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由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主持的欧盟经济竞争力报告于周一(9月9日)在布鲁塞尔发布。报告呼吁27个成员国加强合作,采取共同借贷、联合融资的方式,每年投资高达8000亿欧元,即欧盟GDP的4.5%,应对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竞争。
报告全文长达400页,于一年前授权,原计划今年6月公布。
报告首先建议缩小与美国和中国在创新领域、尤其是在先进技术领域的差距,指出:”欧盟在推动增长的新兴科技方面处于弱势。全球前50大科技公司中,只有4家来自欧洲。”
德拉吉在记者会上说,自2008年以来,30%的欧洲独角兽公司(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已经离开欧盟,前往美国发展。
德拉吉指出欧洲生产力下降的严重性,称这是”关乎生存的挑战”。他说,”欧洲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直到两年前我们对此一直忽略,因为当时情况还算不错。”
德拉吉肯定了欧盟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但警告道,如果欧盟成员国未能协调政策,”减碳可能成为提升竞争力和增长的阻力。”
位于布鲁塞尔的布吕格智库专家基科加德(Jacob Funk Kirkegaard)对联合融资持怀疑态度,在他看来,共同借贷不过是”欧元债券的委婉说法”,意味着由所有欧盟成员国共同担保债务。富裕国家会反对,包括德国。
德拉吉:贸易政策必须务实
报告在涉及中国的部分指出,中国与欧元区出口产品直接构成竞争的行业比例现已接近40%,2002年时这一比例仅为25%。”
布鲁塞尔是否应该采取更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德拉吉在记者会上对此表示了审慎态度,他认为,”贸易政策必须务实。我们不能在所有领域都采取非软即硬的态度。我们必须具体分析某些行业,决定我们想做什么。”
他举例说,”我们的清洁技术产业目前正与中国竞争。毫无疑问,中国提供实现欧盟气候目标的最廉价方式,但中国受国家扶持的竞争,对我们清洁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德拉吉报告探讨了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的光伏年产量预计将是全球需求的两倍;电池生产能力至少能够满足全球需求。
在此,欧盟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是生产成本较高,如原材料价格或能源成本较高。相比之下,中国自2000年代以来一直积极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保护本国市场。
报告建议,欧盟必须确保在某些清洁技术及其供应链方面保持”最低程度”的自主权,为此,建议在招标中要求使用本地生产的组件,并为该行业提供更便捷的欧盟公共资金支持。
欧洲需要一条原材料价值链
在”关键原材料”章节里,中国被提及的频率最高。报告写道,”关键原材料对加速欧盟经济必要的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在全球稀土开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覆盖了全球市场的68%,中国的石墨生产满足全球70%的需求,此外,中国还几乎垄断了关键矿物的加工和精炼工业。
报告建议,欧洲需要一项共同协调的战略,覆盖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价值链。报告指出,欧盟最近通过的《关键原材料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在必须快速而全面地落实。
中国电动车的优势:更低成本、技术领先
报告关注了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车领域发生的变化,指出:欧盟在汽车行业竞争力丧失有着多个因素。报告写道:”欧盟的气候政策为实现低碳出行(主要是电动汽车)以及生产更环保的内燃机汽车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
接下来报告是这样写的:”欧盟的供应链需要时间进行调整。同时,中国在整个电动汽车价值链上,采取了更快且更大规模的协调行动,能够凭借更低的成本(包括技术专长、规模效应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技术领先优势获益。” 德拉吉报告中的这一观点,在此前的欧盟相关文件中没有公开表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