就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
一个被注射死刑的犯人,在行刑的时候突然浑身痉挛,在极度痛苦之中死去。

另一个罪犯,被主角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活活切成了25份。

法院的几个检察官,在自家车子里被炸上了天。
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10年前的一桩血案里,司法系统随心所欲地欺负了男主角这个“守法公民”,彻底把这个老实人逼急了罢了。
大家好我是南瓜,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部意味颇深的电影——《守法公民》。
1
故事的主角叫克莱德,他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相爱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女儿。

这一天,两个劫匪不讲武德,突然登门袭击,克莱德毫无防备,被撂倒了。

劫匪不仅抢走了家里的钱,还当着主角的面,侮辱并杀害了他的老婆和女儿。克莱德自己也被捅了一刀,但是命大活下来了。
很快,两个劫匪被警察抓到了。两条人命,怎么也得把这俩人死刑吧?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克莱德的预料。
尼克是负责克莱德案子的检察官,这个电影的第二主角。
开庭之前,他专门找到克莱德沟通说,犯人的辩护律师耍了个花招,法官用例外条款把DNA和衣服上血迹这两个证据排除在外了,这导致我们现在手里没有确凿的铁证可以让这两个犯人伏法。
但是,好消息是,那个动手杀人的凶犯接受了我的控辩交易,他出来指认自己的同伙杀人,换取自己的减刑。这样的话我们起码可以判一个人死刑。

克莱德说,那另一个凶手呢?就这样放过他了吗?我还可以当人证啊?
尼克说你当时昏过去了,你的人证不会被采信的。如果我们坚持要定两个人的罪,很有可能最后一个都捞不着。想想看,你已经花了1年时间,花了几十万美元下去,要是两个都脱罪了,那岂不是竹篮打水?
克莱德无法接受,他眼含泪水,苦苦哀求尼克不要跟凶手做交易,试一试吧,这样放过凶手,他无法面对自己死去的妻女。
然而,尼克的回答给了克莱德一记暴击:
我已经和他交易了。
在见男主前,尼克已经和主犯、法官、被告律师达成了协议。
按照美国的法律,假如克莱德想推翻这个结果,法官有权在审核和量刑时,作出对克莱德更不利的裁决。
尼克最后的话,更是让克莱德浑身冰凉:“这是司法体系运作的方式”“我们胜利了”。

逃脱制裁的主犯非常开心,甚至在记者的镜头前,挑衅地和尼克握了个手,说“有这样的司法体系真好呀”。

而绝望的克莱德,只能孤独地待在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这个控辩交易,是美国司法体系里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独特制度。
这个制度最开始是为了提高司法系统的效率而创造的。
因为检察官用什么罪名起诉嫌犯、量刑尺度多大,这中间的空间是很大的。
比如一个人在路上逆行开车还打了人,还连续打了十多下,事后逃逸,这算故意伤人还是冲动伤人?
你说这个人是路怒所以情绪冲动了也行,你说她连续打了很多下,所以除了泄愤还有故意让人受伤的成分在,似乎也成立。
但是,你指控更严重的罪名,就要花更多的成本和资源去找证据。有时候证据还不一定有。像电影里这样的,证据意外无效了。

那这种时候,检察官就可以用“控辩交易”和嫌犯讨价还价,用一个更轻的罪名让嫌犯主动认罪,这样你就不用花时间找证据了,而犯人因为罪名轻了,觉得自己赚了,也不用跟你死磕了,这样尽快结案,大家都节省时间,都少点事儿。
你说这就是美式和稀泥吧,那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但初衷是为了提高效率,毕竟很多小偷小摸这种案子,如果都和杀人案一样消耗资源那也不现实,社会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然而,这个制度执行久了以后,就出现了新的问题。
因为检察官这边出现了一个影响他们职业生涯的KPI,叫“定罪率”,也就是你起诉的人里最终有多少人会被法院判有罪。
这个指标设置的初衷,是希望检察官每个案子都尽力去做,不要轻易起诉冤枉好人,也不要放过有罪的坏人。
但是这个定罪率和控辩交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紧箍咒。
电影里的尼克就被这个紧箍咒束缚,因为他的定罪率足足有96%,高得离谱,足以保证他的仕途一帆风顺。
尼克劝说男主的时候,表面上说控辩交易是唯一的方法,但他的潜台词其实是:我不想冒着定罪率下降的风险,去给你追求正义。你知道改结果有多费事吗?和公平正义比起来,显然是我的升官发财更重要。
走到这一步,尼克的职业生涯已经不允许他有错了,有错那也必须没错,真错了那就各种事后找补,反正不能让这个数字下降,宁愿让男主这样的老实人吃亏,也要保证自己的仕途。
初看观众们大概率会认为尼克是一个坏人,男主的悲剧就是他造成的。

但从美国的现实来看,尼克这种检察官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控辩交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原本是在案子实在无法推进的时候使用。
但大家逐渐发现这个制度实在太好用太省事儿了,所以为了偷懒,大大小小的案子,都逐渐用上了这套。
根据我国检察院一篇文章中给出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和州层面的案件,使用控辩交易的比例分别是97%和94%。
也就是说,美国绝大多数的案子,都走不到庭审的阶段,就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甚至有人把这个制度,玩成了一种给自己捞选票的工具。
今年,纽约市民就发现,自打他们当地的检察官艾文·巴格上任以后,当地的量刑程度突然大幅度下降。
有60%的重罪案件被降为了轻罪,许多轻罪直接被取消起诉。

按常理说,一个拼命帮嫌犯脱罪的人,正常选民应该很不高兴才对。
但实际上,艾格的老乡是黑人,犯罪率高,他越是降低犯罪率,老乡们反而越是会给他投票,这思路,哈哈哈哈哈里斯都直呼内行。
于是,这样一个玩忽职守的人,不管媒体怎么骂,都始终把持着检察官大权。
相比之下,电影里尼克还努力定了一个从犯的死刑,这已经是青天大老爷了。
2
一晃10年过去了,当年的主犯坐了几年牢就出狱了,从犯背了大锅要被注射死刑了。
拥有96%的定罪率,尼克的事业自然也是春风得意,他努力提携了一个后辈,将来可以继承他的位子。
尼克家里多了一个十岁的女儿,他和妻子相亲相爱,就和克莱德当初一样,非常幸福。

但对失去了一切的克莱德而言,这是他卧薪尝胆,计划复仇的10年。
他在家仔细研读了各种法学书籍,里面甚至还包括一本《美国法典诠注》。
这本书不仅记载了各种法律条文,还放了各种过往判决案例,厘清了许多法条的立法过程和原因。

这一天,是那个从犯执行死刑的日子,尼克也来到现场观看。
然而,随着液体被注射进犯人的身体,本该安乐死的犯人突然浑身痉挛,惨叫连连,以一种极其痛苦的方式死在了所有人面前。

警方发现,注射用的药瓶被人掉了包,包装上写了一句话——“你无法反抗命运”。
这句话是当年入室抢劫的时候,主犯对男主克莱德说的话。
尼克一看,立刻带上警察直奔主犯的家。

家里的主犯刚吸完毒,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提醒他,警察来抓你了。主犯听到了警笛声,这桌子上的毒品还没收拾赶紧呢,他赶紧拿出枪就跑。
电话那头指示他,你现在赶到指定地点,那里有一辆警车,警员被我电晕了90秒,你想要逃跑,警车是最好的掩护。
主犯听了,劫持警察。逃出生天一气呵成。
然而,等他要除掉警员的时候才发现,警员就是克莱德假扮的,他一直在守株待兔,就连假装留给主犯的枪,也是改造的,当他扣动扳机的时候,枪上就会长出一排刺给主犯注射毒液。
这种毒液会让人全身麻痹,但是感觉神经不受影响。

男主把主犯带到自己的废弃厂房里,割掉了他的眼皮,在上方放了一面镜子,男主要他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仔仔细细地欣赏自己被肢解的全过程,他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
第二天,尼克从同事那里听说,好消息是,想找的嫌疑人找到了;坏消息是,对方已经被分成了25份,死状惨不忍睹。

当年案件的两个凶犯都死了,最大的嫌疑人想都不用想。
警察很快找上了门。克莱德似乎早有准备,他提前脱光了衣服,平静地束手就擒,警察想用美式居合都找不到借口。
在尼克看来,这个案子再简单不过了,一个失去了所有的父亲不满判决,手刃了仇人,接下来只需要走走流程就行了。
然而,克莱德用一系列精彩的操作给尼克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尼克找克莱德要口供的时候,克莱德反复强调自己很希望两个犯人去死,有充足的动机,但用词极为谨慎,绝口不提犯案过程。只谈“动机”,不给“证据”。
尼克不明白克莱德想干什么,克莱德嘲讽说:你不是最喜欢控辩交易吗?来跟我交易吧!
克莱德提了个很奇怪的要求:给我在牢里安排一床席梦思,我就认罪,怎么样,很划算吧?

就在做惯了交易的尼克怀疑这是不是骗局时,他的老婆打来了电话,克莱德把他肢解犯人的视频寄到了尼克家里,把尼克的女儿给吓坏了。
尼克知道事情不简单了,他一边和克莱德达成交易,一边背地里调查克莱德的全部资产。
可查出来的信息显示,克莱德居无定所,也没有明面上的工作。所有的房产都记在一个巴拿马公司的名下,根本查不了。
同时,他的收入很高,他名下有很多项科技发明,给他赚了大钱,他还曾经收到过一笔来自美国国防部的合约款。
国防部的打款?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尼克迷糊了。

最离谱的是,尼克已经给克莱德送了席梦思,他满心以为只要开庭,自己的战绩就能又添上一笔。
可到了庭审的当天,克莱德当场翻供:
“检方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如果你们找不到证据证明我和案件有关,那我必须被保释。”
为了证明自己的要求合理,克莱德还举了一个法律界很权威的判例。

这一通操作把尼克和法官都整懵了,不是大哥,说好的认罪呢?说好的走流程下班呢?你是非要我们加班是吧?
法官没办法了,只好允许克莱德保释。结果法官话刚说出口,克莱德立马怒不可遏。
“你真的打算放我走,啊?!很显然我刚刚杀了两个人,现在你居然要允许我离开这个法庭?你是有什么毛病啊?”
“我随便鬼扯了一个司法判例,你连验证都不验证一下?你每天都衣冠楚楚地坐在这里,就是忙着把我们的司法系统变成一个工业流水线的吗?你在乎公平正义吗?你在乎对错是非吗?你在乎我们老百姓吗?你这个碧池。”

尼克懵了,他以为克莱德是想装精神病脱罪。
结果克莱德比他想象得还要镇定,他又又又反转了:“我说话算数,我会认罪,我会承认我杀那两个人的具体细节,让你可以交差。”
但是,说完作案细节之后,克莱德接着抛出了一个提议:我们再做个交易吧?
尼克很不屑,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你已经说完了作案细节,你还有什么筹码可以跟我交易?
克莱德说:“比尔·雷诺的命够吗?”
比尔·雷诺是当年凶手的辩护律师,尼克一打电话,才知道对方已经失踪三天了。

和上次要席梦思一样,克莱德这次的要求听着也极其离谱:他点名要吃一家餐厅的牛排,而且必须下午1点整给他送到牢房里。
从接到要求开始,警方、检方和监狱各种走流程,牛排送到克莱德手里的时候,已经是1点零8分了。
克莱德一边嫌弃牛排都冷掉了,一边报出了一个坐标。
但等尼克带人赶到时,只找到了雷诺的尸体。
原来,克莱德整了一个定时机关,锁住雷诺的机关会慢慢抽出空气,假如牛排按约定时间送到,他们就能顺利救出雷诺。
可因为警方根本没把交易当回事,雷诺就活活闷死了。

在尼克找雷诺的同时,克莱德也没闲着,他优雅地吃完了午饭,然后用牛排的骨头捅死了狱友,吓得监狱只好把他关进单人小黑屋。

这下尼克终于明白了,自己碰上了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
这时候,克莱德的前同事找到了尼克,他告诉尼克,克莱德的真实身份是军方的退役特工,他最擅长的手段就是设计各种机关,实现远程杀人。
同事还警告说,你不要以为他在牢里就会安分了,以我对他的了解,让自己被捕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假如他想对你们动手,监狱根本就拦不住他。

听到这里,尼克破防了,他已经领教了克莱德的手段,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必须火速判决克莱德死刑,最好马上就能执行。
这时候的尼克,再也不说什么法条,什么程序正义,什么你们屁民不懂法这样的话了。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犯人了,必须要重拳出击。
尼克赶紧找到法官,让她赶紧从哪个犄角旮旯找个法条出来,让他们可以合法侵犯尼克的人权。
然而,法官就在他们面前,被克莱德设置的机关炸死了。

尼克怒不可遏,他认为克莱德肯定有从犯在监狱外面,他冲进牢房,疯狂质问克莱德: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复仇?把当年跟这个案子有关的人全部杀掉?
男主针锋相对,你就是这么理解的吗?复仇?
你知道吗,10年了,我每天都在观察你的家人,看着你的孩子上学。我如果想,我随时可以杀你全家复仇。
我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在对这个烂透了的司法制度开战!
这句话难得让尼克对克莱德第一次有了共情,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没错,这是个烂制度,它实际上只对讲理的人有用。”
“但是,你如果一意孤行的话,你和你的从犯都要付出代价。”

3
电影一直到这里的故事,都是很完整很精彩的。
但是从这里开始,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维护美式主旋律叙事,故事后半部分从人物形象到整体逻辑都开始崩了。
克莱德威胁尼克,6点之前把我释放,否则我就杀光你们每一个人。
尼克当然不接受,大家忐忑地捱到了6点,司法部工作人员看到一切无事发生,终于放下心下班回家。
谁知道,所有人刚到停车场,那里就发生了大爆炸。

6个检察官死亡,事情闹到这一步,市长都被惊动了。
尼克把自己的妻女送去保护,他真的害怕了,他把克莱德拉出监狱,给他上了一通大记忆恢复术。
克莱德不怒反笑:哦,你现在知道要追求正义了?你当时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些手段,帮我的妻女追求正义?
尼克怒吼,如果我们不搞控辩交易,我们可能一个犯人都送不进去!
克莱德冷笑:你连试都没有试一下,不是吗?你本可以问心无愧地离开那个法庭,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可以接受,但是你根本没有尝试过,你嘴里的尽力,只是用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尽力。
尼克说,我问心无愧。
克莱德很不屑,那我也不会停的,我会击溃整个制度给你看。

尼克表面上还在嘴硬,但和同事聊天的时候,他的信仰已经崩塌了。
尼克感慨地对同事说,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我也曾想要轰轰烈烈地改变这个体制。
但是后来,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是这里让一点,那里让一点,让到后来我才发现,我根本什么都没有改变,我只是让我自己被体制改变了。

就在回去的路上,尼克的上司就在尼克眼前,被机枪活活打成了筛子,尼克不得不引咎辞职。

但就在这个时候,尼克的助手拿出了比平时办案百倍的认真,找到了克莱德的基地。
尼克和一个警察朋友顺着地址找了过去,他们既没有申请搜查令,也没有向上级报备,违背了几乎所有的出警和侦查规定。
到了克莱德基地门口时,他们无视基本人权,直接破门而入。这下是风能进,雨能进,尼克也能进了。

在基地里,尼克发现了一条地道,顺着里面的地道,尼克一路找到了监狱的单人牢房。
他终于明白,克莱德主动进监狱是为了让警方放松警惕,杀掉狱友,就是为了被送到独间。克莱德准备了无数监视器,让自己可以一边溜出来作案,一边监控整个局面。
按原计划,克莱德今天会在公文包里装上炸弹,把市长在内的全市官员都送上天。

等克莱德准备好炸弹回到牢房时,他发现尼克早已经在等着他了。
尼克劝道:收手吧,外面全是检察官。如果你还是要执意复仇,按下按钮,你会付出代价的。
克莱德看着尼克,还是义无反顾地按下了按钮,尼克立刻转身离开牢房,锁死了大门。
克莱德这才发现,装好炸弹的公文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塞到了他的床下,他笑了笑,随后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最后一幕,是尼克终于有时间和老婆一起,去看女儿的大提琴表演了。整个电影到此结束。

对于男主在影片后半段强行降智,仓促下线,许多观众看完都不是很满意。
有人觉得,克莱德这么缜密的人设,其他犯案细节都藏得死死的,为什么会让人发现自己的老巢呢?怎么会就这么死掉呢?
比起克莱德的死,我反倒认为,他后半段挑战司法制度的逻辑崩塌才是电影最大的问题。
从克莱德当庭怒喷法官那段来看,他自己都不认为自己应该无罪,他比尼克更希望司法系统可以堂堂正正地判他死刑,因为他确确实实杀害了无辜的人。
比起自己的死,克莱德更在意的是这帮检察院的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没有对体制做改革的决心。
克莱德对市长动手的桥段,完全把这个目的改变了,让克莱德摇身一变成了恐怖分子,他根本没有任何杀掉市长的动机,就算有,尼克作为当年不公正判决的始作俑者,怎么排都应该排在市长前面。
人物动机的崩盘,导致最后尼克和克莱德的对决,看上去犹如儿戏。失败的一方强行降智,胜利的一方毫无荣誉。
在尼克杀死克莱德的同时,他也把自己虚伪的表面撕得一干二净,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是克莱德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观众看到最后也不明白,尼克到底是哪里来的脸义正严词地斥责主角。而男主角挑战的司法系统,也没有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整个故事的意义都没了。
现实中因为控辩交易导致的魔幻操作也不少。
1997年,诺福克一个公寓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和死者住同一栋楼的4名水兵成了重大嫌疑人。
警方排查现场后认为,凶手只有一个人,可诡异的是,当警方联系检察官时,对方却表示4名水兵全部认罪,都说人是自己杀的。

原来,办案的检察官急着想把案子结了,于是分别吓唬这4名水兵:
“现场发现了你们进出案发地的痕迹,不管你们有没有犯案、认不认罪,军事法庭都会判你们死刑的。”
“但假如你们现在就向我认罪,我可以给你们定一个过失杀人,你们只需要坐牢就OK了。”
于是乎,搞笑的事出现了,在一起只有1个凶手的案子里,居然同时有4个人向法院自首。
更搞笑的是,在这四个人认罪坐牢快2年后,案子的真凶落网了,犯人名叫奥马尔·巴拉德,是个连环作案的惯犯。

比起电影,现实案例对司法系统的讽刺意味更为彻底,所以,与其接受这个不明所以的结尾,不如咱们来改写一下。
我们给这个叩问司法系统的故事来两个结局,一个好结局一个坏结局。
电影里尼克不是提携了一个后辈女检察官吗?
在眼见自己的同事死去后,这个女检察官怀疑起了他们一贯的办案方法,问尼克,我们做的真的是对的吗?
所以,在好结局里,我们可以让这个女检察官不被炸死,成为活到最后的那个。
男主克莱德最后要动手的目标也不是市长,而是尼克。尼克和克莱德一番斗智斗勇,最终双双死亡。
女检察官亲眼看着自己的前辈和克莱德死在自己眼前,经历的这个案件让她深深明白了司法系统现在的问题。因为高层都被炸死了,履历光鲜的她顺理成章走到了高层,开始了司法制度的改革,最后,故事在天佑美利坚的光辉下走向结束。
坏结局呢?啊那就更好办了,还是尼克和男主克莱德双双炸死,这件惊天大案就此了结。
市里给尼克的家属发了勋章,尼克被媒体塑造成勇斗恐怖分子,为了市民牺牲自己的英雄。
可是,这个案件的卷宗里,恐怖分子克莱德行凶的动机被全部抹去,前因后果语焉不详,与之相关的那两个嫌疑犯的入室行凶案细节,也不再对公众开放了。一切似乎又回归了平静。
3年之后,市里又发生了一个类似的入室抢劫案,一个和男主类似的苦命人,来到了新任检察官的面前,苦苦哀求他不要和凶手做控辩交易,他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这样草率地放弃。
而这个新任检察官,露出了和尼克一样无奈的表情,冷冰冰地说:“可是,我已经做完交易了。”
听完这句话以后,镜头特写给到丈夫的脸,这个眼含热泪的丈夫,表情慢慢从不解变成了绝望,又转向了凶狠。
整部电影到此结束。
毕竟,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