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货拉拉事件真相大白,网友沉默:原来共情是一种自我保护

原创2021-03-09 |作者:熙妈 | 来源:她乡LaChic

最近的货拉拉事件像往常的很多热点一样,先经历全网痛骂肇事司机,待警方通报之后又转而责备逝去的女孩。一向是这样,看客们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捏着脖子,忽而转向左边,忽而转向右边。在这个悲惨的事件中,双方都有自己的考量,都有让人同情之处,但结果却是双双输掉人生,一个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一个锒铛入狱。在寻常的日子里一次寻常的搬家,却令两个家庭陷入困境和痛苦。谁之过?

01/真相大白后,网友沉默

首先,对于规则,人们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有效利用规则,在规则范围内把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如,这个会过日子的姑娘也是这样的人群之一。货拉拉平台规定40分钟之后就要加收费用,那么,按照司机的说法,姑娘来回搬了十几趟,把40分钟规则充分的用上了。这让司机也挑不出毛病不是,但是一肚子的气开始酝酿,这为后面的失态发展埋下导火索。而司机呢,大概是另一类人群,就是喜欢相信潜规则。比如,虽然平台规定40分钟为上限,超过了要加价。但司机觉得,你让我等了那么久,是不是得有点补偿?然而,并没有。这两种理念的冲突就此埋下了祸根。

警方调查结果截图(图源:微博用户@魔都囡)

 

再者,人与人的沟通是否有效也变得必要又急需。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演变成大事,甚至恶性事件,究其原因,往往是沟通的阻滞所引起的。这就牵扯到沟通使用什么样的话语、语气、表情等等。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去表达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明明我们使用同一种母语,可是有的人说出的话就得需要翻译一样。这似乎也是一门学问,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其实沟通都会变得畅快。一位网友说,要的外卖迟迟不到,终于送上门时发现快递员竟然是一位小姑娘,一直表示抱歉,当时下着大雨。网友一下子就心软了,准备好的责备的话都咽了回去,最后不光给了好评还给了打赏。

货拉拉事件中不幸遇难的女当事人(图源:微博用户@师伟微博)

 

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就是一种共情能力。在货拉拉事件中,如果司机和姑娘有任何一个向对方展示了共情,悲剧都一定不会发生。如果司机看到姑娘孤身一人在晚上独自搬家,自然有她的不容易,甚至可以无偿搭把手搬一下东西,时间也就节省出来了。而姑娘呢,如果考虑到司机拉一趟活也并无多少钱挣,适当地表示给点小费,展示友好,那么世界可能一下子就变了模样。而那些在网上责备姑娘的人也无法体会女性在夜晚面临司机偏航带来的无限恐惧。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时感觉自己怎样说都有道理。

02/共情不只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自保

共情能力至关重要,以至于很多名校、私校在录取学生时都把这一条作为考量指标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到的高情商,往往就意味着极强的共情能力的人。从家长角度,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这种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缺乏共情力特征之一:遇事就甩锅

看过一个短视频,一个大概3岁左右的西方小男孩,不小心头撞上了旁边的椅子。后面的剧情发展令人感慨,只见小家伙急匆匆跑去拿了一个创可贴,跑回去给椅子撞到的地方贴上,还小心的吹一吹。这让我们想到类似的情景中看到的不同的做法,很多小孩子不小心跌倒的时候,身边的大人尤其是爷爷奶奶这样的角色,大多反应都是埋怨地板或桌椅,甚至让小孩子去打地板、打桌椅之类。这样教育的后果往往是孩子从小就不会与别人共情,甚至会转嫁责任,有害无益。

缺乏共情特征之二:自恋型人格

那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其实就是引导我们的孩子拥有往外看的思维模式,不要把注意力总是放在“小我”的世界里。打破“小我”的壁垒,多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尤其是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像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小学里就开始的义工经验就是很好的破除“小我”的方法。孩子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拥有了共情能力,往往能够承担责任,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从心理学角度,过度关注自我会形成自恋型人格,这种人格会放大自己的欲望,会幻想自己可以控制世界,控制身边的人,比如家人、恋人等。而这些恰恰是他们无法获得幸福的源头,因为他们只关注自我的感受,不会共情,在妄图控制别人的同时变得越发孤独与焦虑。现在的许多社会病,诸如抑郁、狂躁等大多因为缺乏一种“往外看”的能力。

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为了他们在这个戾气四溢的世界里多一分避险能力,教会他们共情吧。看似软弱的善意,也许恰恰是自保的盾牌。

-END-

本文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 她乡出品,欢迎转发
    作者|熙妈
    责编|林伯宴
    平台|她乡LaChic
    I D |chicvancouver

 

Fungo Ads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复制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货拉拉事件真相大白,网友沉默:原来共情是一种自我保护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