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对老夫妻辛苦了一辈子,没想到却因为独生女的一番操作,眼看着可能无家可归,而这一切竟只是为了办一张加拿大枫叶卡。
施家二老和女儿原本共同拥有一套 132 平米、价值上千万的房产,位于上海黄浦区。

图源:看看新闻
他们在前不久突然发现,这套共有产权的房子居然只剩下女儿一个人的名字,而且还在 3 月中旬被抵押出去,贷款 900 万,半年内必须还清,否则就会被拍卖。
两位老人一头雾水,他们从来没去过过户现场,也没改过产权名字,房子到底是怎么被转移走的?
面对父母的质问,好不容易才联系上的女儿施女士给出的解释让人更心凉:
她说自己有 200 万被中介骗走,500 多万用来办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还有 200 万是拿去处理经济纠纷的。
可问题是,这本来是三人共有的房子,她到底是怎么在父母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房产转成了自己的名下?

图源:看看新闻
施阿姨带着哭腔说:“过户那天,我跟她爸爸根本没去现场,根本不知情的。”
施老伯也气愤地质问:“肯定不知情!天地良心,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房地产交易中心,你们为什么不核实?”
让人震惊的是,当夫妻俩在今年 5 月发现事情不对劲,他们立刻找到了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这一查也查出了一个大漏洞:
工作人员调看了 1 月 20 日的监控录像,发现当天,施女士带着“父母”走进登记中心办理过户。

图源:看看新闻
按照规定,三人必须出示身份证,但那两位“老人”出示的却是电子证件。当时,电子亮证无法像实体身份证一样通过机器核验,工作人员只能肉眼确认是否为本人,这就给施女士留下了可乘之机。– 不得不说,一般人还真想不出这个空子。

图源:看看新闻
施阿姨回忆,当时女儿曾打电话让他们提供验证码,因为要去美国领事馆办签证,而她是未婚,需要父母做担保。
谁能想到,她就这样找来两名长相相似的老人冒充父母,再利用电子证件绕过身份核验,然后通过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把房子转到了自己名下。
不动产登记中心回应,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上海其他地方也出现过类似事件。目前他们已经改进了流程,现在电子证件也需要通过技术验证,不能再只靠人工确认。
而施女士在事件曝光后接受采访时说,那两位“老人”是中介找来的。
据悉,她最初是因为经济纠纷才打上房子的主意,知道父母肯定不同意,就想方设法先把房子过户给自己。
现在这 900 万贷款早已花光,眼看 9 月中旬还不上钱,两位老人未来该怎么办?恐怕她根本没考虑过。
信源:新浪财经,看看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