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人冒充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给纽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发传真,以财务披露不准确和非法工作为由,要求其递交银行帐户信息,证明户上有30万元,还要求这名学生递交有效护照信息;所幸该名中国留学生将此信交到民选官员办公室及学校当局,将这场骗局曝光。
布碌仑(布鲁克林)州参议员陈学理办公室日前接到一位名叫Alex的华人求助。他说,他一位中国亲友的小孩在纽约上大学三年级,最近收到一封传真,擡头是美国公民暨移民服务局(USCIS)的标志,信则以ICE名义写就。
信中称,近来的审计和调查显示,非公民学生中有财务披露不准确和违法工作的趋势,令人担忧。他们为此要实施一项随机抽查,复核非移民学生的纪录。而为维护移民系统的完整性等,留学生必须证明有足够的财务偿付能力。
这封信接着要求留学生提供银行月结单,证明帐户上至少有30万元,同时要求该名学生提供有效护照。信中指,若无法在规定时间提供所需文档,将导致无法更新这名学生在USCIS系统中的纪录。最终,这名学生的入学证明(I-20)将被终止,签证将被吊销。
Alex怀疑这是一个骗局,便将传真照传给陈学理的通信主任倪绪辉。倪与有关国会议员办公室联系后,后者认为信件造假,但最近也收到过一些I-20被无故取消的案例。他们建议学生向学校咨询,并请当地国会议员询问ICE。经与学校当局联系,校方确认这是一场骗局。
针对这一新式骗局,移民律师刘汝华表示,学生若收到与ICE或国土安全部相关短信、电话或信件,应首先确认该单位的措辞及落款地址是否合理,并与学校确认自己的身分状态。他表示,由于近期学生签证遭撤案例增加,导致许多学生如惊弓之鸟,没有相关法律知识很容易因恐慌而受骗,反倒让不法之徒趁虚而入。他补充,即使学校没有给予肯定答案,也切勿把银行与个人身分发给不明人士。
移民律师陈闯创也表示,收到可疑消息的当事人应及时与校方联系,如今校方应当比过去更密切关注学生身分,最新资讯应从校方核实。他也指出,政府单位鲜少要求与金钱有关的条件,但学生若真的遇到身分遭撤,部分学校有法律援助服务,或许有机会获得一定金额的补助或赞助。
此外,刘汝华指出,在现行执法态度下,再怎么恐慌也还是建议低调为上,在社群媒体上的发言也要当心,「即使是有感而发的言论,也可能会被认定为影响国家安全。」
他也指,有出境安排的学生应先厘清自己的犯罪历史,并密切注意美国政策变动,不要盲目出境,就算要回中国也建议不要离开太久。陈闯创也补充,现行执法态度是「将现有法律以最大范围、最为严谨的态度实施」,非公民者仍要谨言慎行。民众过去若有超速等罚单,较不严重,但过去若是因犯罪而有「登录指纹」者需要加倍注意,该类案件较有可能导致签证或身分被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