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C Ferry上下来,我们直接往布查德花园驶去。
途中看到一只麋鹿在公路边吃草,可惜车速太快,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车子就从麋鹿身边驶过,遗憾没能留下照片。我们在加拿大10天,和比较大型的野生动物的邂逅,这算是唯一的一次了。我们自己养着猫猫狗狗,平时也非常喜欢动物,却不知道为什么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和动物没有什么缘分,难得有机会和野生动物邂逅。
GPS在温哥华岛上,还算给力,布查德花园也不难找,在距离花园还有1,2公里的地方,就已经看到路边大大的广告牌了,我们很顺利地就到了布查德花园。
我们汽车一驶入停车场,觉得人已处于花海之中。虽然是周五,花园里面依然游人如织。谁说加拿大人少,荒凉,至少这里的热闹程度比国内的一些景点也差不到哪里去。估计对于初次登岛来维多利亚的人,布查德花园是必游之处吧。不过虽然人多,却是秩序井然,未见公园人员管理监督,游人都规规矩矩沿着园中步道参观,没有人随意走入不该进入区域和草坪。这和国内的景点,区别就不是一点点了。
在这里,我利用百度百科的资源,来对布查德花园做一个介绍(若是我自己写,一定写不到这么详细)
布查德花园(Butchart Gardens)位于托特湾(Tod Inlet),距离BC省维多利亚大约21公里,花园占地超过55英亩,坐落于面积达130英亩的庄园之中。布查德花园是由Robert Pim Butchart夫妇合力建造,为求美化一个荒废的石矿场。布查德先生是在加拿大生产波特兰水泥的先驱,他曾在石矿场附近设厂的一家水泥公司担任总经理。石灰石给采尽后的石矿场使审美目光敏锐的布查德太太生厌,她便决心把石矿场纳入其家居庭园美化计划之中,因而展开的“园艺”试验瞬即带来深远意义。
布查德夫妇有技巧地将罕见的奇花异木糅合起来,创造出现在享誉全球的低洼花园(Sunken Graden),所采用的花卉植物大多数是他俩遍游世界各地时亲手收集的。
布查德夫妇早期建来消遣自娱的花园不断扩大,进而发展出玫瑰园(Rose Garden)、意大利园(Italian Garden)和日式庭园(Japanese Garden)。时至今日,布查德夫妇的园艺杰作每年吸引逾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起点
走在蜿蜒的小径上,左边是蜗牛池(Snail Pond),右边是布查德夫妇的府邸前面一个以砖砌成的广场,广场边缘的斜坡上竖立的支柱饰有慢声的玫瑰花。
靠左边继续往前走,便可看见一个挂满花篮的凉亭。每逢春末十分,蓝中盛放着蝴蝶花,夏日则由绚丽夺目的秋海棠和吊钟花互相争妍。在1939年以前,这处属于布查德先生饲养观赏鸟的鸟舍。
低洼花园(Sunken Garden)
从瞭望台上看去,低洼花园就在脚底之下约50英尺。小径两旁分别种了两棵外形美观的侧柏,园中的陡坡上长满常春藤和沾壁藤。
一条迂回的楼梯通往石灰石给开采用作制造水泥后形成的矿坑。水泥厂现在只剩下一个大烟筒。花树和灌木之间夹着一年生的植物丛,一直种满至墙角处,主要通道蜿蜒穿过其中。
右边不远处是个小石丘,俯瞰着石灰石场深处的一泓静潭。
沿着潭畔的小径走到对岸,网右边看去,展现眼前的又是一片绿坡,栽种着多年生植物的狭长花坛由一排灌叶连翘(又称为金丝桃)衬托着,加上日本枫树作点缀。
在1964年,为庆祝布查德花园建园60周年,布查德夫妇的孙子Lan Ross在园中建造了罗斯喷泉(Ross Fountain)。喷泉的水柱高达70英尺,昼夜提供精彩表演,泉水壮观迷人的花式节奏,在晚间五彩缤纷的璀璨灯饰映照下,此情此景更令人历久难忘。
罗斯喷泉所在的地方有一条直路往上伸展。选择走左边的岔路,经过平台范围,沿着用作举行音乐会的草坪往谷仓的方向走,通往玫瑰园(Rose Garden)的路旁长着大丽菊。
玫瑰园(Rose Garden)
通往玫瑰园的小径由拱形的玫瑰花棚荫蔽着,走过栽种着传统长年生植物的路边花坛后,我们便来到玫瑰园。花园中央的草地由矮黄杨树篱和一条石板路包围着,花坛上长着各式各样的杂交茶玫瑰。园中大部分玫瑰花都注明原产地以及获美国玫瑰协会评选的年份。我们在入口处可以眺望到青蛙泉,右边是一个一锻铁雕塑铸成的意大利式“愿望井”。七月和八月是观赏玫瑰园的最佳时候。
穿过一个长满攀藤玫瑰的拱形露天藤架便来到三纹鱼喷泉(Three Sturgeons Fountain)。喷泉上的三纹鱼青铜雕像是由意大利著名动物雕塑家Sirio Tofanari 在佛罗伦萨雕铸的。
日式庭园(Japanese Garden)
经过三纹鱼喷泉,再穿过左边一个日式牌坊(日本人称“鸟居”)后,沿着依小溪而建的石级走下去。晚春时分,左边的花园盛放着驰名的喜玛拉雅山蓝罂粟。布查德太太是北美洲首批拥有这种罕见的纤细花朵的人士之一,当时爱丁堡植物公园(Edinburgh Botanical Gardens)与她分享他们所得的首批种子。这个非传统的日式庭园建于1906年,由布查德太太在日本园艺专家Isaburo Kishida 的协助下建成。沿途偶尔可丛树缝间一瞥海景。沿着小径走到尽头,便是欣赏查特海湾(Butchart Cove)和山尼治(Saanich Inlet)湾的最佳地方。
星池(Star Pond)
沿着一段楼梯离开日式庭园,位于最高处的星池原来是为布查德先生饲养观赏鸭而设计的。星角之间的花坛栽种着鲜艳夺目的一年生花卉,池塘中央是个青蛙泉。
意大利花园(Italian Garden)
在意大利园两个拱形入口处之间竖立一个着墨丘利铜像,园内有个十字形池塘,池水来自一个喷泉,喷泉上是个女孩抱鱼雕像。园内长方形花坛之间的空地没有长着青草,而是采用水泥铺设的。在1926年改建成意大利园之前,这历史布查德夫妇的网球场。狭长的扁厢跟花园的长度一样,这里面设有一条保龄球道。
沿着屋侧下面一条隧道离开意大利园,通道外是个露天广场,广场内竖立着一个富有翡冷翠艺术气息的青铜山猪雕像(Tacca then Boar)。右边是植物识辨中心(Plant Identification Centre)和主餐厅(The Dining Room Restaurant),左边是蓝罂粟餐厅(The Blue Poppy Restaurant)和展览温室(Show Greenhouse),温室设有方便游人拍照的玻璃窗。行人径是围绕花园而建的,走到终点便可返回起点处。
让我比较感概的是,看到日本庭园。在遥远的加拿大,布查德夫人在花园中开辟的仅有的三个主题花园中,尽然就有日本庭园,可见布查德夫人对日本庭园的喜欢和日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本的庭园文化,墙内墙外,都花香四溢啊。在来看看中国的,其实中国园林庭园,如苏州园林,北京庭园,园林,上海园林也都是非常漂亮的。可是中国的文化,什么时候能够像日本文化一样,渗入到西方世界,在那里也占据一席之地呢,有志国人们,任重道远啊!
最喜欢是意大利花园,到处的郁金香,雕塑,美丽的意式建筑和建筑外遍地的花草。生活于其中,就如生活于童话之中。梦中的家,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一定面朝大海,却一定是春暖花开。遍布世界的意大利后裔,通常也喜欢把自己的家里家外都打理得像个花园,人生活其中,温馨,浪漫,安宁。
花园内的洗手间,也布置得花团锦簇,上个厕所也赏心悦目。呵呵
不过,其实,布查德花园去过一次够了。因为人工的景色,始终不如自然风光更加吸引我们。 不菲的门票,让我们觉得那些同样有着美丽风光,更有野趣的省立免费公园,性价比更高。而且,那么多的游人,好像到了中国的景点,只是游人的肤色不同而已,还是让人有点晕。对北美人来说,荒凉惯了,看惯了风景,偶尔看看人景也不错。我们嘛,还是多选择风景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