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印度政府已经要求加拿大在10月10日前撤出41名外交官,否则将取消其外交豁免权。渥太华和新德里之间因加拿大锡克教分离主义者被杀而引发的外交风波似乎正在进一步升级。
在特鲁多公开声称有“可信”证据显示印度情报部门可能涉及杀害尼贾尔后,9月25日在温哥华,示威者手持旗帜和标语在印度领事馆外抗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金融时报》在渥太华时间10月2日发表的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称,印度政府已经要求加拿大,在10月10日前撤出41名外交官。此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新德里可能与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谋杀案有关,由此引发两国外交危机。
一位知情人士对《金融时报》说,印度威胁要取消在10月10日后仍留在印度的加拿大外交官的外交豁免权。
《金融时报》报道也指出,加拿大驻新德里高级专员公署的外交官人数,比印度驻渥太华高级专员公署的外交官人数要多几十人。这是因为在加拿大生活着大量印度侨民,他们在印度还有亲属。德新社报道也指出,很多印度人也希望去加拿大留学。这都要求加拿大在印度有庞大的领事部门。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加拿大目前在印度有62名外交官,而新德里告诉他们要减少41人。
加拿大外交部和印度政府目前都拒绝对《金融时报》的报道发表评论。
渥太华指控印度当局涉嫌暗杀锡克教领袖
加拿大在9月18日驱逐了一名印度外交官,指控印度政府可能跟加拿大籍锡克教领袖的暗杀事件有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有“可信”资讯指向印度政府人士为该暗杀事件的幕后黑手。
印度方面则否认特鲁多的指控,也驱逐了加拿大外交官。新德里还随即暂停处理加拿大公民签证申请、对印度国民发布赴加旅游警示。
此外,印度发声明批评加拿大的说法“荒谬”,并写道:“如此毫无根据的指控,试图转移外界对卡利斯坦恐怖份子与极端份子的关注,这些人在加拿大得到庇护,持续威胁印度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更多阅读:印度政府参与国外谋杀?证据源于五眼同盟的监控
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尼贾尔今年6月遭枪击身亡,示威者聚集在印度使馆外抗议
遭暗杀的锡克教领袖与“卡利斯坦”运动
今年6月18日,锡克教领袖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市(Surrey)的锡克教寺庙内遭枪杀,激怒了加拿大的锡克教群体。
加拿大是印度旁遮普(Punjab)之外,拥有最多锡克教人口的地方,大约有77万人,占加拿大全国人口2%。
尼贾尔是积极的“卡利斯坦”运动(Khalistan)倡议人士,主张在印度旁遮普建立锡克教徒的独立国家。
加拿大世界锡克组织的声明写道,尼贾尔“数月来,他公开谈及自己面对的生命威胁,曾说自己成为印度情资单位的目标”。
“卡利斯坦”运动长期以来被印度政府视为国家安全威胁,在印度国内遭到禁止。尼贾尔也在2020年遭印度当局通缉、列为恐怖份子。
特鲁多“别无选择”
《金融时报》指出,在尼贾尔被暗杀后,加拿大此前与印度进行了秘密外交,但这些未能确保印度配合加警方调查尼贾尔谋杀案,这令渥太华感到失望。这些秘密外交包括加拿大国家安全顾问托马斯(Jody Thomas)两次前往印度,在9月新德里G20峰会之前讨论这一问题。
这起谋杀案也是特鲁多在G20峰会上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的焦点,当时印方断然拒绝了合作请求。据熟悉该事件的人士称,在此前的会晤中,印度甚至敦促加拿大停止调查。
事实上,加拿大与印度的关系在此前已有所紧张,除了印方不满加拿大未对锡克教抗议人士进行压制,双边贸易谈判进展亦不顺利。
图为今年9月10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印度G20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特鲁多当时已同莫迪私下“摊牌”
《金融时报》报道还指出,特鲁多目前在加拿大由于生活费用危机等问题面临声望下降。一位熟悉特鲁多想法的人士说,这位加拿大总理并不希望现在发生外交危机,但在加媒《环球邮报》计划发表相关文章以及鉴于指控的严重性,特鲁多不得不在议会表态。
渥太华大学外交政策专家帕里斯(Roland Paris)对《金融时报》说,指控的严重性质让特鲁多别无选择。他说:“在加拿大,人们总是感觉,坏事不会发生在加拿大,但这起谋杀案真正触动了公众意识。这不是加拿大、加拿大人能轻易撇开、忘却的事情”。
外交紧张短期内可能不会好转
据《金融时报》报道,加拿大参议院外交和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博姆(Peter Boehm)表示,印度要求更多加拿大外交官离境“无助于局势的发展”,更不易于两国平静下来、减少分歧。
博姆说,“我不认为特鲁多会退缩”,并警告,印度认为加拿大“很容易对付”。他说,“印度知道我们的报复能力有限,知道我们有一个少数派政府,也知道相关的政治因素。而且,印度即将举行大选。”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纳吉布拉(Vina Nadjibulla)对《金融时报》说,这场争端让加拿大及其盟友陷入了困境,她认为,很难看到渥太华和新德里的关系一段时间内能够得到平息。她说:“在两国领导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很难看到任何变化。”
(金融时报、德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