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不愿意和我去Costco。Costco只有一件事可以吸引他,那就是试吃。
偏偏我最不愿意试吃。为了让他开心,我也只好陪他走走停停。
一圈下来吃了上十种东西,几乎相当于一顿中饭。但是试吃的东西五花八门,份量够了,营养却欠缺。不但如此,还很花时间:受欢迎的试吃品一端出来就被一扫而光,只能等下一盘。等的时候还要尴尬:等待试吃的人们不排队,孰先孰后全凭大家的记忆和自觉。试吃员盘子放下来,七八只手同时伸过去,是拿这个呢,还是拿那个呢?是先拿呢,还是后拿呢?如果轮到自己的手,刚好盘子被拿光,心情沮丧就是必然的事。
每每不耐烦,我就对孩子生气:一副嘴馋样,不吃又怎样?
孩子就反驳:免费的,为什么不吃?
我更没好气:一心想占便宜,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
Costco可不就是把人性的弱点拿捏得死死的吗?因为试吃,小朋友N次求我买计划外食物。作为母亲,我不忍心拒绝,于是冰箱里经常多出垃圾食物和回来后味道变差吃不完的食物。而我自己,不也是屡屡中Costco的圈套吗?
这个圈套就是:不定期调整商品的位置。于是我为了找到沙拉酱,橄榄油,肉末,牛排,找到眼冒金星。难道我记忆这么差?明明上次在这个位置。当我踏破铁鞋,终于觅到我购物清单上的物品,购物车里却多出一包醃梅,一只烤鸡,或者一盒饼干…回到家,这些物品必然躺在厨房柜台上,嘲笑我缺乏自制力。
所以我有什么资格指责小朋友?我现在对试吃没有兴趣,不过是因为我过了嘴馋的阶段。当我还在减肥的岁月,食物对我的诱惑,岂非如同磁石?免费对我的诱惑,如今不正是我信用卡帐单里隔三岔五多出一笔订阅月费的原因?
所以,Costco这地方,还真适合观察人性呢。
再比方说排队验票出门。出口两边都有验票员。大家默认排成两队。但是这两队没有明显界限,尤其在人多或者其中一队移动缓慢时,两条队伍很可能发生交错或合体。人人都想快一点,对不对?开车在路上被堵住,很多人也会想换道,对不对?这也算人类的进取心,对不对?要是人人不求进取,只随大流,文明就不会发展,对不对?
但是,当然,要守规矩。不然就要打架了。我呢,当然也是时时告诫自己,谨言慎行,不越界。可就是这样,我还是被验票员批评了。
那天Costco好清闲,出口处就排了几辆购物车。我排在左边。一会右边的购物车都走完了,后继竟然无人。右边的验票员操着手,站在那里等。我排在左边第二位。我前面的验票员,却对我前面顾客的购物车颇有兴趣,一样样仔细检查。
这就验证了“你排的队永远最慢”的规律。
就这么电光石火的几秒钟,我心里上演着独幕剧。怎么还没完啊?这个验票员在看什么啊?右边都没人,我是不是可以去右边啊?还是再等等吧?可是右边都没人啊?
正当我购物车的车轮往右拐,准备踏上右边的康庄大道,我前面终于验完了。我赶紧调回车头,推到左边的验票员面前。
他一边扫视我购物车里的物品,一边对我说,“Just be patient.”
这语气我太熟悉了。老师对学生的语气。他一定是每天见识了太多不耐心的人。
我不好意思地点头,可是心里万马奔腾。我心想,这就叫“骑马没人看到,骑牛被人看到了”。我应该感到委屈吗?可是我确实表现出了不耐心。
大概还是只能用“无非是人性”这个万能公式为自己开脱。
这又让我想起那天离开Costco时的经历。我吃力地推著购物车,穿过马路,前往我的停车位。一抬头,看见一名推著空购物车的中年女性,站在花坛前,压下把手,悬空前轮,把购物车架在花坛边。她拍拍手,回车了。
购物车停放点就在我身后几米处,她都不屑于多走这几步。我怀着分别心,仔细看了她一眼。是个洋妇。
我一边忿忿不平,一边继续前往我的车。我卸货完毕,关好后备箱,准备把购物车送回停放点。这时候正好两个人从我旁边走过。他们是刚到的顾客。
那个年轻人笑着对我说,“Can I take your shopping cart?”
我说,当然,十分感谢。那个欧裔年轻人依然一脸笑容,说,不用谢,反正我也需要一辆购物车。
我心里的忿忿不平转变成了开心。不仅仅因为我节约了送还购物车的时间和路程。
我心想,所以“性本恶”和“性本善”都是对的。人性既有暗面,更有光辉。
所以如果小朋友还肯和我去Costco,他要试吃,就由他吧。
撰文:语冰
图片:资料图片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