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李佩珍女士接受了加广中文的采访,谈及她为这个目标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父亲也不支持的项目
她介绍说,2004年,自己重回温哥华,发现唐人街已经面目全非,遇到很多都市社会问题,原本的餐馆商店遭遇困境,大有被新兴的列治文市取代的趋势 —— 照此发展下去,唐人街可能在十年到十五年之内消失。
李佩珍生长在温哥华,对唐人街充满美好快乐的回忆,与祖父母一起的时光,家族很多有意义的纪念都发生在那里。
有些事情,直到你面临失去它的危险时,才会意识到对你有多重要。而唐人街对我的影响比我之前意识到的要大得多。而且,在我看来,温哥华唐人街已经成为一个历史遗产,记载着过去百年华裔为建设加拿大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它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华裔社区,变成了加拿大整体历史的一部分。
她因此想到,要怎么做才能够保存和振兴唐人街。不过,当她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连她的父亲,熟悉唐人街的李汉亮(Robert Lee)也不大支持,理由是,唐人街的事务非常复杂,涉及到人际政治,代际沟通、社团理念和语言等各种矛盾。
但李佩珍觉得,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振兴唐人街,还有谁会去做呢?
华埠基金会从一开始的策略就是,振兴唐人街应该由三大相互关联的支柱组成:第一,华埠面貌的振兴和恢复,比如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兴建公屋,第二是文化振兴,第三是经济振兴。
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位于喜士丁街西58号的公屋项目,有趣的是,这个地点并不属于唐人街,但李佩珍相信如果不帮助相邻地区解决问题,就无法真正做到唐人街的复兴
。
李佩珍介绍说,这个项目将很快完工,能为周边提供231个新的公屋,总面积5万平方英尺(超过4600平方米)的健康中心,可以为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
2017年,基金会购买了位于唐人街的美华旅店(May Wah Hotel),目标是把这座建于1913年的旅店改造为独立单间公寓,可以为社区人士,尤其是老人们,提供可负担住房,保障他们的安全,以及提供各类活动。同时,也保护了社区的文化遗产。
此外,2021年,华埠掌故馆(Chinatown Storytelling Centre)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全加拿大第一个类似的机构,以个人故事为串联,讲述华裔在加拿大的历史和贡献,让更多人了解鲜为人知的华裔个人史。
同时,掌故馆也组织过多场不同主题的见面会,邀请不同华裔人士讲述自己的故事。
过去两年的新冠疫情期,他们还与唐人街社区机构一起,举办点亮唐人街
等活动,广受温哥华人的欢迎,也为唐人街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
李佩珍还介绍说,最近,联邦政府宣布拨款180万元,主要用于维护和升级装饰唐人街的主要建筑,比如千禧门,文化中心,中山公园等,令她感到鼓舞。
《温哥华杂志》近期公布的最有影响力50人当中,李佩珍榜上有名。
她还于2021年得到了卑诗勋章,以表彰她为社区所作出的贡献。
她也欣慰表示,尽管还有很多工作在前面,但她总体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感到开心。还表示,如果自己的父亲还活着,应该很为振兴唐人街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教育和沟通依然是关键
新冠疫情期,除了商业遭到巨大打击,唐人街也遭到了亚裔仇视者的攻击,一些建筑被涂上种族歧视的标语,华人遭到言语肢体攻击。
对此,李佩珍在采访中表示,新冠疫情对每个人都是非常困难的时期,有人需要找个替罪羊。
从长远看,教育与合作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华埠掌故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华裔的历史,了解华人在加拿大已经超过150年的历史了,帮助建设加拿大成为现在的样子。
她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忘记历史上对华裔的不公平事件很重要,但加拿大有许多值得赞扬的地方,比如我们现在享受的多元文化,也为华裔社区提供了机会。
她举例说,比如,被称为贫民区的唐人街,在上一代人中出现了三位大学校监,两位担任西蒙菲莎大学(SFU)的校监,一位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校监 —— 而她的父亲李亮汉正是前UBC校监。
一路向前总会遇到知音
她总结说,过去十来年,自己遇到的最大挑战是,要面对唐人街的复杂性。而她的经验是,不要埋怨,你或许会遇到很多阻力,但只要坚持,一直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知音,遇到愿意和你合作的人,与你分享同样的价值观,令之后的旅程变得更加有趣。
采访/编辑:Yan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