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俄罗斯和中亚事务专家冯玉军今天在英国「经济学人」期刊发表文章,指出俄罗斯在乌克兰必然失败的4大原因,包括缺乏准确情资、俄罗斯工业仍未完全自苏联解体后的「产业空洞化」恢复。
冯玉军提到,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掌权多年,已经陷入所谓的「资讯茧」(information cocoon),或「同温层」、「回声室」(echo chamber)效应,严重影响决策。在「资讯茧」之中,普亭及其国安团队缺乏准确情资,整个体系欠缺有效的调试校正机制。相较之下,乌克兰灵活、有效率许多。
此外,现代战争是结合工业实力,以及指挥、管控、通信、情报等多项系统竞争。俄罗斯工业基础至今仍未完全从苏联1991年解体后的「产业空洞化」恢复,这是俄罗斯无法在乌克兰「速战速决」的原因之一。
另外2个必然导致俄罗斯失败的主因为乌克兰的强大抵抗和团结力,以及乌克兰至今仍享有国际普遍支持。
冯玉军指出,俄罗斯势必会被迫自所有占领的乌克兰领土撤出,包括克里米亚(Crimea)。核能力及核武不是成功保证。冯玉军问,作为拥核大国,美国不也被迫自韩半岛、越南和阿富汗撤出?
尽管牺牲至巨,乌克兰已证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非所向无敌。冯玉军提到,一旦战争结束,乌克兰可望成为欧盟、甚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一员。
针对「俄乌休兵」和在乌克兰创建如南、北韩「停战分治」的可能性,冯玉军指出,俄罗斯持续攻击乌克兰,不排除进一步升高局势,研判如南北韩般的停战前景遥不可及。
此外,只要俄罗斯的政治体系和意识形态未发生根本变化,冲突顶多只会「冻结」、无法彻底解决,并让俄罗斯有机会在稍作喘息后,重整旗鼓、发动新一波战争,让世界陷入更重大危险。
另一方面,对乌克兰的战争让普亭在国际上更加孤立,在国内则需面对棘手的政治暗流,包括佣兵及部分不满的军方叛变、民族关系紧张,以及近日在莫斯科爆发的恐怖攻击。
冯玉军提到,在乌克兰的战争让越来越多前苏联共和国确信,俄罗斯的帝国野心对各共和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构成威胁。
这些国家正在以不同方式与莫斯科保持距离,包括在政策面减少国家经济对俄罗斯的依赖,以及采取较平衡的对外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倡议的「欧亚大陆集成」前景趋于黯淡。
冯玉军并预测,俄乌战争将加速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战争凸显安理会无法有效落实其维护世界和平及区域安全的责任,只因「部分常任理事国」滥用否决权。这样的情况让国际社会恼火,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恐失去否决权。
在应「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邀请撰写的文章最后,冯玉军触及俄中关系。
他指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近日访中,尽管俄中皆提及双边关系紧密,观察敏锐的人会发现,中方对俄立场由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前的「无上限」关系,转为传统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拉夫罗夫的访中行更像是莫斯科试图向世界展现,俄罗斯并不孤单。
不过,冯玉军免不了为中方说话。他认为,中国既未加入西方对俄制裁,却也未有系统、有计划地违反相关措施。他强调中国是「真诚促和」,与俄罗斯寻求通过战争颠覆既有国际和区域秩序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