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德普控告前妻赫德:一场丑陋的世纪审判

2023-09-02 |作者:西武 | 来源:新周刊

严肃事件娱乐化的倾向,在这场公案里显得更为变本加厉了。在这桩事件里,人们不知情地陷入到信息“陷阱”中。一切演变成了针对两个人好恶情感的狂欢,随之而来的站队、厮吵、骂战代替了思辨,二极管思维仍然充斥于互联网各个角落。



作者 | 西武

没有一场法院庭审像这样被全世界观看、讨论。



近期,网飞上线的纪录片《德普大战赫德》,将大众视线又拉回了去年的那起“世纪审判”:2022年4月,好莱坞巨星约翰尼•德普控告前妻安珀•赫德诽谤。



近两个月的多次庭审后,直至当年6月1日,这场公案才有了结果。随后,两人和解,一切似乎回归风平浪静。



但故事并未结束。

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场被直播的明星丑闻庭审,也是以Tik K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首次全程关注、讨论一场严肃公案。加上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的跟踪报道,围绕着它的,是空前的全景式观看。当事人在法院里的一举一动,都会瞬间引起网络及现实世界的巨大风浪。



正如纪录片所展示的那般,当一桩明星丑闻诉诸公堂,如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笔下的全景式监狱那样被观看,它还裹挟着家庭暴力、“MeToo”运动与粉丝文化,以及后真相时代里的假消息泛滥等议题,上演了一出社交网络时代娱乐至死的闹剧。



全民直播时代的丑闻第一案



当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法院决定直播这桩案件时,就注定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舆论的惊涛骇浪。随后的一切,都不过是多米诺骨牌倒下后将会产生的连锁反应。



相似的剧本曾发生过。上世纪90年代的“辛普森杀妻案”,在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传播下,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公众关注的刑事案件。当时,前美式橄榄球明星、演员O.J.辛普森被指控杀害前妻及其好友。这场长达9个月的马拉松式审判不仅全程在电视上直播,就连追捕辛普森的飙车过程都呈现在屏幕上,被大众看得一清二楚。

 

德普控告赫德一案所获得的关注,较之“辛普森杀妻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1994年,1.3亿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辛普森杀妻案”庭审。到了今天,人们可以借助电视、媒体及Youtube等各种媒介观看、评论新闻事件。仅在社交媒体,德普诉诸赫德的这场超过200小时的庭审,就有10亿的观看量,声量之大可谓绝无仅有。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审判。它缘起于2018年安珀·赫德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她并未指名道姓地说,自己遭受了严重的性暴力与虐待,选择站出来发声。“两年前,我成为了代表家庭暴力的公众人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文化对敢于发声的女性的愤怒和不友好。”



安珀的文章一出,大众心照不宣地将矛头指向了她的前夫、好莱坞巨星约翰尼·德普。两人曾有过一段为期两年的婚姻。当大众以为这本是好莱坞的又一段佳话时,两人用各种鸡飞狗跳的事例证明,这不过只是又一个包着糖衣的丑闻炸弹。



早在2020年,德普就曾诉讼英国《太阳报》诽谤,后者发表过一篇指责其殴打安珀的文章。这出公案以德普败诉结束,法官称《太阳报》文章属实。一时间,德普声名狼藉,背上了家暴前妻的骂名。



a2957ca8c549b3afa8631577ac65fd54_j7snbhalf5d37wb7pyhm

德普也不甘示弱,随后放出了安珀发怒的录音,以及砸酒瓶、打耳光等暴力行为的证据。但这并不能挽回他濒临破产的名誉。



凭《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站在了好莱坞名利场顶峰的他,这些年因为酗酒、“票房毒药”及濒临破产等影响,个人形象早已一落千丈。背上家暴的骂声,更是让其雪上加霜。



正如纪录片中所言:“随着‘MeToo’运动的兴起,德普先生的声誉彻底被改变。”



安珀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去。她的名气远不及德普,社交媒体上的支持者数量也少很多。当她站出来指责德普家暴时,她就免不了被辱骂、被网暴。而当德普放出不利于安珀的证据时,公众又在这种反转中,认为自己被欺骗了,转而发泄更大的怒气。



因此,当这场世纪审判开始前,公众就已经对它报以极大的关注。而当镜头对准了庭审,法院上所有言语、肢体动作等细节,都会被观众仔细检阅。



德普与“厌女”文化



开庭前,社交网络上就已经出现了旗帜鲜明的两方对峙。支持德普的粉丝们围住了法院门口,与网络主播们一起见证这场世纪审判。



庭审全程,德普与安珀不断举证,都在试图说服法官与陪审团,对方存在暴力虐待行为,且试图洗清自己的嫌疑。



在安珀方的述说中,德普是一个酗酒、滥用药物、情绪极不稳定且诉诸暴力的男人。而在德普方眼里,安珀也是一位有着精神疾病、暴力且谎话连篇的女人。



双方都在指控对方,且这些证据都契合了大众眼中某种典型的坏男人、坏女人形象。一个是暴君,一个是蛇蝎美人。



不同的是,社交网络上对于两人的态度却是天差地别。Tik Kok、Youtube等平台上,人们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德普。在陪审团做出决定前,仅在Tik Kok上, “为约翰尼·德普讨公道”话题就有将近200亿观看量,“为安珀讨公道”却只有7750万观看量,相差了200多倍。



在安珀的支持者看来,这不仅是因为双方的名气悬殊,也是“厌女文化”的又一次胜利。社交媒体上,#AmberTurd和#MePoo等话题迅速流行,人们借这些标签来发泄对安珀及对“MeToo”运动的恶意。



事实上,这不是“MeToo”运动第一次遭受反弹。自2017年的哈维·韦恩斯坦事件起,当有男性名人被控诉实施过性侵、暴力时,就有不少声音提出反对,认为其不仅会使得人人自危,也可能会出现被诽谤、诬告的情况。



因此,当安珀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提及“MeToo”运动时,她就已经汇入了这场潮流。



在这一语境下,安珀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攻击。再加上她并非一位完美受害者,这使得她遭遇了更多的骂声,以及荡妇羞辱。



此外,当德普放出自己遭受家暴的证据后,安珀在舆论上更难占据优势。不少人呼吁关注家暴中的男性受害者,他们认为,家暴带来的伤害不会因实施者性别不同而有所减少。



后真相时代,人们深陷假消息“陷阱”



最终,陪审团裁决德普胜诉,这场世纪审判也暂时落下帷幕。



在这场罗生门面前,正如《德普大战赫德》中所言:“正义的重点其实不是真相,无关对错,而是法官或陪审员相信什么。”更甚是,这取决于大众相信什么。



这与“辛普森杀妻案”如出一辙。当辛普森被裁决无罪释放时,人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美国社会里的七成黑人相信他无罪,七成白人却相信他是真凶。



社交媒体流行,后真相时代里,我们似乎离真相越来越远。



互联网上的假消息、机器人账号等现象,同样出现在了这场世纪审判身上。根据以色列一家追踪网络虚假信息的公司Cyabra的数据来看,围绕着德普与赫德的庭审,网上11%的讨论、流量都是由假账户带动的。



这个数字高得令人咋舌。也就是说,在这桩事件里,人们不知情地陷入到信息“陷阱”中,情绪也随之被带动、引导。



35f68008b242d7ce11adfffdb81716ff_tnqm7axgf79cynhtrplb

更明显的是,严肃事件娱乐化的倾向,在这场公案里显得更为变本加厉了。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批评现代社会所说的“娱乐至死”,再一次在当下显形。



庭审一开始,无数针对当事人的恶搞,甚至是扭曲的Meme、视频,就在互联网上以病毒式传播的速度扩散。不少人还模仿德普、安珀两人在法庭上的一言一行,将表情、肢体语言夸张化,以此制造笑点,博取关注。



他们似乎已经忽视了它背后涉及的严肃议题。一切演变成了针对两个人好恶情感的狂欢,随之而来的站队、厮吵、骂战代替了思辨,二极管思维仍然充斥于互联网各个角落。



此外,纪录片中提到,参与这次庭审讨论的内容创作者们,早已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这也将加剧互联网上,网友意见一边倒的状况。



毕竟,流量时代里,谁获得了关注,谁就获得了真金白银。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提出“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并指出:“在如今这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注意力的价值将会超过信息。”



这场世纪审判天然成为了注意力经济的“吸金石”。同期,它超越了马斯克、拜登、堕胎法案、俄乌冲突等关键词,成为全球互联网上最热门事件。无论媒体还是内容创作者,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如今,事件已过去一年,《德普大战赫德》纪录片将庭审过程、网络现象与专家评论剪辑、拼贴在一起重新呈现,虽然被诟病缺乏深度,但足以让观众从中窥探这场世纪审判的冰山一角。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即便裁决早已一锤定音,但它带来的影响,将持续隐秘地震荡下去。

fungo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德普控告前妻赫德:一场丑陋的世纪审判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