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 对话中新社驻加拿大记者:见证孟晚舟事件的1028天2021-10-02 |作者: | 来源:庖丁解News加拿大分享:#孟晚舟 阔别1028天,孟晚舟女士终于回归故里。而在这1028天里,如何凭借有限的条件报道整个事件的进展?又该如何以央媒站位推动双方的交流增信?从詹其雄到孟晚舟,国际敏感事件的报道给我们以何启示?小牛工作室独家连线中新社驻加拿大记者余瑞冬,听他讲述记者眼中的孟晚舟事件。 ▲中新社记者余瑞冬在疫情中采访 现将专访实录摘要如下: 小牛工作室:先说下你的驻外经历? 余瑞冬:我是2008年派驻到中新社香港分社,2017年初到中新社加拿大分社工作,驻站在多伦多。 小牛工作室:所以相当于你在加拿大见证了孟晚舟事件的全程。 余瑞冬:对,这件事在当地时间2018年12月5日被媒体披露。那天我刚好结束阿根廷G20峰会的采访工作回到多伦多,随即看到关于这一事件的消息,并马上开始跟进。后来媒体披露,孟是在12月1日被加方拘捕的,我对这一事件的跟进也一直持续到见证她平安顺利离开加拿大。 小牛工作室:1028天的时间,最后完成加拿大部分的采访心情如何? 余瑞冬:孟晚舟出现在法庭门外的时候,现场很拥挤,也有一点儿混乱。我拍摄到了她难掩激动,热泪盈眶的情景,也记录下当地华人以及非华裔的友好人士对她的高声支持。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 但说实话,作为记者,我的情绪是平稳的,因为意识到她在现场停留的过程会很短,所以必须专注于怎么确定机位、寻找角度,如何捕捉到重要的瞬间,不要出任何故障和纰漏等。甚至在秩序出现一定的混乱时,比如她到场和离场时,会有一大堆人跟着移动,很多人是横着走或倒着走的,那儿还是有台阶的地方。这个时候你怎么保护好器材、保护好自己都是问题。我需要把在所处位置和角度能拍摄到的内容尽量拍到、拍好。有摄影记者挤到最前排席地而坐,拍到了她摘掉电子定位器的脚踝,也很有意义。当时有同行开玩笑说,有的人当战地记者,我们这个场合则是占地记者。 ▲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门前向媒体发表声明。余瑞冬摄 小牛工作室:回到最开始,你还记得自己最初报道孟晚舟事件是怎样的? 余瑞冬:我发出的第一篇稿件是消息《中国驻加使馆:已严正交涉 要求恢复孟晚舟女士人身自由》。当时有外媒曝光孟被拘捕之后,我第一时间要做的是想办法核实事实,而非简单地翻译、引述外媒。因为这是一个涉华的敏感事件。随着更多相关信息的披露,你会发现这个事情越来越不简单。所以我第一篇稿件最后成文时是从中国驻加使馆的表态来切入,再带出事件的基本信息以及背景,包括孟晚舟的相关身份背景。 小牛工作室:所以首要是事实准确。 余瑞冬:第一是事实必须准确;第二,因为涉华,所以务必要注意报道的定位。 小牛工作室:那从第一个报道开始,时间跨度如此之长,你在报道中间有什么体悟?自我感觉有何变化? 余瑞冬:首先,我觉得自己对加拿大相关的法律问题、司法体系及政治运作的相关背景有了更多了解。 其次,对包括加拿大媒体在内的西方媒体及西方的新闻观有了更深认识。很多西方媒体惯有的立场先行的报道思维,可以折射出他们格局、思维和眼界的局限性。受到媒体等渠道的影响,社会精英阶层或草根阶层可能都存在着这样的局限性。新闻观背后就是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这种局限性是很令人遗憾的。 同时,处在驻外报道的角度,我对当下的国际政治形势,包括对总书记所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 ▲2019年5月余瑞冬在孟晚舟位于温哥华的住所前拍摄采访 小牛工作室:你提到自己对当地的法律体系有更清晰的认识,但是很多读者可能不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需要记者专业性的解读。 余瑞冬: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花时间、下功夫,缺哪补哪。你得搞明白事情是怎么推进的,律师是什么思路,它的法律依据基础是什么,等等。所以我确实看了不少材料,包括加拿大引渡法的相关条文。 小牛工作室:有很难攻克的地方吗? 余瑞冬:材料的攻克并不难在晦涩,主要是在于时效性。庭审的推进中,不断有新的内容出来。记者往往没有宽裕的时间去“消化”。尤其作为通讯社,我们必须尽快发稿。因此涉及到有法理逻辑等内容的部分,要想方设法去查条文,不清楚的要问专家或知情人士,至少把自己要报道的部分吃透。平时的积累也很重要,需要不时地去看相关信息、背景,包括各方面对这个案件的剖析,加深对整个事件在法理或政治等角度的理解。 ▲当地时间3月28日,加拿大多伦多民众在市政厅前广场参与集会示威时,高举反对种族主义的标语牌。余瑞冬摄 小牛工作室:那其实除了庭审之外,你还策划了一些相关稿件,是出于什么考虑? 余瑞冬:作为通讯社,我们主要的报道以事实消息为基础,尤其在关键节点上。我报道的其他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解释类稿件。这个案件很复杂,很多读者可能看得云里雾里的,因此需要适时解释给读者看。比如首轮引渡聆讯之后,我发出《孟晚舟案首轮引渡聆讯解析:控辩争议点何在?后续有何走向?》;她被拘捕满两年时,我又对案件的进展作了梳理,并对后续庭审进行展望。 其二是观察类的报道。2020年是中加建交50周年。孟晚舟事件无疑给双边关系的这一重要时间点蒙上阴影。于是我发出《(国际观察)中加建交半世纪 关系转圜仍需政治远见与魄力》。 还有一类是庭审之外的相关消息稿。比如,反映加拿大社会舆论支持孟晚舟的声音,我们需要反映一些有识之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比如加拿大的一些国际刑事律师、专家和民间团体,都曾反复呼吁加政府要着眼自身利益,早日作出正确的决定。 ▲当地时间2020年5月27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法官在温哥华裁定,孟晚舟引渡案满足“双重犯罪”标准。孟晚舟当天出庭听取法庭裁决。余瑞冬摄 小牛工作室:相比于其他驻外媒体,作为中新社的记者,你的报道侧重点是什么? 余瑞冬:中新社重点服务的对象是海外华文媒体。同时,在融媒体时代的环境下,记者要努力做到信息量、时效性和稳妥性之间的平衡。面对全球各地的媒体客户和受众,同时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报道的客观、平和非常重要。我力求每一篇稿子发出之后,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小牛工作室:那你在相关的新媒体报道中有何心得? 余瑞冬:采访、尤其需要拍摄时,要提前对环境有预估。要考虑到受限于现场情况,如何调配行程和选择场景。作为央媒,更重要的是对真实性的追求。有时候,如果真实性和时效性之间需要取舍,我会选择前者。我看到有的网络媒体一味求快,比如有的媒体报道称“加拿大法院宣布孟晚舟无罪释放”,这个表述是错误的,美国是原告,加拿大的法庭审理的是引渡程序,所以加方主审法官的职责不是判决她是否犯罪。这个表述上的错误,会让读者不能正确理解这一事件中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新视频《孟晚舟引渡案庭审全部结束是否判决引渡需待数月见分晓》 余瑞冬报道 小牛工作室:在这么多采访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余瑞冬:就说说最后一次吧。其实在此之前,案件走向总体一直不太乐观,我们做了打持久战报道的准备,我也不知道自己任期内能不能看到孟晚舟回国。虽然近期有侧面消息让我预感这一案件会有新的进展,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大、这么快的进展。 温哥华当地时间9月24日一早,得知纽约的法庭将有突破性的进展,且加拿大温哥华的法庭随即会有动作时,我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立马打了一圈电话进一步了解一些信息,随后赶赴法院门口守候。在那里,单枪匹马的我利用手里的设备,进行了三个机位的拍摄。 但她在法庭门前的最后亮相结束后,我的采访报道工作并没有结束。我手里虽然有了现场照片、视频,但需要等待确定相关的正确表述。对我而言,这时绝不能简单翻译、引述英文媒体,用词更需斟酌再三。在她平安落地深圳之前,我们中新社发出了这组来自法院门前的现场照片。 ▲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门前向媒体发表声明。余瑞冬摄 小牛工作室:最后的问题,你觉得对外报道的尺度如何把握?近些年国际敏感事件频出,从詹其雄到孟晚舟,从阿尔斯通到华为,我们的报道更应该注意什么? 余瑞冬:应秉持中国立场与中新视角,并时刻对自己的职业和定位有敬畏心和责任感。意识到真实性是生命。处理报道时要理性、严肃、冷静,而不是“自嗨”、情绪化。要清楚和坚守底线,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敏感话题之所以敏感,常常在于双方对这类事情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我认为,我们的报道、特别是对外报道,应该要思考如何促进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包括对我们的国情、政策,以及中国和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民族性格的了解。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地思考怎么和外部世界打交道。总书记提出来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确有着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余瑞冬对话王德中:《(中国焦点面对面)洋“网红”王德中: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 我们需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向外界说明中国。 在这两年的中加关系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多次敦促加方不要搞“麦克风外交”。所谓“麦克风外交”,就是西方国家惯用的召集盟友、借各种国际场合展开“讨伐”。但从东方人的性格来讲,这样恰恰是火上浇油的做法,而非推动问题得到解决。面对这类认知的差异,我们要思考如何让西方听明白、理解我们的话。我们中新社今年以来推出的《东西问》栏目,就是在力图解答一些东西方的差异问题,促进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采访:苏碧滢 转自:庖丁解News 编辑:头条君 出品:多伦多头条 微信ID:torontonew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洞察 | 对话中新社驻加拿大记者:见证孟晚舟事件的1028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