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地产周刊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最近大温房地产市场大有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周二,部分银行被要求展开一项压力测试,看他们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大温地区房价下跌50%、大多伦多地区下跌40%的后果,当局似乎正在紧张地筹划一件事,希望能未雨绸缪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这个动作究竟属于过度反应还是事出有因?请看《高度》的观察与分析。
7月26日,就在这个不平静的7月即将过去的时候,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在省府宣布征税新政的第二天,要求部分银行必须接受压力测试,除了大温和大多地区,全国其他地方的房地产市场须接受房地产价格下滑30%打击的测试。
OSFI透露,该测试不适用于六大银行和汇丰银行。一位OSFI发言人表示,监管机构经常与加拿大六大银行展开常规的压力测试,这些银行自己也经常在内部展开一些类似的动作。言下之意,此次测试的对象是那些监管相对薄弱的银行。
该测试全名为内部资本充足率(ICAAP)测试,适用于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针对信贷风险。虽然这些银行必须向OSFI上报他们的测试结果,但是表现如何,监管当局可是守口如瓶。
就在温哥华与多伦多房价大幅飙升之际,OSFI已经多次警告全国的金融机构,要求他们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及他们借贷业务的运作。
7月初,监管机构通知加拿大各大银行,留意他们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要求银行展开有关帐目的核查工作。
但是,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就表示,房价下跌50%在这里似乎不太可能发生。他认为温哥华是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这里成长,因此对房地产基本面充满乐观。
OSFI此次动作究竟属于过度反应还是事出有因?我们不能不看到近期接连发生的事情。
从上月底开始,先是有中国商人卷款潜逃温哥华买多套豪宅被中信银行起诉;本月中旬,一家中国的地下钱庄状告温哥华华裔夫妇,借千万加币炒房不还,甚至惊动了加拿大税务局;紧接着媒体又爆出涉嫌中国骗贷28亿(人民币)的华商,在加拿大涉炒房被查。
这三件事情貌似毫不相干,但它们都拥有一组共同的关键词:借款、欠钱、炒房,而且金额动辄千万甚至是上亿!这些都是已经浮出水面的事情,而最可怕的还是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部分!这个部分能有多大?谁也说不准。
现在,省府出台新政,将对大温地区的外国买家征收15%的物业转让税,这个动作不可谓不大,势必对市场造成影响,而这也是当局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为楼市降温。有地产经纪担心,这项政策可能导致业内出现大量的违约,导致房价下跌。
至于下跌的幅度会是多少?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后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对银行造成打击——楼价下跌势必导致部分借款人因种种原因而还不起贷款,监管当局把下跌的幅度定在50%,看来是做好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