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高级经济官员周六(10月25日)在吉隆坡结束首日会谈,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形容会谈“非常有建设性”。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两大经济体正努力避免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并确保下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的会晤顺利进行。

此次会谈在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峰会期间举行,旨在为未来谈判铺路。此前,特朗普警告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新的100%关税,并采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以回应中国大幅扩大稀土磁体和矿产出口管制。

近期中美互相施压,美国扩大出口黑名单,将数千家中国企业纳入其中;而中国则推出全球稀土出口限制。这一连串举措破坏了自5月以来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He Lifeng)共同达成的微妙停战局面。

何立峰在吉隆坡世界第二高楼默迪卡118(Merdeka 118)离开会场时向记者微笑挥手,但未作评论。中国首席谈判代表李成钢(Li Chenggang)也出席了会谈。

财政部发言人表示:“会谈非常有建设性,我们预计明早继续。”

中、美及马来西亚方面尚未公布具体讨论细节,也未计划召开记者会说明成果。

三位主要官员将努力为特朗普与习近平下周四在韩国(South Korea)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时的会面铺路。预计双方将讨论关税临时缓解、科技出口限制及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等议题。

特朗普周五晚从华盛顿启程,展开为期五天的亚洲行程,将访问马来西亚、日本(Japan)和韩国。这是他自今年1月就任以来首次出访亚洲,也是迄今最长的海外之行。他在“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上表示,希望中国协助美国处理与俄罗斯(Russia)的事务。

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国际经济主席乔什·利普斯基(Josh Lipsky)指出,贝森特、格里尔和何立峰需首先化解双方在美国技术出口限制与中国稀土控制上的分歧。

“我不确定中方会同意,这些是他们的主要筹码,”利普斯基表示。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国经济专家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分析称,若特朗普与习近平达成协议,这种策略将奏效;若未能达成,则双方都必须准备迎接更恶化的局面。

贝森特与格里尔今年5月在日内瓦(Geneva)首次与何立峰会面,达成为期90天的停战协议,将美方平均关税降至约55%、中方降至30%,并恢复稀土磁体供应。此协议在伦敦(London)和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延长至11月10日,但在9月底破裂。

当时,美国商务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扩大出口黑名单,禁止对更多中国企业出口;而中国于10月10日反制,发布全球稀土出口管控,防止其被用于军工体系。

(编译:C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