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罗布森
- (David Robson)
我们都应该多想想未来的自己,因为这样对做我们的身心健康、幸福感和财务稳定都有深远的影响。
花点时间想象一下10年后自己的样子,取决于你现在的年龄,10年后你可能多了些白发和皱纹,你的物质环境也许比现在更丰富,但是你想象的那个10年后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感觉一样吗?或者可能完全不同?
过去10年来大量的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有很大的差别,而且透露出关于他们自己行为倾向的惊人的发现。
有些人对未来的自己有明确清晰的想法,和他们现在的自己非常接近,这些人通常对金钱比较有责任感,和其他人相处较好,他们会为自己未来过得更好而努力。
另外也有许多人想象不到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任何联系,他们对自己的行为通常比较没有责任感,就好像他们觉得未来的自己是另一个人,和现在的自己没有关系一样,出于这个原因,他们不太担心自己行为的长期影响。
你可以将未来的自己想象成一段需要花费心血努力维持才能发展良好的关系,幸运的是有一些简单的办法能让你更在乎未来的自己,这对你的身心健康、幸福感和财务稳定有深远的影响。
哲学起源
关于未来的自己的近代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哲学家乔瑟夫·巴特勒(Joseph Butler)的笔下文章。巴特勒在1736年写道,“如果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是不同的人,那么现在的自己对未来的自己将发生什么事不会感到兴趣,就像对任何其他人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这个理论后来被英国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发扬光大,帕菲特的研究成果受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行销、行为决策和心理学教授赫什菲尔德(Hal Hershfield)的注意。赫什菲尔德推论,对未来的自己缺少关联感,或许能够解释某些人的非理性行为,例如不愿意为退休后的生活储蓄。
赫什菲尔德设计出一个方法,目的是测量人们有多么的在乎未来的自己。他用两个互相交叠的圆形,一个代表现在的自己,另一个代表未来的自己,两个圆形交叠的程度不等,从几乎完全交叠到几乎完全分开,以此显示现在的自己和10年后的自己之间的差异程度,受测者必须指出最能描述自己心中所认为的一组圆形。
然后他将受测者的答案和他们各自的财务计划互相比较。其中一个实验中,受测者可以选择要获得一个较小的奖励,或者是以后获得一个较大的奖励,正如预期所料,认为与未来的自己联系更紧密的受测者更加愿意等待以获得较大的奖励。
赫什菲尔德接下来看受测者真实生活中的存款数额,以找出这个倾向性是否在真实生活行为中也能获得印证。果然他发现,认为与未来的自己联系更紧密的受测者,真实生活中的存款金额也更高。
回到未来
赫什菲尔德后来还研究了生活其他方面的现象。例如在2018年,他发现一个人对未来自己的关联程度能影响那个人的运动锻炼和整体健康情况。大致趋势是如果你认为与未来的自己密切相关,那么你就更愿意照顾自己的身体,确保未来的自己有更好的健康状况。
其他的研究显示,和那些认为与未来自己没有密切关系的人相比,对未来自己关联程度高的人有更高的道德标准,例如,考试作弊的可能性较低。赫什菲尔德表示,“如果人们和未来的自己连结更密切,那么他们就更加能够认清现在所做的决定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会避免做出那些对未来会有负面影响的行为。”
赫什菲尔德2020年的研究确认,将现在的自己视为等同于未来自己的能力,有助于个人长期整体的幸福感。这项在10年期间追踪4,000多人的调查发现,调查初始一个人对未来自己的关联程度,可以用来预测10年后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重要的是赫什菲尔德在调查初始做了控制,避免在调查初始一直到10年后对自己生活始终满意的可能性,确定在调查结束时对自己生活满意度高的人,是因为自己的正面行为,例如储蓄和运动,导致了日后更满意的生活。
未来的自己
利用这些研究结果,神经科学家开始仔细观察这些行为现象背后大脑的运作过程,通过这样的研究能更加了解人们为什么难以将未来的自己视为等同于现在的自己。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助理教授梅根·梅尔(Meghan Meyer)最近进行一项研究,在不同的时间点询问受测者与未来自己的关联程度。和赫什菲尔德的实验类似,受测者用两个互相交叠的圆形来评估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的相似程度。受测者进行多次评估,同时想象3个月、6个月、9个月和一年之后的自己。
和赫尔菲尔德的研究结果近似,梅尔发现受测者对未来的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和现在的自己偏离,在3个月的时间点就已经出现很大的偏离。不过有趣的是,这种偏离情况到达一定程度就不再偏离,以至于9个月和一年时间的差别不大,我们可以想象时间继续下去情况可能也是一样,梅尔认为受测者对未来的自己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模糊”,没有什么差别。
相同情况也反映在磁共振扫描的结果上面,后者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证据,在神经层面,我们确实开始将未来的自己看成是另一个不同的人。受测者除了在未来不同的时间点想象未来的自己,他们还被要求想象一个陌生人,例如德国前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随着时间向前移动,想象大约六个月以后的自己,受测者的大脑活动就开始类似于想到默克尔时的反应。
“随着时间向未来方向移动,你代表你自己的方式就和你代表默克尔的方式没什么不同,”梅尔表示,“这个结果和你把遥远未来的自己看成时陌生人的哲学概念相同。”
先见之明
强化未来的自己等同于现在的自己的认知,对我们的财务稳定,身心健康和整体幸福感都有许多帮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有什么办法能做到呢?
赫什菲尔德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在一个实验系列中,受测者进入一个虚拟实境的环境中,和一个模拟自己70岁模样的个人化身见面。如同预期的一样,受测者表示感觉和未来的自己关系更加紧密,在后续的决策制定中,受测者表现出更加有财务责任感,例如,更有可能为日后准备一笔钱养老。现在已经有许多照片编辑软件可以让你看到自己变老的模样,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鼓励人们对未来的自己做出更加谨慎的计划。
如果不使用高科技手段的话,你也可以考虑进行一个简单的想象练习,写一封信给20年后的自己,描述对现在的你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及现在的你对未来数十年的计划。就像与年老的化身见面一样,这个练习也能鼓励人们增强对未来的自己的联系程度,如此一来就能做出正面的行为改变。赫什菲尔德的研究已经显示,这么做将增加人们下个星期运动锻炼的时间,显示他们已经开始认真对待自己长期的健康状况。如果你也有意尝试的话,赫什菲尔德还建议你可以想象是20年后的自己,回复一封信给现在的自己,这样能加大效果,强迫自己建立一个长远的观点。
你可能会想,赫什菲尔德有没有将自己的研究套用到自己的真实生活中?赫什菲尔德在处理为人父母的压力和挫折的时候,他试图想象成未来的自己回头看过去的行为,“我在想未来的自己是否对我现在的做法感到骄傲?”
和一个想象的人物展开对话看起来似乎很奇怪,不过一旦未来的自己时常出现在心中,你可能就会觉得为了长远的幸福着想,现在一点小小的牺牲也不算什么,等到多年以后,你将会感谢现在的自己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