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开始后,世界各地内分泌诊所的医生开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女孩出现了性早熟的状况,这种罕见症状的特点是在7、8岁时就出现青春期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冠疫情后,许多医生注意到,女孩性早熟的病例明显增加(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 女孩一般是在8岁和13岁之间开始开始青春期。如果身体在此之前就开始发育,医生可能会判定为性早熟。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在新冠疫情前,研究人员估计全球约有5000到10000名儿童出现此类症状。
但自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地的性早熟病例似乎都有增加的趋势。在意大利一家内分泌诊所,疑似性早熟的患者从2019年的118人激增至2020年的246人,增幅高达108%。另一家意大利诊所则在新冠疫情期间通报90起性早熟病例,而在此前的三年间只有64例。
土耳其的一间医院则通报,疫情期间儿童性早熟的病例增加了一倍多,从每年平均20例增加至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间有58人。印度的一家诊所也观察到性早熟的女孩人数从新冠封锁前的54人增加到封锁期间146人。
在中国上海,2016年至2019年平均性早熟病例为106例,2020年则增加到372人。
月经初潮提早
自20世纪以来,医生已注意到女孩青春期的年龄一直在提前。19世纪中叶时,女性平均在16岁进入青春期,1980年代则降低至13岁。但自此之后,青春期的年龄只略微提前,在世界多数地区徘徊在12到13岁之间。
研究人员指出,更明显的状况是女孩乳房组织开始发育的年龄在下降,而乳房的发育通常被认为是青春期开端,约发生在月经初潮的两年之前。根据2009年发表的一项丹麦大型研究,1991年至2006年间,年轻女性乳房组织发育的平均年龄比过去提早了一年。研究报告作者认为,这可能表示青春期的过程比过去开始的更早,时间跨度更长。
自20世纪以来,医生已注意到女孩青春期的年龄一直在提前。19世纪中叶时,女性平均在16岁进入青春期(资料图片)
性早熟的成因
新冠疫情之前,研究人员提出了可能造成提早发育的三种成因:肥胖、压力和杀虫剂。这些因素都能对某些环境中青春期提前作出说明,但却无法解释整体现象。
一般而言,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疫情后性早熟现象是压力所导致,并不是归结于对新冠感染、疫苗接种的潜在反应或年轻女孩肥胖率提高。
许多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儿童出现性早熟的几率高于一般儿童。中国一项针对17000名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出现性早熟症状的儿童中,近40%男孩和30%女孩体型肥胖;另一份今夏发表于《前沿》(Frontiers)杂志、针对10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的报告发现,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尤其是女孩)青春期提前的风险比一般儿童“明显更高”。
但并非所有性早熟或发育早于同龄者的儿童都有肥胖或超重问题。报告作者指出:“目前的研究报告并没有发现BMI值比疫情前有明显增加,这表明除了BMI增加外,有其他因素在影响性早熟的发生。”包括使用电子设备对睡眠的影响,以及新冠封锁和家庭成员罹病的压力等心理因素。
过去的研究表明,压力和青春期提早到来之间存在正相关:一份发表在期刊《BMC儿科》上的论文指出,婴儿时期未与双亲共同生活的女孩,青春期提早的风险高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女孩。
康奈尔大学研究青春期的心理学教授孟德尔(Jane Mendle)表示:“不寻常的青春期时间,通常是过早开始的青春期,与充满压力的生活经历有关。而我想不出有任何比新冠疫情更让人感到压力和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在早期气氛紧张的封城期间。”
心理影响
在美国,研究显示青春期提前与较高的抑郁症发病率有关。伊利诺利大学教授鲁道夫(Karen Rudolph)表示,这适用于男性和女性,而年轻女孩的高抑郁率很可能会持续至成年,男孩的情况不一定如此。若男孩的发育较晚,更有可能出现较高的抑郁症比例。研究显示,当这些男孩的发育赶上同龄人时,抑郁症的情况会减缓。
但鲁道夫强调,并非所有性早熟的女孩都会变得抑郁。“这当然不是决定性的。”
预测性早熟者是否有更高的抑郁症风险,可以从几个面向作出判断,包括同侪或家庭中的压力水平,以及其双亲是否为抑郁症患者。鲁道夫指出,拥有较少应对压力资源的女孩,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
鲁道夫的研究显示,如果母亲教导如何应对压力,提早进入青春期的女孩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小。
“这些女孩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不会比那些较晚进入青春期的女孩高。但如果她们的母亲没有进行过相关教育,就更可能罹患抑郁症。”
文化影响
大部分调查性早熟对儿童心理影响的研究,都是采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儿童为样本,其中白人占多数。
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研究显示,属于少数群体的女孩子,例如非裔美国人或拉丁裔女孩,更有可能提早进入青春期。
但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很少有关于性早熟儿童抑郁症比例的研究。
孟德尔表示:“确实有一些研究,但没有太多我想知道的知识:关于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对成熟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