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暴力事件近年频发。为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中国三部门起草指导意见,9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从提高认识、准确适法、畅通程序和综合治理四方面作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其中提到,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对于部分情节严重者或将依据相关刑法进行判处。

1117138728130199552_2frnv

中国官方就惩治网暴向社会征求意见。图为浙江省杭州市的市民等待地铁期间用手机上网。(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从四方面作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

综合新华社、大陆央视新闻报道,据中国最高检察院网站9日消息,中国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起草《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行,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

意见稿提出,要充分认识网暴的社会危害,坚持严惩立场,依法能动履职,为网暴受害人提供充分法律救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安全感,维护正常网络秩序。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错误倾向。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

征求意见稿包括20条规定,从提高认识、准确适法、畅通程序和综合治理四个方面,针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依法惩治作出了全面和系统的规定。

网络暴力犯罪情节严重者或入刑

意见稿提出,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包括: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组织“水军”“打手”实施;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违法或者不良信息,违背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的。

指导意见还提出,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在信息网络上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组织“人肉搜索”,在信息网络上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且符合刑法相关规定的,将以刑法相关规定处罚。

根治网暴复杂 中国拟重拳出击

综合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报道,意见稿中提到,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暴往往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施,被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

对此,长期代理刑事诉讼案件的北京市亚欧律师事务所彭宪华律师表示,在网络世界中你一言、我一语,你怀疑、我附和致使网络暴力常态化,因此如何确定主犯、共犯是司法实践的重要课题。此外,根治网暴的司法困难,还包括违法犯罪造成的后果无法量化、警方调取证据困难、犯罪人数众多、被害人众多等,这对于实现“罪罚相适应”存在挑战。不过,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释放出中国将重拳侦办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信号,法律人士亦期待进一步司法解释与办案细则。

北京君树律师事务所主任谢通祥也指出,相关部门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网暴是违法犯罪,中国专门立法惩治网络暴力为时不远。

据了解,2022年11月,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此外,今年两高报告也首次提到严惩网暴犯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