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UBC华裔终身教授卖房裸捐3568万!将古诗词带入加拿大,获“终身成就奖” !

原创2022-05-10 |作者:丹栋 | 来源:她乡weekly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丹栋撰写】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她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她学贯中西,倾其一生投身中国古诗词教育,在晚年裸捐3568万元,带着一世才华、一腔热血回归故国。

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640_627abe69a344d

图源:中国青年报,摄影/张国

这位白发苍苍,看起来高贵优雅的老人,不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温哥华华人富豪,而是一位身在海外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她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她是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是2015年度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

如今,她生活和工作在在天津南开大学“迦陵学舍”,这是一座古朴方正的中式四合院,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命名,也是专门为叶先生的修建的居所,这里集教学、科研、藏书于一体,并开辟了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先生收集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640_627abe69eeb43

图源:南开大学网站

落叶归根的心愿已然实现,但今年已98岁的叶嘉莹仍在倾注心血,致力于诗词研究、创作和培养后人。

2014年秋天,在红叶翻飞的日子,叶嘉莹告别加拿大,正式回到南开大学定居,继续她在这里创办的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工作。

其实,早在回国定居之前,叶嘉莹就已经持续了35年之久的“候鸟生活”,从1979年起,她每年回中国讲学,为古老的“诗的国度”注入诗意。

640_627abe69c6bff

图源:ccnews.ca

叶先生的回归十分低调,甚至很多南开大学师生也并不知晓。陪伴她回归的,是几十只大小不一的旧行李箱,上面都贴着注明“资料”的纸条,这些是她毕生搜集的音频、视频及图书资料。

那之后的日子,南开学子们惊讶于叶先生的工作热情,在不教课的日子,她亲自指导学生们整理资料。

她凌晨两点半入睡、六点半起床。生活极为简单,午饭常常是一个三明治、一个水果、一杯开水。

了解叶嘉莹的人说,这与她此前多年在加拿大的状态并无二致。彼时,在UBC任教的叶嘉莹也是每天早上准备两个三明治、两个加州橙,带到图书馆,中午泡上一杯饮料,就这样度过一个白天。连图书管理员都知道,只要开馆,叶嘉莹一定出现。

640_627abe69c524a

迦陵学舍院中两株海棠是从当年叶先生在北京读书时所住女生宿舍前移植过来的。图/视觉中国

正是这样一个沉浸于学问,甘于简单生活、极度节俭的人,淡泊财富,几次为祖国捐赠。

最早,她捐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创办古典文化研究所,奖掖师生。

2018年,她捐款1857万人民币。

2019年,她再捐1711万元,并做出决定,将身后所有积蓄、藏书、书画,全部捐给南开大学。

一位近百老人这样的“裸捐”3568万元,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

 

民国才女身世飘零

640_627abe6998e52

叶嘉莹(拍摄于1948年)图源:wikipedia.org

有一部专门拍摄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是台湾导演陈传兴的大作,讲述了叶嘉莹艰难曲折的一生,也揭开了她与中国诗词的难解之缘。

640_627abe6a0c4fd

叶嘉莹纪录片海报。图源:thepaper.cn

1924年7月2日,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

叶家本姓叶赫那拉,是蒙古裔满族。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的父亲痴迷于中国古典文化,她3岁识字,6岁诵读唐诗宋词。

可惜,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真的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叶嘉莹初中时赶上北平沧陷,父亲随国民政府南下,从此杳无音讯。

1941年,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

17岁,本该无忧无虑亲眼目睹母亲因病火车上离世。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无常。“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棺殓时钉子钉在棺木上的那种声音”,从此阴阳两隔,“空馀旧物思言笑”。

640_627abe69dd33d

图源:zwbk.org

好在有诗词典籍抚慰她的丧母之痛。在辅仁大学,叶嘉莹师从国学大家顾随先生,后者桃李满天下,除叶嘉莹之外,还有周汝昌、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等人,都是他的弟子,其中许多人在国学界也是卓有成就。

叶嘉莹追随顾先生六年之久,不仅在辅仁大学修习顾先生的唐宋诗课程,还跑到中国大学去听词选课。

1948年3月,叶嘉莹嫁给了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文职人员赵东荪。然而在那样的时局之下,家庭并没有给她休憩的港湾,反而是另一段坎坷的开始。

1948年11月,夫妇二人辗转去到台湾高雄,之后迎来了大女儿的出生。却不想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一关就是三年。

在白色恐怖之下,在中学任教的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所幸其后不久获释,但却从此失去了工作和住处。叶嘉莹只能携女投奔亲戚,过着寄人蓠下的生活。

三年后,丈夫出狱归来,他们也有了第二个女儿。然而,监狱的生活让丈夫性情大变,常常施家暴于她,那时的叶嘉莹既要照顾年迈的老父,又要抚育两个女儿,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所幸,她的才华被广为认可,1950年代,她被台湾大学聘为教授,并先后受淡江文理学院、教育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和辅仁大学的聘请,教授诗选、文选、词选、曲选、杜甫诗等课程。

640_627abe69e80ae

图源:xinhuanet.com

那时,叶嘉莹的课也非常受欢迎,她的古体诗写作和研究在台湾影响巨大。

台湾作家白先勇说:“叶先生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2018年白先勇还亲自前往南开大学为叶嘉莹贺寿。

著名诗人席慕容至今对叶先生的课记忆犹新:“她介绍李白的时候,李白就很骄傲地走出来了,当她介绍杜甫老年的诗歌的时候,杜甫就真的老了……”

就连台湾最重要的现代诗诗人痖弦也被她征服,邀请叶嘉莹为他们开古体诗专栏。

1967年7月,叶嘉莹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后来由于签证原因未能久居美国,就这样和温哥华结缘,携全家来到了UBC大学。

 

带西方人走进诗的国度

640_627abe6a74562

图源:ccnews.ca

“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叶嘉莹说。

在王国维眼中的中国古诗,讲究的是清远、神韵和境界;在现代人眼中的古诗却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如何将中国古典诗词讲给西方学生听呢?

为了给学生上课,叶嘉莹不得不重新学习英语,每天都要查单词直到深夜。“诗歌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可是我把诗歌的感动讲出来了。听课的学生从十六七个一下子增加到六七十个,让很多不懂中国文化的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讲到此,叶嘉莹一脸藏不住的得意。

为了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诗词,叶嘉莹“有空就跑去旁听西方的文学理论课,找他们的书来读,发现很有意思。”她说:“很多用中文讲不通的话,用我们的理论讲不通的事儿,用英文都讲通了。不但让外国人贯通了,我们中国人也是豁然畅通。”

叶嘉莹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诗词研究,这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

很快,叶嘉莹获获得了UBC终身教职。

640_627abe6abf5b4

图源:搜狐网

“中国原本就是个‘诗歌民族’。从上古到汉魏,再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人一直在作诗,而且都作得很好。但是文学革命倡导大家不读旧书也不作旧诗,逐渐就把这个传统断绝了。”

不但向西方传播中国的诗词文化,叶嘉莹更忧心着中国后世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

1974年中加建交,叶嘉莹马上申请回国探亲。

1978年得知中国恢复高考,她特别激动,给中国政府写信申请回国讲学。

1979年她开始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此外还受邀去过北师大、复旦、华东师大、南大、川大、兰大等多所高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课堂上座无虚席,常常连过道、窗台都挤满了人,下课后学生久久不愿离去。

而今虽年事已高,她用杜甫的诗句“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自勉。她说,能够做到哪一天,自己并不知道。但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就一定尽最大的力量,把诗词的美好传统传播下去。

叶嘉莹曾说:“一个人如果能找到你的理想,能够终身为你的理想而献身、而努力,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不是眼前的名利得失。”

叶先生在耄耋之年看淡财富而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从容、优雅,是真正的国民女神,加拿大华人的骄傲。

向叶先生致敬!

fungo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复制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UBC华裔终身教授卖房裸捐3568万!将古诗词带入加拿大,获“终身成就奖” !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