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遥远的记忆:俄罗斯之旅

原创2022-03-20 |作者:Jiangnan | 来源:加拿大乐活网

  • 2000年夏天,我去圣彼得堡参加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期间还去了一趟莫斯科。当今俄乌冲突,把俄罗斯推到了全世界的风口浪尖,也把我的思绪带回了那次俄国之旅。尽管是20多年前的事,记忆依然清晰。

飞机从加拿大直飞德国的弗兰克夫,然后搭俄罗斯的飞机转飞圣彼得堡。去俄罗斯之前,我已到过许多国家,但似乎只有俄国之行让我特别激动。在我年少的心灵中,就对俄国,那时的苏联,有着深刻的印象。看高尔基的人间三部曲连环画时,我还没上小学。稍大一点,又读了那本当时中国非常风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屠格列夫优美的散文,契科夫精彩的短篇小说,都是成年以后我的所爱。依照这些文学作品的描写,我对俄罗斯有过许多的想象。尤其在电视上多次看过苏联气势宏大的红场阅兵,亲眼目睹克林姆林宫和红场也一直是我的夙愿。在去圣彼得堡途中的20多个小时里,以往对俄罗斯的种种想象又浮现在我脑海。

圣彼得堡机场非常陈旧,规模很小,旅客也不多,显得很冷清。很难想象,这就是俄国最大的机场之一。过海关时,我把护照递上去,工作人员居然不讲国际通行的英语,伊利哇啦的一通俄语让我摸不着北。估计那时俄国跟世界的接触还不多,国外的游客很少。机场门口有大巴通往圣彼得堡的市中心。七月的圣彼得堡风景似画,沿途街道宽阔、整齐、干净。进入市区以后,在一个路口,我看见一尊巨大的列宁的全身雕像,他向前倾着身子,像是对着大众讲演。不知道这尊大雕塑今天是否仍立在那儿,普京上台以后,做了许多去列宁化的事。

我单位的秘书给我订的旅馆显得比较陈旧。旅馆的接待人员也不懂英语,比划着登完记,他把钥匙给我。走进房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大浴缸,差不多有齐腰深,我当时想,我要在里面泡晕了,淹死的可能性都存在。家具和其他摆设也都很粗大,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简单的电线插头竟有差不多拳头这么大。不知道为什么俄国人喜欢这种笨大粗的东西。记得我小时候,隔壁邻居有一台苏联造的电子管收音机,那体积就像一个小冰箱似的。从机场来的路上,我看见所有房屋都有厚厚的窗台,街上的公共汽车也是很高大,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双层汽车呢。

那时候俄国的物价真便宜,傍晚我去旅馆附近的麦当劳,一个套餐大概只花了一个多加元,在当时的加拿大,大概要五加币。然后,又去商店逛了一下。当时中国产品就已经充斥了俄国人的商店,我买的几件小的日用品一律是中国制造。

 
                           

  金碧辉煌的宫殿 Alex Conradt 摄影


         

第二天一早赶去会场, 俄国的同行把会议安排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叫什么名字?已忘了。 我参加过多次国际会议,会议的主办方为了省钱,往往会把会议安排在一般的场所,尤其以美国佬最为小气。这个宫殿的大厅估计高达10米,墙上和天花板上的镶金雕花,精致异常,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当时刚走进大厅的那种震撼,现在仍记忆犹新。

会议开始以后,主席台上的俄国主持人,是俄国某大学的教授。这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很要好的同行悄声问我,你知道这位教授的风流韵事吗? 看我一脸茫然,他接着说,这位教授娶过五位太太,每一位太太跟他结婚时都是27岁。他说完,我俩都笑了。俄罗斯男人酗酒且爱冒险,平均寿命比俄罗斯女人低十岁以上,在俄国从来都是女多男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是个男人,俄罗斯女人就愿意嫁。这位教授如此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肯定深受俄罗斯女性喜欢。不要说结五次婚,就八次十次也不成问题呀。只是不理解,教授为什么特别着迷27岁的女性。

每天会议到下午三点半就结束了,七月的圣彼得堡,夜晚12点天还大亮着,大概,一天中仅一两个小时,太阳会掉下地平线。这样,我们就有大把的时间四处游览。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有的人向参加会议的一位俄国同行抱怨,为什么游览门票的价格不一样,外国人比当地人要多付两三倍的钱。那位俄国人显得很尴尬,牵强附会的胡乱解释到:因为你们没有在俄国上税。我当时觉得这种解释是多余的,就贵两三倍也不比其他国家贵,难道你们从国外来的人还不清楚吗?

俄国会议主办方很热情,经常下午会后都安排了一点活动。有一次他们用敞篷的游览车把我们拉到市里去观光。车上那漂亮的女导游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路上,她娓娓的向我们讲述着有关圣彼得堡的历史。

历史上的俄罗斯是一个内陆国家,圣彼得堡这块土地是俄罗斯在18世纪初从瑞典人那儿抢夺来的,这是俄罗斯获得的第一个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当时的彼得大帝为了将这块土地建设成一座像巴黎一样雄伟、漂亮的城市,自己乔装打扮成匠人,带领30多个人,花了近两年时间到西欧各国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他要求随行的每一人都学一门专门的技能,比如说桥梁设计、房屋建设, 以便归国后用以建设这座城市。彼得大帝是第一个到达西欧俄国沙皇,西欧的技术、工业和军事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回到俄国后,他亲自规划设计了圣彼得堡市的建设。圣彼得堡的意思就是彼得大帝的城堡。有感于西方的先进,彼得大帝回国以后强迫俄国人改变生活方式,从服装、发型到社交礼仪通通西化。那位女导游开玩笑说:彼得大帝连男人如何剃胡子都要管,如果没有他,今天的俄罗斯男人肯定是胡子拉碴的。

圣彼得堡广场南面的弧形建筑 Tamara Mananiy  摄影

 
                                       

从彼得大帝到10月革命的200年间,圣彼得堡一直是俄罗斯的首都,她被视为俄罗斯的瑰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期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城封锁长达近三年,导致150多万人死于饥饿,但英勇顽强的圣彼得堡人硬是扛下来了,城市一天都没落入德国人之手。著名的苏芬战争也归因于圣彼得堡。苏联人认为芬兰的一块领土太靠近圣彼得堡,进而威胁到了他们心脏城市的安全, 于是提出要用北边的一块荒无人烟的土地跟芬兰换,芬兰当然不同意,结果苏联大打出手。这种边界安全思维反映出了俄国人横蛮无理的霸道和对安全的过分敏感,弱小的芬兰怎么会威胁到庞大的俄罗斯。也是基于这种所谓的边界安全的思维,苏联操纵了外蒙古独立。同样,这种边界安全的思维导致了现今的俄乌战争。俄罗斯妄想他边界上的所有邻国都中立化,否则这头北极熊就会坐卧不安。

参观彼得保罗要塞教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堂大厅里安放着许多石棺,它们大概有一米五高。女导游告诉我们,那是历代俄国沙皇的棺椁。这种安葬方式比中国皇帝巨大的陵墓,不知要节省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也便于后人凭吊。

靠最外的几个棺椁安葬的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十月革命以后,沙皇和他全家被列宁流放到西伯利亚。现在,网上可以看见尼古拉二世全家的照片。紧接着,残暴的布尔什维克又下令把沙皇全家就地处决。到了90年代,西伯利亚的地方政府挖掘出了沙皇一家的坟墓,发现了九具遗骸。经过专家的考证,这正是末代沙皇的一家。当时的俄国总统叶利欣亲自决定,把这些遗骸运到这个教堂和其他的俄国沙皇安葬在一起。我记得,那位女导游私下对我们讲:这究竟是不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家,谁知道呢?

圣彼得堡的最著名的景点自然是俄国沙皇的皇宫,也称冬宫。一天下午,我和几个朋友从南边步入冬宫广场。广场很大,在它的中心,竖立着一根高耸的大理石柱,上面站着几个天使。广场北边是一座白色和天蓝色相间的建筑群,那就是冬宫。广场的南边则是一个金黄色的弧形建筑群。旧时的欧洲,广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 它是文明与文化的具象载体,往往由广场就可以衡量出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准。圣彼得堡广场雄伟、宽广、整洁,地面平整,南北相对的两大建筑群十分协调,它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据说圣彼得堡广场和冬宫都是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督建的,但直到去世,他也没能看见冬宫的完成。冬宫外表的装饰丰富多样,宫殿面积比我见到过的,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德国的波茨坦王宫都大,而且更加富丽堂皇、精美漂亮。

  从涅瓦河眺望冬宫 Tetiana Shyshkina 摄影

 
                                     

现今,冬宫已成为了一座博物馆,是全世界的几大博物馆之一。进门以后,看见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厅,称为外交厅。搞外交哪需要这么大的厅? 这肯定是俄国皇帝和大臣们携带夫人、女儿跳交际舞的场所。中世纪以后,欧洲的贵族们最文明、最高雅的活动就是跳交际舞,这就是最好的外交方式。冬宫里面的各种收藏数不胜数,多得让你眼花缭乱。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一样,有一个中国厅,收藏着中国古代的玉器、青铜器、瓷器和山水画。

和冬宫相对应的是夏宫,俄国皇室夏天度假的地方,它距圣彼得堡市有几十公里。在涅瓦河上有游艇把游客送到那儿,游艇的渡口就在冬宫附近。夏宫耸立在一个小坡上,金黄色的宫殿比较小,只有十几间房,但是整个花园大得惊人,估计有上千英亩。叫花园,里面基本上没有花,整片整片的草地上有一些树木。夏宫的房屋结构非常像德国的波茨坦王宫,它也是位于一大片草地和森林之中。我猜测,这大片的草地和森林是为了皇室成员骑马、打猎。欧洲的皇室都很尚武。

  圣彼得堡的运河 Pujalin 摄影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沙皇时代的帝都给她留下了许多俄罗斯古典建筑,有各式各样的宫殿和教堂。就一般建筑而言,看上去也十分厚重、坚固,很多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在涅瓦河南岸繁华的市区里,有几条人工运河,运河上有很多桥梁,桥面宽宽的,多数只能步行不能通车。在街边及桥面上有不少的街头艺术家,向游客兜售他们的作品。而小商贩们卖的最多的是俄罗斯的特产 —— 套娃。各式各样的都有,我记得见过一组特别有趣的总统套娃,它把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利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欣从大到小全套在一起。

会议还组织购票去观看圣彼得堡芭蕾舞剧院的表演,这绝对是全球最好的芭蕾舞。在剧场门口有人等退票,可见一票难求。俄罗斯朋友告诉我,以前圣彼得堡的富人,冬天几乎每天晚上都泡在剧院里。圣彼得堡的冬天,夜长昼短,白天甚至短至一两个小时。20世纪以前,街上又没有路灯且寒冷异常,俄罗斯人只能待在家里,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专心读书写作,从事艺术创作,甚至去推导数学公式。有人说,俄罗斯漫长冬天的黑夜造就了她的文学艺术和数学。

会议结束以后,我以休假的形式自费去了一趟莫斯科。从圣彼得堡有到莫斯科的火车,行车时间特别好,晚上七八点钟上车,早上七八点钟就到了。来回的卧铺票也相当便宜。

在圣彼得堡火车站候车时,有件事情让我极不愉快。两个端着枪的军人,突然走到我面前,对着我一通俄语,见我听不懂,抓住我就要强行搜身 ,动作极其野蛮、粗暴。慌乱中,我突然想到他们可能是要看我的证件,忙拿出护照,两个家伙看过以后才离去。难道俄国的军人和警察学不会一个英文单词, passport,吗?当年正值车臣闹事, 加强警戒可以理解,但不至于如此的鲁莽,何况我长着一副亚洲人的面孔与车臣人不搭界。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可见,俄罗斯人还没有建立起西方社会那种尊重人权的基本概念。

卧铺车厢设备较陈旧,但比中国的软卧车厢更加宽敞、舒畅。也是4个人一间,对面上下铺是一对情侣。女的是菲律宾人,在莫斯科上学,她的男朋友是比利时人,来莫斯科看她,两个刚去圣彼得堡玩了一趟。我向他们寻问了许多莫斯科的情况,并流露出了一种担忧,不懂俄语很能找到方向,可能是对刚发生的强行搜身事件仍惊魂未定。那菲律宾姑娘非常友善,主动告诉我,她明天有空,可以带我去逛半天,她男朋友有事自己先回住处。我喜出望外,简直不知道怎样表达我的感激。

火车晚点差不多三小时,十点才到莫斯科。走出火车站,菲律宾姑娘带我坐上了地铁,打算先去克里姆林宫。乘地铁的中途需要换线,车站名全是俄语,没有向导真很困难。但愿,今天俄罗斯旅游热点城市的车站名都标上了英文。

来到克里姆林宫门前,菲律宾姑娘抢着去买门票,她说她有这儿的学生证,买票享受当地人的待遇。我忙把钱交给她。

 

克里姆林宫和瓦西里教堂 Michael Parulav摄影

                                       
克里姆林宫在古代是莫斯科大公国一个城堡和要塞,它有高耸的城墙,上面有垛口、枪眼和塔楼。进入克里姆林宫后,眼前呈现出一片宽阔的天地。城堡里有广场、花园、博物馆、兵器库、宫殿和教堂。记忆中,那圆顶的大教堂就有好几个。克里姆林宫位置很高,几乎可以眺望到莫斯科全城。俄罗斯总统,那时已经是这位普京大帝了, 他的官邸和办公楼也在里面,有绳索把它们与游览区隔开。随着参观的人流往前走,没有太多逗留的时间仔细观看,好像只有博物馆与兵器库让人参观。我当时想,北京的中南海也曾是皇家的,面积肯定比克里姆林宫大得多,为什么不可以开辟出一片出来让游客参观呢?

从克里姆林宫出来,我们从北边进入红场。正对面的是那有着几个大洋葱顶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尽管在以往苏联的阅兵式上见过它许多次,乍亲眼见,还是为它的雄伟壮观感觉震撼,它在规模上一点不输给巴黎的圣母大教堂。教堂外面被涂的五颜六色,给人以强烈的喜悦感,这也廻然不同于西方教堂的风格,它们大多是古板严肃的单一青灰色。虽然俄罗斯的东正教和西方的天主教和新教都信奉同一个上帝,他们对上帝的理解可是不一样的哟,俄罗斯人眼里的上帝要轻松活跃多了。

广场的右手边是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和几座高塔。让人想不到的是,红场的左手边竟然是一排商场。见过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我感觉把商场设到这儿与环境有点不相称。这说明俄罗斯人比较随意,不像中国人那样严肃。红场比我想象的小很多, 估计不到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而且形状也不方整。广场明显的北高南低,地面是由高低不平的石砖铺成, 走在上面感觉有点摁脚。

就在我们刚进入红场时,从南边走来一群人,大概有一两百。他们打着共产党的锤子镰刀旗,唱着国际歌,在红场上绕着圈子走。游行队伍中大多为老人,给人感觉很凄凉,这些老人一定在追忆当年苏联的盛况。在任何社会大变迁之际,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那些没有能力翻身的老人。这就是为什么,往往年轻人向往改革,而老年人趋向保守。在苏联倒台后,俄国总统叶利钦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以股票形式分给了个人,后来这些股票一夜之间变成一文不值废纸,这让很多人丧失了大部分的财富。

游行队伍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注意。苏维埃政权的出现和它最后的消亡都极大的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进程,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肯定不会怀念那政治上严酷迫害,经济上物资困乏的前苏联时代。

列宁墓是一个花岗岩的建筑体,很靠近克林姆林宫的红墙, 在坟墓上面有一个观礼台。比起天安门的毛主席纪念堂,列宁墓矮小多了。我想进去看,菲律宾姑娘说她已看过,不想再去。我排队依次进入了列宁墓的地下室,在灰暗的光线中看见列宁躺在水晶棺里,水晶棺上点着一盏灯,把列宁那苏格拉底式的秃头照的格外亮。列宁看上去栩栩如生,仿佛是睡着了。其实他身体大部分早已腐烂,凡烂了就切掉再用蜡填上,现在只剩下很小部分是真的了。如果我没有弄错,列宁是历史上第一个躺进水晶棺供人瞻仰的人。水晶棺这玩意儿真是共产党的天才发明, 其让他们的祖师爷死后还要遭罪挨千刀。我冷冷的看着眼前这个人,是他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运用到实践,在俄国建立起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拉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序幕,由此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政治走向。如今,提倡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列宁主义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他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 不但没有兑现,反倒是他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遭到灭顶之灾。他本人则被俄罗斯定性为勾结德国的俄奸。

从列宁墓出来,我们去逛了红场的商场。尽管那时俄国的物价很低,商场里从西方进口的东西可一点不便宜,柯达、富士胶卷甚至比加拿大卖的还贵。一般的俄国人肯定是消费不起的。

接下来,我们乘坐地铁去参观普希金博物馆。这是一座非常雄伟的建筑,里面藏有普希金的手稿。普希金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爱情诗脍炙人口。来到博物馆前,我不由想起普希金的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最终还是被生活所欺骗,莽撞冲动的决斗,让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过早陨落,也让俄罗斯人惋惜不已。

普希金博物馆,是俄罗斯仅次于冬宫的第二大博物馆,里面收藏有大量的绘画、雕塑、照片,等等。记得在绘画展品中,有不少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非常著名的,莫奈的”睡莲”和雷诺阿的”莎马利夫人”的真迹就藏在那里。

在摄影作品中,有几幅斯大林的照片给我印象深刻。斯大林的残暴世人皆知,但照片中的斯大林,在人民群众中却显得特别和蔼可亲。估计当时的摄影师,若没能拍出让这位大独裁者满意照片,脑袋就会搬家。

在博物馆的底楼有书画卖,我买了一本印刷十分精美的普希金博物馆收藏美术作品精选,现在还保存在我的书架上。

从普希金博物馆出来已经是下午两点钟,菲律宾姑娘说她该走了。临走时,她还详细的告诉我,怎么坐地铁回火车站。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阵感激之情,眼圈都湿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更体会到了人世间互助友爱的珍贵和美好!

我乘坐当天晚上的火车返回圣彼得堡,第二天飞回了加拿大。

短短几天的旅行,不可能让我对俄罗斯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但从历史古迹、城市建筑、博物馆陈列、艺术表演, 我依然能感受到俄罗斯深厚的文化底蕴。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是一个蛮荒的国家,但从18世纪下半叶起,俄罗斯人突然觉醒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发展一点不输于其他欧洲国家,涌现出了许多世界级的大师,如托尔斯泰、陀斯托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罗蒙诺索夫, 等。

俄罗斯是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民族。据说,俄罗斯50%以上的人都有蒙古基因。 对此,俄罗斯人并不以为荣,相反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和乌克兰相互攻讦。俄罗斯人说,他们当年的莫斯科大公国并没完全屈从于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只是向它纳税而已,而在基辅地区比较松散的东斯拉夫人遭到了蒙古人更多的蹂躏。乌克兰人则说,俄罗斯更靠近蒙古帝国,而基辅是在金帐汗国势力范围的边缘,受到更多蹂躏的应该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是更纯种的欧洲人。当年蒙古铁骑远征欧洲,随行的女人肯定很少,蒙古大兵只能睡当地的女人。从人的长相看,乌克兰人的讲法更靠谱。是因为蒙古基因,或是因为常年喝伏特加,俄罗斯男人的脾气一般比较暴躁,在圣彼得堡火车站,我算是领教过了。即使到了西方,有的俄罗斯男人依旧如此,曾有一个美国教师告诉我,俄罗斯学生的脾气很大。

虽然俄罗斯人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较粗鲁的俄罗斯人好像不擅长于精巧的东西。就算是在苏联鼎盛时期,他们也只注重于重工业和军工工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轻工业就是不行,造出来的笨大粗东西没人喜欢。在旅行中我曾经问过一个俄罗斯人,为什么看不到你们本国造的日常用品,他回答说,中国东西便宜呀,比我们自己搞便宜多了,哪还用得着我们生产呢?今天美国人用芯片来卡中国人的脖子,但这一招对俄罗斯没效,人家根本就不用高端芯片,在俄罗斯的战斗机里,说不定还在用真空电子管呢。

不可否认,俄共和苏维埃政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俄罗斯近百年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社会主义应该是建立在成熟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今天的多数西欧国家都有社会主义色彩。但在一百多年前,俄国人却猴急地抢先在欧洲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落后的俄罗斯进行了共产革命,搞起了社会主义。当时,列宁还想把他的革命经验推广到其他欧洲国家,无奈那里的工人阶级觉悟太低,根本煽动不起来,只好转往亚洲国家贩卖, 比如中国这种资本主义刚开始萌芽的国家。在共产党期间,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

共产党垮台以后,性情鲁莽急躁的俄罗斯人采用休克疗法,竟然要在短短500天内把整个国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结果导致了俄罗斯经济崩溃和卢布大贬值,所以,我去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国内物价如此低。在这大动乱期间,大量俄国优秀的教授和科学家迁往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俄罗斯经历了一次历史上的惨痛大失血。今天,俄罗斯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文化领域都不能与西方世界相提并论。

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俄罗斯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类似西方的民主制度, 甚至连民主意识都没有被完全唤醒。这一点,从普大帝长达二十多年的连任和俄国反对党领导人的遭遇就可看的很清楚。一个俄罗斯朋友亲口告诉我,俄罗斯人今天仍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在这次俄乌冲突之初,有俄国人上街游行抗议,但在警察的大肆抓捕下,反战游行马上销声匿迹。这在西方国家没法想像。

然而,不管世界怎么看待俄罗斯,俄罗斯人在骨子里都非常自傲。有一次,我和一个俄罗斯同行聊天,他屡屡提到一个词,ants。开始我听不懂ants指的什么?小心的问他,他说,ants mean Chinese。我无比惊讶,中国人把俄国佬形容为硕大的北极熊, 而他们把中国人蔑称为渺小的蚂蚁。连一个学者都这么说,可见这个民族心里对中国人有多么痞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派了上万名学生到苏联学习,他们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学生,结果仅仅只有两个人拿到了博士,其他人都只拿到副博士(等于硕士)。在俄罗斯人看来,你们这些黄猴子哪配拿博士。而三四十年代中国官派到美国和欧洲留学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拿到博士。相比俄罗斯人,西方人要宽容和公正的多。

在16世纪,俄罗斯终于战胜了金帐汗国,随后他们第一次翻越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大平原。我猜测,最早俄罗斯人东征的动机是为了寻找奴役欺负他们长达200多年之久的蒙古人的老巢,正如当年徐达率军穷追溃败的元军而深入蒙古一样。 到了17世纪,俄国人已经抵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直到俄国的势力南下接近黑龙江流域时,他们才和清朝军队发生了冲突。当时的清政府,对中国北边的疆界该在哪儿,完全没有概念。两国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竟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边界协议。以后,俄罗斯在尼布楚条约基础上,几乎没有通过大的战争,就轻而易举从中国弄走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三个法国的面积。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一只鹰盯着东方,另一只盯着西方。俄罗斯的西扩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和他的邻国,波兰、瑞典、 芬兰、土耳其,等,打的不可开交。俄罗斯历史上的疯狂扩张肯定是西方世界长期对俄罗斯不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次俄国出兵乌克兰,更加动摇了欧洲对俄罗斯最基础的信任,欧洲各国罕见一致同意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制裁,这种同仇敌忾的力量是前所未见的。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势必会被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日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好过。

我一直有个遗憾,上次俄罗斯之行的时间太短,很多有意义的地方都没去,以后有机会应该再去一次。但愿,下次我去的俄罗斯已变成了一个受世界欢迎的和平友好国家。

致谢:笔者当年还没有数码相机,文中在网上选取了几张没有版权的照片,特向几位摄影师表示感谢。
 
 
 

fungo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复制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遥远的记忆:俄罗斯之旅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