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前员工发视频控诉“因看到同事被抬上救护车被辞退”,这是一周之内,被曝出的第三条与打工人相关的新闻。
视频内,当事人@王太虚wray叙述了自己在脉脉匿名论坛发帖、后被公司找上提出辞退的始末,并进一步爆料了公司内300工时乃至380工时等规定,引发轩然大波。
伴随着对拼多多公司“300工时”“辞退理由”的质问,其他易被发现的疑惑也被送上了热议——
既然是匿名讨论,公司人事如何确定是当事人发帖?脉脉是否泄露用户隐私?
“如果匿名都会被揪出、辞退,我们连抱怨都不行了?”
据当事人叙述与拼多多官方回应,辞退事件的起因是这则匿名帖子。
公司人事与行政通过询问事发拍摄地路过的同事,怀疑是@王太虚wray发帖,于是向他询问,当事人承认。
随后,公司根据匿名界面的外显ID,查到了当事人曾发布的其他帖子。并认为这些是“极端言论”、违反了员工手册,决定予以开除。
但在脉脉的匿名社区内,虽然真实姓名或网名并不会出现,随机生成的乱码ID却是固定的,拼多多回应中正是利用这一点搜索出了员工的过往匿名帖。
事实上,这并不是脉脉匿名区的帖子第一次成为互联网大厂职场新闻的导火索。
上周“员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事件,同样是从匿名区的帖子内发酵扩散。
几年前,脉脉曾公开表示“已成为各种职场独家消息的第一发源地,名副其实的职场社交第一平台”,态度还有些小自豪。
陆奇离职、美团收购摩拜、熊猫直播被卖身、ofo涉及贪腐、易到与乐视互撕……
诸多新闻有的被证实有的被辟谣,脉脉匿名区成了职场第一狗仔。
同时,一堆无可查实的互联网大厂猛料,也给脉脉招来了一堆的官司。
易到HR邮件声讨乐视一事,官方回应称是不法分子非法侵入邮箱、恶意捏造谣言。
2017年,ofo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发起诉讼,起诉脉脉与科技讯网站涉嫌侵权。
要求脉脉删除有关贪腐原贴和评论,并提供用户联系方式和地址、发表道歉声明等等。
当时,脉脉匿名区可以说是职场八卦狗血的爆料基地,有真有假,大多数人只是看个乐呵。
2018年7月脉脉匿名板块被责令整顿,匿名爆料变成了“职言”,少了猛料,更多是职场八卦。
脉脉诞生于论坛消亡的时代,放在之前,脉脉里的话题会出现在各大学的BBS以及天涯、百度贴吧等论坛上。
就像曾经的大学BBS里,不乏公司加不加班、内部管理制度怎么样、工资如何五险一金怎么交这些问题。
后辈们问,前辈们答,求职前浏览一下论坛里的职场帖子也是必备步骤。
等到论坛落幕、社交网络兴起,个人的真实生活与账号不断绑定,再加上社交账号又与工作不断绑定。
人们一时没了抱怨工作与公司的渠道,发朋友圈或微博还担心有人视奸、有人告密。
脉脉的匿名职场社交因此受到欢迎,以为这是逃离同事围观的吐槽地。
寻声而来、手拿辞退函的拼多多,让打工人们突然脊背发凉。
拼多多员工发帖被辞退新闻发酵后,有人发起了这样一个投票——
可以看到,除去乐意在匿名社区发帖的四万多人,剩下的大多数人都在顾虑匿名系统有效与否。
至少这一次事件让大家看到,匿名的破解没有那么困难。
先是在现实世界询问同事,实际情况下或许还能调取监控,再根据外显ID调取之前的发言。
只不过,拼多多澄清中发布的这张发言表格,被不少人质疑是在利用爬虫技术调取个人隐私,涉嫌违法。
当事人被指责为“极端言论”、暴露出“极端情绪”的发言,其实在不少网友眼中不算什么。
谁不曾在工作情绪崩溃时抱怨发泄,希望公司立刻倒闭、希望世界立刻灭亡。
对不少成年人来说,在所有抱怨里,抱怨工作是十分尴尬的一项。
一是不想把糟糕情绪传递给家人朋友,二是工作的抱怨中充满了专业细节,就算和亲近的人抱怨,对方也未必感同身受。
同事之间倒是可以互相听懂,可和同事吐槽工作怎么想也不现实。
因此,去脉脉匿名区这样的职场平台吐槽、发泄,算的上最简单粗暴的利益考量。
脉脉匿名区能在诸多职场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不只是满足情绪发泄、进而满足围观八卦心理这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当下如果你想曝光一个公司的不当行为,既想迅速引起注意、又想保障自身安全的话,匿名区几乎是最优解。
一个无奈而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推动社会问题得到最快响应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制造声量。
脉脉匿名区不仅有着固定的使用量,关注者还大多是利益相关的劳动者。
就像匿名区最先爆料“拼多多员工猝死”时提及的“全年无休、凌晨下班”,在引发舆论关注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介入调查。
只不过这次风波过后,脉脉匿名区在使用者心中的保密程度或多或少会动摇。
尽管脉脉没有对外泄露或贩卖信息,但能通过固定的外显ID、人肉搜索过往发言这一途径,就足以让不少人生畏。
哪怕当事人可以用法律武器,质疑这一行为是否合法、辞退行为是否合理。
但维权成本永远是绕不开的问题。
更何况在这个话题下中,相比于思考如何避免被公司发现抱怨,另一个问题才更为致命——
从何时开始,社畜丧失了“对公司保密”的隐私权?
互联网上一个古早的段子,是公司利用QQ群匿名功能号召大家提意见,却只有一位勇士滔滔不绝。
结果第二天,他被QQ群的标识功能给卖了,系统自动给水群最多、发言最多的人“颁奖”。
说是哈哈一笑的段子,落在现实生活中却让人烦躁不已。
此前,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发匿名帖,称公司搞了个对领导提意见的匿名调查,结果被领导锁定。
另一位某在线教育员工自称也是在匿名调查中如实填写,结果被领导间接赶去了别的部门。甭管是否会因匿名信息遭到“穿小鞋”,这一行为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心理负担。
匿名原本用于保证意见的公开公正,泄露后却被人视为“背地说坏话”,本就违背了匿名的初衷。
匿名提意见被发现,这还是“职场没有匿名”现象里最普遍、最小儿科的一种。
许多人没想到,自己在求职平台上的个人隐私,也会被泄露给自己的公司。
此前,求职平台拉勾网曾被爆料“员工刷新简历后被公司裁员”。
爆料者提供了疑似公司HR提供的拉勾网“员工跳槽”截图,上面甚至显示了员工的跳槽意向与期望薪资。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张疑似面向公司的“员工跳槽预警”会员服务的购买截图。
显示着“实时监控员工动态,流失预警第一时间推送”。
而另一款名为助理小猎的平台,也被爆料出有“员工跳槽预警”的服务,服务的信息来源未知。
尽管类似服务是否属实尚且存疑,但企业尝试破解匿名、通过窥探员工隐私来保护自身强势地位的做法,从本质上令人不齿。
“没有匿名”带给人的恐惧感,从提意见,慢慢衍生到了对个人职业选择的监控。
这次事件中,一些网友对拼多多处理手段的方式提出了质疑:
如果认为当事人发布了不实信息,为何不直接官方辟谣,反而要通过私下询问对质、搜索员工私人信息的方式,去介入隐私?
“员工在家中自杀”新闻中、拼多多表示将在公司内部设立心理咨询通道。
可这次新闻里,拼多多因为员工发泄情绪的过激言论就开除了他,大家自然开始怀疑是不是实际进行心理咨询时、也不能表现出对公司的负能量?
到底是要解决员工的坏情绪,还是要解决坏情绪的员工?
当打工人希望曝光不当行为、只能通过匿名来保护自身,当企业习惯于监测员工的隐私、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以及当绝大多数人,都默认着“反对意见会被处理”“匿名也会被泄露”时。
我们面临的,是对劳动权益毫无敬畏的管理,是对个人私权毫无尊重的思维。
它仿佛展开了对异见者的隐形宣战——“别说坏话,匿名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