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设立列治文分馆 五十年文化根基迈向社区新拓展

2025-11-27 |作者: 依工 | 来源:加拿大乐活网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温哥华/列治文综合讯】创立于1973年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Chinese Cultural Centre of Greater Vancouver,简称CCC),近期正式启用位于列治文的分馆,标志着该机构在服务华人社区领域展开新一轮拓展。作为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华人文化机构之一,CCC 五十多年来扎根温哥华唐人街,承担中文教育、文化展览及社区服务职能,新分馆的设立被视为因应华人社区居住结构转变的重要举措。
 
 
文化中心方面表示,随着华人家庭逐渐向列治文及周边城市集中,唐人街已无法满足社区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因此决定开设这间位于列治文天车站旁的分馆,将课程与活动带入更多华人家庭的日常生活,提升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半世纪深耕唐人街

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温哥华华埠的重要文化地标。其文物馆收藏大量记录华人在卑诗省发展历程的历史资料,包括早期移民生活文献、战争贡献档案及社区发展史料。除文物保存,中心亦持续开办中文教育、书画课程、戏曲演出与节庆活动,成为连接不同世代华人的文化桥梁。
 
多年来,CCC 不仅致力于本族裔文化传承,也长期对外开放展厅,与主流社会分享华人历史。业内人士指出,该中心在华裔社区发展中具有象征意义,是早期华人争取文化空间与社会认可的重要成果。
 

近两年活动回顾:从文化到公共议题

 
过去两年,CCC 在唐人街持续举办多类型文化与公共活动。根据中心提供的资料,2024年起,中心共举办近五十场讲座、课程及社区活动,内容涵盖古琴、篆刻、文学、历史、戏曲及花道、茶艺等传统文化领域,同时亦涉及时事、青少年教育及社会议题。
 
其中包括2024年春季举办的古琴文化讲座《琴心琴事》、传统节庆活动“三月三上巳节游园会”,以及介绍中国篆刻艺术的专题讲座。2024年夏季,中心举行“华夏衣裳——汉服文化体验”,并推出结合音乐、花艺与茶道的综合文化体验活动。同年8月,文化中心举办公益雅集,为阿尔伯塔省山火灾区筹募善款。
 
2024年秋季,CCC 组织社区成员前往内陆地区展开多元文化之旅,参访原住民文化博物馆、华人先侨墓地及原住民寄宿学校遗址,透过实地考察方式,深化对加拿大多族群历史的了解。年底,中心亦举办诗人叶嘉莹及痖弦纪念活动、中国纹样赏析讲座、防毒专题讲座及法律讲座,涵盖文化、人文与公共教育领域。
 
进入2025年,中心活动进一步聚焦社区公共事务。农历新年期间举办融合茶道、花艺与音乐的新春分享会,随后邀请多位政界与学者举办英文论坛,探讨地缘政治对华裔社区的影响。3月至4月间,文化中心启动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并与加拿大退伍军人协会联合举办“向二战老兵致敬”纪念仪式,多位华裔二战老兵及社区代表出席。文学领域方面,则多次与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合办新书发布会与文学讲座。
 

列治文分馆正式启用

 
在此基础上,CCC 于2025年在列治文设立分馆。新馆位于列治文市中心地段,增设课堂与文化活动空间。分馆首阶段推出的课程包括中文学校、书画美术、武术舞蹈、京剧与越剧、古筝与古琴、茶艺与花道等传统项目,并首次引入“AI应用课程”,作为文化课程体系的延伸。
 
中心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分馆采取小班教学模式,课程面向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旨在结合文化传承与现实需求,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
 

社区反应正面

 
列治文华人社区多位家长表示,新分馆的设立大幅降低参与门槛。过去不少家庭需往返多个城市才能满足孩子们传统文化兴趣班的需求,如今在居住区域内即可接受系统课程,时间成本明显下降。
 
有社区人士认为,分馆的开放不仅是教学设施的增加,也为列治文提供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可望成为社区活动、文化交流及代际联系的平台。
 

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化中心方面指出,未来将继续加强唐人街主馆与列治文分馆的联动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及课程协同发展,并视社区需求评估是否在其他城市设立教学点。
 
分析人士指出,在多文化社会中,华人文化机构的延续与扩展,有助于强化族群自我认同,同时亦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由唐人街起步,走向多点布局,其发展路线不仅折射华人社区人口分布变化,也反映新一代华裔对文化地址的再定位。
 
随着列治文分馆正式投入运作,CCC 迈入“多据点发展”阶段,未来将持续在文化教育与公共参与之间,寻求华人社区在当代加拿大社会中的新角色。
 
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列治文分馆地址: #110 – 8671, Hazelbridge Way, Richmond, BC(位于三号路Capstan 天车站旁)。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设立列治文分馆 五十年文化根基迈向社区新拓展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