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那些标榜“设计师品牌”的,都是忽悠你的

2020-09-03 |作者: | 来源:

国内一线二线城市的街头巷尾开出越来越多的服装买手店,但凡进店,稍稍敬业一些的店员都会主动迎上来,靠近你,然后指着一字排开的、颇有设计感的衣说:“这是我们这一季秋冬刚上的新货。我们店里卖的都是设计师品牌哦。”
这句经典的店员开场白听起来很美妙,有了“设计师品牌”这个词,店铺的格调就不一样了,听起来应该是很小众的审美品位——如果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小众审美品位就是审美的真理啦。
等等,既然有“设计师品牌”,那就应该有“非设计师品牌”。问题是,如今在商店里出售的衣服不都是经过设计的吗?有“设计”这个动作,必定就存在设计师,每个品牌都需要设计师,拥有设计师的品牌不该都一视同仁地被称为设计师品牌吗?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认知度很高的LOUIS VUITTON和GUCCI,最近一两年分别完成了相同的一件事,就是更换主设计师(官方的称呼叫做“创意总监”,理解为设计师的头领就对了),LOUIS VUITTON送走了原设计师Marc Jacobs,迎来一个叫做Nicolas Ghesquière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之前为BALENCIAGA工作;GUCCI和原来的设计师Frida Giannini分道扬镳,将原来在配饰设计部门默默工作的Alessandro Michele推到幕前。

LOUIS VUITTON 2016春夏系列
你或许不太关心品牌内部的人事变动,因为这表面上跟你完全没关系,但实际上是有关系的,就像苹果的库克接替了已故的乔布斯一样,后来的苹果产品一款比一款丑。于是呢,LOUIS VUITTON和GUCCI的整个品牌形象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按照大家通俗的说法,LOUIS VUITTON变得更年轻了,GUCCI变得更文艺了——瞧瞧,这就是不同的主设计师带来的品牌在人群中整体印象的变革。

Gucci 2016春夏系列
按说,品牌可以允许主设计师/创意总监在一定的范围内修正品牌形象,并可能打上这个设计师的个人风格烙印,按照这样的情况,设计师的影响力并不输于品牌本身的光环,是否就可以把这样的品牌理解为“设计师品牌”呢?

时尚界里其实并不讲权威——因为审美这个事情本身是很主观、很个人的——而讲资历。既然不讲权威,那我们今天可以这么小心翼翼地尝试给设计师品牌下个脚注。
就算LOUIS VUITTON的Nicolas Ghesquière和GUCCI的Alessandro Michele他们的个人风格在各自所服务的品牌上体现得再突出,就算两个品牌都给予他们在设计这件事情上极大的权力,终归到底,这两个年轻人还是得在跟公司合约到期的时候和老板们谈判续约——这个品牌终究不是他们的。所以道理很简单嘛,那些由现任设计师自己当老板的就是设计师品牌。
但是也会有尴尬,就比如英国怪才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在自杀身亡以前,他主理的同名品牌,我们当然称之为设计师品牌,然而真相是,彼时ALEXANDER MCQUEEN这个品牌就已经被奢侈品大集团收购了,Alexander McQueen虽是自己品牌的掌门人,但品牌的整体运营还是得由着集团来做布局。

2010自杀的Alexander McQueen
放眼看当下,年轻一辈的潜力股设计师Christopher Kane和Jonathan Anderson也都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却回避不了被大集团收购的局面,此时我们再用刚才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品牌是否系“设计师品牌”就有点怪异了。
作为这些例子的对立面,BURBERRY的设计师Christopher Bailey在前两年成功身兼了品牌的CEO一职,堪比“校长兼书记”的头衔,已然把自己变成了BURBERRY的老板,但好像并没有人会把BURBERRY划进设计师品牌那个分类里面去。
最终,时装的世界依然没有标准,你在买手店里看中的那件衣服是不是出自“设计师品牌”其实一点而已不重要,你也不要怪店员忽悠你,因为他们更可能是被别人给忽悠了。
本文发布于: 2015-10-17 11:10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那些标榜“设计师品牌”的,都是忽悠你的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