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伪造“希特勒日记”在被尘封40年后,经过识别整理被全文公开。研究者指出,伪造者除了图财贪利,还在“创作”中夹带个人意识形态目的。
《明星》周刊记者在发布会上展示“希特勒日记”
(德国之声中文网)”第三帝国的历史将不得不大段改写!”1983年4月25日,位于汉堡的《明星》(Stern)杂志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世界各地的200多名记者和27家电视台摄像机前展示了数本A4大小的笔记本手稿,说这便是总计60卷的希特勒日记的一部分。《明星》杂志称,日记发现于二战快结束时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坠毁的为希特勒运输私人物品的飞机失事地点,后从民主德国被辗转偷运到西德。
然而仅仅在十天后,”希特勒日记”就由轰动性新闻变成了轰动性丑闻。德国联邦档案署、联邦刑事警察局和联邦材料检验局宣布,所谓的新发现的希特勒日记是赝品,”日记”中大段大段地抄自希特勒的公开发表过的演讲,笔记本装订所用的部分材料如封皮、纸张、胶水以及墨水都是1955年以后才在市场上出现的。
伪造者是来自斯图加特的纳粹纪念品旧货商库尧(Konrad Kujau)。当时一心想独揽猛料的《明星》杂志社,在委托联邦档案局和莱法州刑侦局的专家鉴定其中三本日记的真伪,并初步得到肯定答案后,就抛出了这个轰动消息。骗局被戳穿后,出版社名声扫地,库尧因诈骗入狱4年。
借希特勒之手篡改历史?
赝品的原件被锁进古纳亚尔出版社(Gunar Jahr)的地下室,渐渐被人遗忘。可是这部”日记”到底写了什么?它怎么会”改写历史”?现在,北德意志广播电视台(NDR)在网上公布了这份手稿的文字版。
除了人们已略知一二的一些琐事–例如”希特勒”为口臭而苦恼和为情妇爱娃走后门搞奥运会入场券而生气,NDR记者还发现了一个似乎以前被忽视的疑点:作者想告诉人们,希特勒对犹太人大屠杀并不知情,而且还试图妥善安置被驱逐出德国的犹太人。
纵观文本,这条线索一再显现。例如1941年7月31日的”日记”里称,应该动员犹太人尽快离开德国,为他们在被占领区找到一块安全地带,使其能自力更生和自治;1942年2月18日又写道:”该拿这些犹太人怎么办呢,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然而,在上述日期,纳粹对犹太人的系统性屠杀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参与史料评估的历史学家丰克(Hajo Funke)看来,这明显是试图篡改历史的做法:”毫无疑问,这本’日记’反映的是对犹太大屠杀的否认。”NDR调查记者格茨(John Goetz)对瑞士公共广播电视(SRF)表示,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作者”系统性地给纳粹最可怕的罪行作无罪推脱”。然而,当年审阅了”日记”手稿的出版社编辑,似乎并不认为发表这样的内容有何不妥。
造假高手库尧还曾出书讲述自己如何炮制“希特勒日记”(1996年)
“狡猾风趣的老头”
在德国公众印象中,库尧是一个不失风趣的江湖骗子和伪造高手。出狱后他成了媒体的宠儿,一度经常出入各种脱口秀和娱乐节目。但NDR最新的调查还发现,库尧在私人圈子并不掩饰他的纳粹倾向。他与一个极右翼党派的头面人物过从甚密,并在后者帮助下完善了自己的笔迹伪造技艺。但在丑闻发生后的40年里,警方和媒体并没有关注过库尧的这一背景和他与新纳粹的联系。
“希特勒日记”内容不为人所知,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手稿是用德文旧式手写体书写,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顺畅阅读。NDR设法从当年关注和参与案件的记者、律师以及博物馆等来源获得了”日记”的影印件,委托学者”翻译”了全文,其中还借助人工智能来转换手写体。
现在,公众可以查阅这部子虚乌有的”希特勒日记”的全文,包括进行关键词搜索。NDR进行的测试显示,搜索”毒气室”、”奥斯维辛”、”遣送集中营”等关键字,结果均为”0″。调查记者格茨说:”将其公之于众很重要,读过后人们才能明白,我们差一点就给希特勒翻案了。”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