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周一授予美籍以色列人乔尔·莫基尔、法国人菲利普·阿吉翁和加拿大人彼得·霍伊特,表彰他们关于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阿吉翁首次以诺奖得主身份发言时,敦促欧洲投资创新,以免被中国和美国甩在后面。

经济学诺奖奖评委会主席约翰·哈斯勒(John Hassler)解释道,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历史上首次持续经济增长,而今年的获奖者们阐明了创新如何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为可持续增长提供必要的动力。
评审委员会在声明中指出: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的乔尔·莫基尔“利用历史资料来探索持续增长的原因,这种增长已成为新常态”。
乔尔·莫基尔出生于荷兰,致力于欧洲经济史的研究,是1750-1914年时期的专家。
2019年,他与法国人菲利普·阿吉翁共同荣获BBVA基金会颁发的“知识前沿奖”,该奖表彰他们对创新、技术变革和竞争政策研究的重大贡献。
法兰西公学院教授菲利普·阿吉翁和美国布朗大学教授彼得·霍伊特共同探讨了“创造性破坏”的概念,这个概念指销售成熟产品的企业因市场推出更优质的新产品而遭受损失的现象。
评审团写道:“这个过程具有创造性,因为它基于创新,但同时也具有破坏性,因为旧产品会过时并失去商业价值”。
诺贝尔委员会成员、经济史教授克尔斯汀·恩弗洛(Kerstin Enflo)在颁奖时说:“获奖者的研究提醒我们,我们不应将进步视为理所当然。相反,社会必须持续关注那些推动并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科学创新、创造性的破坏以及对变革持开放态度的社会。
欧洲落后了
法国人菲利普·阿吉翁在被宣布获奖后表示:“开放是增长的引擎,一切阻碍开放的行为都是增长的障碍”。
他警告欧洲不应让美国和中国“成为技术领导者”,否则欧洲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增长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这位法国经济学家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至80年代中期,欧洲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追赶美国,但此后差距再次扩大,主要原因是,我们未能成功实施重大技术创新。我们仍停留在中等技术进步阶段(…),因为我们缺乏在高科技领域进行创新的适当政策和机构。”
阿吉翁先生同时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
这位2025年经济学诺奖获得者曾协助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制定经济计划,随后他在2024年,在《解放报》上批评了马克龙“向右转”和“垂直权力”。
法国总统在推特上祝贺他,认为“他通过创新实现增长的愿景照亮了未来,证明了法国思想继续为世界提供启迪”。
诺贝尔奖包括证书、金质奖章和1100万瑞典克朗(近100万欧元)的奖金,其中乔尔·莫基尔获得一半,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霍伊特平分另一半。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举行。
