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布鲁金斯学会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在美国“排华政治猎巫”下无奈回香港执教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礼上学生挥舞中国国旗:近年中国精英回流率升(图︰新华社)
美国反华裔情绪近年上升,不少精英学者也成“政治猎巫”的对象,华裔科学家离美人数激增。刚离美的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李成称,华府已经让他愈发陌生,指多次被逼表态在中美之间选择。
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先后访华无功而返,百岁老人基辛格不顾年老再做冯妇访京,虽受到中南海高层超规格礼遇,但却被华府拿来抨击中国尊崇一介公民而漠视美国高官,显见美中关系的破裂已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而在两大强权走向难免的“脱钩”之际,对两国能否避免误判、建构有效防护栏、并可能在技术层面推动柳暗花明的中国科学家和“知华派”人才也在酝酿“出走”的暗潮,更是雪上加霜。
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分子生物学家颜宁去年高调返国到深圳创建医科院不同,一般被北京漠视的留美智库人才的回归突然成了重磅新闻,让人们再度关注中美角力对数千在美华裔精英的负面影响,而他们的动向对中美在各领域的博弈,可能有不可估计的效应。
目前焦点是,在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耕耘十七年、位至桑顿中国中心主任的美籍华裔中国专家李成七月决定返回香港任香港大学政治教授,并创建“中国和世界治理中心”(Centre on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the World)。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留美精英,李成以“对中国技术官僚主导中国改革开放命运”的开创性研究闻名学界,并长期为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奔走呼号,且在奥巴马时代对华府对华政策发挥重要影响,他本在美国如鱼得水,且与专门抨击中共的余茂春、裴敏欣等人不同,因此受到中国政府和学界认同,但这位中国专家并非甘心情愿返回亚洲求职,而是在美国“排华政治猎巫”大环境下无可奈何地离去。
本在华府左右逢源的李成受访称他对华府愈发陌生,指多次被逼表态在中美之间选择,故而认为麦卡锡主义正重返美国。李成的经验与他的加籍华裔参议员好友胡元豹相若,胡指出,在受中美博弈影响的加拿大,也出现了以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是否可以被加拿大接受的对华裔忠诚度的评价标准。针对李成的离开,胡元豹接受亚洲周刊访问称,李成是华府最精明和立场持平的中美关系专家,他是真正热爱中美两个国家的人,他离美部分原因是美国麦卡锡主义的氛围日趋高涨,这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华情绪的不安警示。李成只是近年众多从美国“被回归”亚洲的顶级精英的冰山一角,这些累计的回流案例正减弱美国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留美运动遭遇百年拐点
从历史看,“中国留学生之父”、耶鲁首个中国毕业生容闳就主张“以西方之学术灌溉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到了一八七零年代,容闳推动中国人留美,大力动员之下,首批小留学生也仅约三十人,但他们回国后不乏有人担任大臣、总理、将军元帅、大学校长等高位。到了庚子赔款时期更是中国精英留美的新时代。那时,学成归国是许多精英的目标。读文科的胡适之、金岳霖等人,也都是学成自愿回国,放弃美国的优渥生活。
抗战内战期间,再出现群体留美现象。新中国建立后,留美精英纷纷回国报效,但像钱学森那样的尖端科学人才回国,还遭到了美国的阻拦,因为华府不愿让华裔科学家回到红色中国。当然,留美精英中也有杨振宁等选择留美做研究并最终获得诺奖。改革开放后,再有大量人才留美,且大都留在了美国,尤其是“六四”风波后,数以万计留学的中国精英选择定居美国,以至于北京批评华府“掠夺人才”。但北京随后采取留学来去自由的政策,推动大量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改革开放后期,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学成回国的人越来越多,北京更通过“千人计划”和美国抢夺人才。当时美国仍能以经济和研究资源成功留住大部分顶尖华裔学者,成为美国科研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在百多年的中国精英留美史中,华裔人才未曾如此大规模地被迫离开美国,反而是美国千方百计挽留华裔精英。
华裔学者被迫离开美国
但这种情况到了特朗普执政后期出现了历史性的改变。现在整天抱怨被拜登“政治猎巫”的特朗普,在二零一八年提出“中国倡议”计划(或称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即在维护美国国安的幌子下,掀起了“抓中国间谍”的戏码,导致很多华裔精英被捕被审。其中遭公开调查、且主要是华裔的学术精英就有一百五十人,当中二十多名科学家被起诉,而遭遇秘密调查的人更多。普林斯顿的一份研究报告指,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起三月间,就有一千三百名华裔终身教授遭秘密调查。尽管定罪的“寥寥无几”,且大部分撤诉,但其寒蝉效应则难以估算。
在美国各方强烈抗议下,拜登终于在二零二二年正式终止了“中国倡议”计划。但《华尔街日报》指,尽管白宫已停止起诉,但华裔学者仍担心美中关系持续恶化,对“国安”议题的政治渲染,最终让他们成为替罪羔羊。
如今,以吸收全球精英闻名的美国竟出现了华裔精英的“悄然逃亡潮”,令人震惊。日前《外交政策》的重量级报道就揭露了美国华裔科学家被逼到国外谋职、中美学术合作政治化并最终妨碍美国科技发展等趋势。从二零一零年到一八年,自愿离美的华裔科学家已稳步增加,理由可能是中国扩大研发投资,导致美中在薪资、经费等差距缩小,为追求好的生活,自然有精英人才流向中国,但因此而将在美国的家庭事业“连根拔起”回归的现象并不突出。
更多华裔科学家选中国
但是,二零一八年后离美华裔科学家人数剧增。如二零一零年有九百名科学家离美,二零二一年却增至二千六百二十一名,二零一八到二零二一年的离开率加幅增加,且趋势没任何变化征兆。这并非危言耸听,根据美媒和普林斯顿、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二零二一年有逾一千四百名在美接受高端学术培训的中国科学家放弃在美高校或企业就职机会,选择返国,比例上比二零二零年增加两成二。根据调查,美中敌对化和疫间出现的亚裔歧视是华裔精英逃美原因之一,其中一半是迁往陆港两地。
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回流亚洲的科学家是心有不甘,颇有不得不为之的失落无奈。美国《外交政策》引述六月份《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调查指,在对美国一千三百名华裔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虽有八成九的受访者希望贡献于美国的领先科技产业,但有七成二的受访者表示作为研究人员在美国感到不安全,甚至有六成一表示曾考虑在美国以外谋职。显然,美国对华“高科技脱钩”使美国国会和社会对美国国安问题泛政治化,使华裔科学家形成了巨大心理压力,“避祸”心态渐成主流。亚利桑那大学在二零二一年的调查指,每十名华裔科学家就有四名因担心受到美国政府的监控最近离开美国。
菲尔兹奖得主、原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曾对中国数学界的“不良现象”多有批评,因此,丘成桐虽然是主动离开哈佛到中国清华大学就职,但他的离开某种程度也颇有“被迫”的况味。他在二零二一年对哈佛新生演讲中称,当年华府批评的苏联学术环境想不到竟然在“这里(美国)复活”。
亚洲周刊记者曾经在二十多年前采访丘成桐,他强调中国数学界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主要得力于美籍华裔数学家的贡献,他当时还竭力推荐中国的数学苗子到美国深造做研究。但丘成桐最近在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明确表示,“今后的路要靠我们自己走”。
本来,美国对自己是聚集全球人才的地位引以为傲,也老神在在认为,包括华裔科学家在内的精英人才根本无法完全脱离美国的土壤,因为中国等国在言论和学术自由方面比美国有更多限制,而美国实验室设备和科研机制也是全球顶尖,加上美国自由市场对学术研究成果的“消化”和高素质生活的回报,没有比美国更吸引的地方。即使自愿回流的,也只是二三流的人才,顶尖的不可能走。也因如此,在美国的台港科学家以前质疑,回流的华裔科学家在没有科研团队和实验室一流设备的支撑下,是否是明智之举。殊不知,当人身安全成为不确定的隐患后,“被迫”回流亚洲的华裔科学家已经别无他法。
经过三、四年的追踪调查,美国学术界和舆论界已经醒悟到,这种华裔精英人才的大幅度流失,以及与中国的学术合作被污名化,对美国的科技发展前景已带来了严峻挑战。有学界精英指,美国两党“抗中”走火入魔,让他们在华裔精英人才流失问题上,只注重“学术风险”,而漠视了这些人对美国的益处。
外媒批评“人才脱钩”
《纽约时报》在回顾美国以人才立国,让这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崛起成为头号世界强国的发展经纬后,指如今因过度担忧中国影响力而将中国精英拒之门外,将严重损害美国的科技发展前景,最终打击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实力。其实,现在何止是外边的中国留学生进不来,在美国国内的也正被“逼出去”,这种人才脱钩的双向流失对美国绝对是“坏消息”(《德国之声》语)。
当然,对中国而言,如今不需要千人计划之类的招揽,华裔人才也源源回流,可谓喜不自胜,但如何善待这些回流的人才精英,不让包括文革在内的政治运动中出现的摧残回国精英悲剧重演,避免自相残杀的内卷,也是另一种严峻的考验。 ▇
亚洲周刊2023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