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号路高度文化讲坛”由乐活传媒集团《高度》周刊、3号路公社、艺空联盟主办,辛上邪博士主持,温哥华力邦艺术港,老修道院啤酒协办。本地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受邀参加。《她乡》周刊对讲座做全程报道。

杨诚教授(右)与龙美地产总裁刘毅先生(左)
最近本拿比南区选举,发生了某候选人退选事件。这件事沸沸扬扬几天,现已尘埃落定。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中,文化差异占的比重较大。太多本地文化、思想、思路、观念、表达等等需要移民学习及运用。移民的融入除了跨越语言障碍,更离不开文化的融合。文化之外,对法律的了解亦非常有必要。只有充分认识了加拿大的社会文化、法律,方可合理理解相关的一些重大社会现象。

辛上邪博士作引语
而已经影响到中加关系的孟晚舟案件更凸显了两个国家文化、法律的差异。事件爆发后,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法律背景、相关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这一事件应该如何看待?加拿大政府为何会参与其中?事件的进展究竟会怎么发展?杨诚教授在“3号路高度文化讲坛”上作了详细分析。

杨诚教授进行演讲
讲座中,杨教授从中加友谊谈起,从二战中加拿大出兵两千多人帮助香港抗日,1960年代加拿大以低价、赊账的方式向中国出口小麦来帮助缓解当时的饥荒,加拿大为三峡大坝修建培训两百多位专家,到后来正式建交等,回顾了中加几十年来的交流、交往历史,并指出目前孟晚舟案件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作为中加司法合作的参与者,杨教授首先从国际合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孟案引发的中加对立,对于双方长期努力建立的友好关系,包括以往20多年中两国法律界共同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司法合作实践成果,是一个重大打击;对于此前已经建立的互信,是一种难以修补的伤害;尤其是,中加的法治合作,此前已经成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亮点和中国与西方世界法治对话的重要窗口。目前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使这个领域中的合作互信荡然无存。作为一个见证者,他感到尤其痛心。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危机,在法治框架下妥善处理有关案件,中加双方几代人为两国友好合作付出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接着,杨教授从法律问题应当依法解决、逮捕的国际条约义务性、双边引渡条约的适用性、加拿大监狱制度和待遇、保释制度、美国的引渡请求及加拿大的审查和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大众澄清了许多误会。
比如,“所谓孟晚舟在加拿大遭到绑架,镣铐加身备受虐待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加拿大的监狱处遇是公开透明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逮捕和羁押不是惩罚措施,而是保障诉讼正常进行的手段。法官及时批准孟晚舟的保释申请,体现了人道精神。”
又如,“有人误以为加拿大办理孟晚舟案依据的只是美国国内法上制裁伊朗的贸易禁令而已。实际上,制裁伊朗是联合国安理会一系列决议规定的全球行动。加拿大根据安理会决议颁布了‘特别经济措施法’和‘贯彻联合国关于伊朗决议的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向伊朗转交美国的“战略”产品和技术。按加拿大‘出口和进口许可法’的规定,违背禁令将构成犯罪,最高刑期是10年监禁。”


杨诚教授幽默生动的演讲方式

嘉宾十分享受讲座过程



嘉宾们纷纷积极提问



杨诚教授风趣且耐心地回应提问


杨诚教授


讲座结束后杨诚教授继续与嘉宾们攀谈

刘毅先生介绍3号路公社的意义和理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 3号路高度文化讲坛 杨诚教授:看似南辕北辙,但愿殊途同归——孟晚舟事件的法律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