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因此人们在买房的时候普遍会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有的人光是看房就要看三五年。当最终做出决定后,往往就不会后悔了。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根据美国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大流行开始至今,在所有受访的购房者中,居然有72%的人对他们的购房行为感到后悔,接近四分之三!
尽管加拿大没有相关数据,但考虑到美加在地产上的关联性,想必买房之后后悔的人数比例不会比美国低多少。那么,这些后悔情绪从何而来?
花了太多的钱、做了太匆忙的决定
其中3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这两年买房花了太多的钱,比如明明只值150万的房子,他们花了190万才拿下,然后发现现在又跌回到了170万,感觉自己成了冤大头;
不过,在这两年的美加房地产市场上,是卖家说了算,很多房子别说是砍价了,连加价10%、20%都不一定抢的到手,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所以就算有后悔情绪,时光倒流的话还是做不到低价买房。
图自:Ted
26%的受访者的后悔点在于:当时的库存量太少,所以让他们仓促下决定,没有多对比其他房子、没有找出更好的房子,而是恐慌性买房。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没有太后悔的必要:一旦你想再找几个月,等到真正心满意足的房子出现,但可能这几个月房价已经上涨了10%、15%,等是等来了,但花的钱更多了。
近三成买家加价购房
Anytime Estimate的这项民意调查结果还显示,在疫情期间,有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买房时,成交价格超过了卖家的开价,平均超出65000美元。
考虑到全美房屋价格不过40多万美元,平均超出6.5万美元买房已经是个很夸张的数字,相当于加价了超过15%。
图自:Forbes
最夸张的数据是:36%的买家在压根还没有去现场看到房的时候就匆忙出价,生怕被别人抢走。换到疫情前的任何时期,这个比例都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网络图片、VR看房能基本让你了解房子的全貌,但一些细节问题还是得请验房师好好检查,万一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话,那房子的价值显然是要下降的。然而,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还是选择先下手为强。
一个报价,基本拿不下房子
民意调查数据表明,有80%的买家提供了超过一个报价,因为一个报价在疫情期间根本拿不下房子,甚至有41%的买家提供了5个报价,才最终拿下房子。
这也是他们感到后悔的原因:放到现在,原本5个报价才能买到的房子也许1个报价就足够,当时沉不住气。但换个角度想,当时的贷款利率也比现在低很多,短期内供房总成本不见得高。
图自:Vox
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还表示,他们平均花了3个月时间从找房到最终买下房屋,但也有少数买家花了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 在疫情前,这个周期普遍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如今,买家总算拥有更多的权利
虽说现在的利率高,但大多数受访买家还是表示:“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现在买房,因为买家拥有更多的权利,可以主导买房的过程,而不是任由卖家摆布。”
图自:abc
不过,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在上周表示:“美国正处在房地产市场的衰退之中,但库存依然紧张,房价并没有明显下跌,部分市场仍然是卖家主导。”
这个分析,让一些购房者稍微宽慰了一些。对于如何在购房后避免后悔情绪,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加拿大的房屋买家同样受用:
坚持做一次上门检查
哪怕你真的非常喜欢这套房,哪怕你的竞争对手很多,但永远不要给出完全无条件的offer,因为请验房师上门检查这个步骤是一定不能跳过的。
图自:Ted
Clever的调查发现,疫情期间超过40%的美国购房者为了抢下房子而舍弃了房屋检查,其中的一些人已经尝到苦果,比如发现房屋有严重的漏水或者木结构腐烂。
Hippo保险公司的一项数据则显示,77%的房主在买房第一年内会出现意外的房屋维修开支,平均开支超过1000美元。虽然谈不上巨大,但刚买到房就要花钱维护,多多少少还是会心里不舒服。
尽量要求卖房让步
在如今的地产市场里,卖房的底气正在逐渐变弱,就算从数据来看还是卖房市场,但作为买家的你可以适度强硬,让卖家让步。
图自:investopedia
就算不在价格上让步,可以提出一些别的合理要求,比如一些修缮费用让卖家出。至于如何谈判,就要看你的地产经纪的本领了。
找最诚心的经纪,而不见得是最有名的
最后要说的是地产经纪,很多人很“迷信”金牌经纪,比如一定要找到自己所在城市销量前三的经纪。但实际是,金牌经纪固然可靠,但不一定能照顾到每一个客户,因为他们太忙了。
图自:Nerd
所以,与其如此,倒不如找一个业务量比较少、业务能力不错,而且能100%为你去谋求最大利益的经纪。如此以来,你的买房之路反而有可能更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