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1月25日社论】近日的中东地区,局势越来越乱。红海那边,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了多轮空袭,欧盟启动了军事护航行动。地面上,约旦空袭了叙利亚,巴以冲突以来一直克制的伊朗向伊拉克、叙利亚、巴基斯坦三国发射了多枚导弹,震惊了全球。本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进一步变得脆弱。
1月19日,也门首都萨那的人们举着也门和巴勒斯坦国旗参加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图片来源:新华社)
自奥巴马任内,华盛顿便开始忙着从中东抽身,总统拜登实现了从阿富汗的全面撤军。对华盛顿而言,亚太才是未来的战略重心。俄乌冲突以来,华盛顿只是给钱给武器给培训;巴以冲突早期,拜登政府同样保持着克制,也只是在经济、军事上支持内塔尼亚胡政府。不过,随着巴以冲突风险外溢,美国组建护航联盟进入中东。
对不愿卷入战事的拜登政府而言,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首选。但从美国货轮及护航军舰遭到导弹袭击到叙利亚、伊拉克的美军基地遭袭超过150次,一再表明美国的入场并未震慑到胡塞武装等哈马斯支持者。巴以冲突后,美军基地遭袭武器最初主要是无人机或火箭弹,由于造成的杀伤力不大,华盛顿反应整体也不大。近期针对美军基地的一些袭击则使用了导弹,并导致了多名美军人员受伤。不能速战速决,且损耗增大,这绝非华盛顿所乐见。
巴以冲突以来,伊朗一直身居幕后通过代理人方式回击以色列,也一直力避与美国正面碰撞。近日,伊朗向多个邻国发射导弹的确有打击恐怖分子的目的,但打击以色列情报局以及向美国展示军事实力的意图也很明显。用英媒的话说,德黑兰旨在警告华盛顿,美军的中东基地都在伊朗导弹射程之内。伊朗这次入场,还可能为胡塞武装注入一剂强心剂。
伊朗和美国齐入场,虽然并不意味着两国即将发生正面冲突,但的确是个危险的信号。伊朗从幕后转到前台,主要驱动力来自巴以冲突风险外溢以及美国的干预深入。巴以冲突拖得越久,存在的变数就越多,就可能引发中东地区更多冲突和对抗,这其中就包括美伊之间。
欧盟近日尽量撇清与美国的关系,声称组队在红海护航是独立行为,且主要以防御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军事行为依旧存在诸多变数。毕竟沟通不畅和意外袭击都可能引发紧张局势升级,进一步加剧红海危机。
近几个月来,从美国到全球,都在为巴以冲突的风险外溢埋单。受红海危机影响,美国12月的通货膨胀率从11月的3.1%升到了3.4%。如果红海危机迟迟无法解除,1月份美国通胀可能进一步抬高。这也可能意味着美国2024年上半年降息的计划要被打乱。
受大国博弈、地缘冲突、世纪疫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等因素影响,近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迈向熵增(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时代。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已让2023年的全球经济疲态尽显。2024年,全球经济继续承压前行。从美国民众到国际社会不愿看到地球任何角落再起干戈,重建信任、寻求和平才是人类的最大公约数。近期的达沃斯论坛上,国际社会已清晰传递出了这个愿景。美伊齐入场,则让中东未来不确定性再+1。
二战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对外政策通常是外交与军事两条腿走路。“9·11”后,华盛顿在处理一些对外事务上则更依赖军事手段,也令自己多次陷入泥潭。要避免再次卷入中东战争泥潭,华盛顿应与国际社会合作,施展外交手腕,积极扮演起推动巴以停战和谈的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